□ 曹荣荣
论中国九十年代商业电影的发展
□ 曹荣荣
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的第二次浪潮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商业电影发展的自觉意识取代了早期的自发性。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获得了合法性,市场机制与电影体制改革为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打开了空间,而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源的参与为中国商业电影制作注入了活力。
商业电影;市场机制;电影体制;社会资本
电影是现代科技与商业活动的产物,是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文化艺术的功能是“载道”,与商业旨趣相去甚远,但电影作为工业化时代的艺术,其与生俱来的物质性需求决定了电影难以像传统艺术那样可以在个人化的、低度物质条件下完成,商业化是电影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天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如火如荼,商业大片风起云涌,商业电影已是电影发展的主流。好的商业电影能够引领社会话题,创造经济效益,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中国商业电影在九十年代获得发展机遇,后在新世纪大放异彩,可以说九十年代是中国商业电影再次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值得回顾与探讨。
商业电影在百余年的中国电影史上有过两次发展浪潮:第一次在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第一次商业电影浪潮,有研究者指出:“就中国早期电影史的事实情形而言,所有得以完成的影片创作,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商业渠道中进行的。”①随着中国第一批电影公司在20年代的陆续建立,从1926到1931年间出现了大量以营利为目的、模式化制作的神怪片、武侠片和古装片等影片类型,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商业电影浪潮”②。第一次商业电影浪潮从20年代中后期持续至30年代初,使观影逐渐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出现了像《火烧红莲寺》那样被连拍18集的电影,商业电影的发展可见一斑。
诚然,中国30年代初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终止了商业电影的大规模发展,“左翼电影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③,电影日益承担起“载道”与“教化”的社会责任,成为重要的意识形态载体,在凝聚民族精神、开启民智及宣传救亡图存的革命思想上发挥了重要的动员作用,逐渐成为具有现实主义品格和中国文化主体性精神的新型文化类型。中国电影从30年代起逐渐融入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娱乐性的商业电影逐渐淡出。在新中国建立后的40余年中,电影被纳入意识形态管理范畴,成为重要的宣传和教育载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影生产是计划性的,生产主体和所有制关系的一元性决定了电影的文化功能。“生产大于消费、供给大于需求”,电影与大众内在需求之间的关系显得无足轻重。9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商业电影的再出发创造了必要条件,强化了市场意识,促进了电影生产模式的变革,商业电影发展浪潮随之而出。
如果说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发展带有懵懂的自发性,那么90年代商业电影的发展则显现自觉意识。中国电影工作者经历了改革开放思想的洗礼,在80年代的中外电影交流中了解到世界电影发展潮流,对商业电影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电影与观众关系的理解也更深入。从电影的传播规律和和消费特征来看,面向大众的商业电影是电影发展的主流,其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对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属性的明确认知,创作者们在把握电影生产的商业运作规律的同时,更加认同观众在电影活动中的地位,电影消费获得与电影生产同样重要的地位。
商业电影概念植根于电影的商品属性——电影是依托现代科技并用工业方式生产的文化产品。这就决定了电影对资金的依赖度高,有别于传统的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拍成一部现代大型影片,事先却要花费几百万法郎。而且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电影导演会拍摄几部不拟公之于世的大型影片。”④投资拍摄一部电影必须考虑收回成本的问题,如果不能收回成本,就不能实现电影的再生产,意味着电影生产活动的终结。商业电影“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娱乐观众、获取利润的保守型观念为根本特性,为观众精心构制一个浪漫温馨或紧张恐怖的银幕世界”⑤。一方面,商业电影是对电影与商业关系的认可,肯定电影的商业性,将电影看作文化产业的门类;另一方面,商业电影是对电影的市场化制作机制的认同,强调电影是在电影公司主导下的类型化制作。
伴随着改革开放,80年代中期后中国进入了全面的社会转型期,电影创作走出反思状态而开始娱乐片探索,电影尝试走进市民生活。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使电影制片厂的体制也发生了变化,制片厂开始走向市场,自负盈亏,从而在制作上不得不关注大众的娱乐需求。娱乐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兴起,成为各国有制片厂追逐拍摄的对象,1987年是娱乐片发展的阶段性高峰,而对娱乐片的讨论也随之而起。1988年12月,《当代电影》和电影艺术中心举办了“中国当代娱乐片研讨会”,时任广电部副部长陈昊苏提出了“娱乐片主体论”主张⑥,支持娱乐片发展。尽管当时娱乐片数量持续增长,但由于质量不高,市场竞争乏力,在初兴的电视业和风靡内地的港产影视剧的竞争下,电影市场急剧萎缩,娱乐片日渐衰落。
中国商业电影伴随着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而获得机遇。如果说80年代的三次娱乐片创作热潮是对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的探索实验,那么90年代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则在制度上获得了合法性。商业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不再“羞羞答答”或“剑走偏锋”,而是开始了真正的发展。“市场”取代了“计划”,电影公司对利润的追求、电影对娱乐效果的追求变得合理合法。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电影行业启动了一系列改革举措。1993年1月广电部印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电影企业改变计划性的“统购统销”及其带来的经济分配不合理现象。1994年8月广电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电影制片厂可以直接进入市场,向省市发行放映单位发行影片。1995年,广电部发布《关于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定》,打破了原16家制片厂的垄断,放开出品署名权。199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电影管理条例》,明确了相关要求。1997年广电部电影局发布《关于试行〈故事影片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宣布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向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一通知打破了制片厂的摄制垄断,为社会资本参与电影制作提供了制度保障。1998年广电总局印发《〈故事影片单片摄制许可证〉试行办法》,将电影制作的市场主体资格进一步放开。这些举措是中国电影制片体制的重大变革,为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参与电影制作提供了机会,为商业电影的发展打开了空间。
制度的变革并不足以支撑中国商业电影的全面发展,在当时国产电影质量与数量均乏善可陈的局面下,引入“活水”成为激发国产电影与电影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导演们并不擅长驾驭商业电影,他们缺乏商业电影制作经验。一直以来,承载意识形态功能及追寻意义是中国电影创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传统的美学意识也引导创作者把单纯的生理快感升华为审美体验,从而为观影构建理性的深度观赏模式。然而,商业化书写带有“反意义”的倾向,意义的生成被挤压在平面内,审美的深度模式让位于直接的感性消费体验,娱乐需求的满足成为重点。历史地看,中国电影在二三十年代曾经拥有较丰富的商业电影经验,不过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对电影意识形态功能的要求使电影制作基本放弃了商业化追求。因此,在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国电影发展面临着导演们难以制作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电影的问题。当时多数影院都处于萧条状态,人们不愿走进影院看国产电影,但却愿意通过录像带、光碟等渠道去看香港或好莱坞电影。在此种局面下,留住观众,将观众吸引到影院里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中之重。要留住观众,就得有能吸引观众的电影,而大多数国产电影缺乏吸引力,因此需要引入“活水”,即引进国外成熟的商业电影,才能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此举还可为中国导演提供商业电影制作经验。于是,放映“引进片”遂成为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1994年11月,好莱坞商业大片《亡命天涯》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六城市正式公映,结束了中国观众与西方最新商业电影隔绝数十年的状态。1995年,适逢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繁荣的一年——史称“九五转机”。这一年,中影公司以票房分账的方式引进了十部“进口大片”,包括《亡命天涯》、《红番区》和《碟中谍》等,观众如久旱逢甘霖般地被吸引到好莱坞电影中,获得极大满足。与此同时,这些“进口大片”也刺激了国产商业电影制作。在当年的电影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商业化意识的国产电影,如《红粉》、《红樱桃》及《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有票房竞争力,口碑也较好。尽管如此,仍有学者指出:“1995的电影狂欢,除了成就了好莱坞奇观与金钱之流外,显然并未造就民族电影工业的曙光与国产电影的复生。”⑦的确,与成熟的进口影片相比,国产商业电影还是一个步履未稳却又要在市场中争食的孩子,有待进一步成长。
在国外商业电影进入中国的同时,国内的制片门槛进一步放开,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源可以更多地参与电影制作,电影制作力量变得多元化。中国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在1997年问世。它的成功不仅普及了档期的概念,而且使商业电影制作理念被广泛接受,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源参与到电影制作中,为电影制作注入了活力,有效地提高了国产商业电影的质量,为国产电影开拓了市场。北京紫禁城电影公司与冯小刚合作的贺岁系列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以及新画面电影公司与张艺谋合作的《有话好好说》《我的父亲母亲》等商业电影,均成为90年代国产商业电影发展的重要代表和成功典范。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源的参与为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0年代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机制不仅带来了经济繁荣,而且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国商业电影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发展机遇,获得了合法性身份和制度性保障。尽管此时国内电影市场低迷,国产电影竞争力不足,但是逐渐开放的国内电影市场通过“引进片”让人们看到了电影发展的潜力与方向,引进的好莱坞大片让商业电影观念深入人心。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源参与的商业电影制作增强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为新世纪中国商业大片的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注释:
①于弘石.第一次浪潮——默片期中国商业电影现象述评[J].当代电影,1995(2).
③胡霁荣.中国早期电影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6.
④[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32.
⑤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9.
⑥章为.中国当代电影娱乐片研讨会述评[J].当代电影,1989(1).
⑦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7.
南京艺术学院校级项目“中国商业电影跨媒介融合发展研究”(XJ2015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