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王云芳+贺彩霞
摘 要: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小学德育教育领域一个难点。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要抓住关键问题,首先确定目标和任务,在小学生阶段,要着重培养其道德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养成教育。家庭教育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家庭教育应该对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提高重视程度,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家庭教育
近几年很多小学生家长都忽视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教育,他们认为,对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跟家庭教育无关,完全将其寄托于学校,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低,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认知程度不深,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作用对孩子的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的行为直接或者间接的都能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成员的组成,成员之间的知识水平,教育方法,以及经济条件都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因素,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一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举足轻重,父母作为小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小学生的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的行为习惯,以及对小学生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家庭教育决定小学生行为取向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对于孩子的培养首先要有共同的理念,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父母与孩子的性格,态度定位等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一旦运用不当将会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负面影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及时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做到求同存异,避免暴力教育,保证小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二)家庭教育要注重与孩子的互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认识到,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有时候家长也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增加互动性,这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时也被孩子影响着。家庭教育应该及时认识到这点,避免在教育中采取专权专制的教育行为,进而限制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行为习惯。
(三)家庭教育方式决定了小学生的行为模式
在各种教育因素中,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方式。父母通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具体的教育教育模式传达具有父母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甚至道德规范,将家庭环境演变成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第一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对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具有重要的责任,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是第一环境的主题。
二、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使家庭教育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教育要求,在基于每个家庭各自的特点的基础上,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量力而行,循序漸进
家庭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不能急于求是,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小学生成长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父母不能忽视任何一个阶段的特点,根据这些个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合适的家庭教育,不能盲目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
(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家庭教育最难的就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父母往往没有太多的经历研究孩子的性格、爱好、价值取向等,因此在这方面很难做到。为了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成员要拿出时间,认真对待,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的确定对孩子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家庭教育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启发性的教育和指导,注重采用激励机制,使小学生建立起自信心。逐渐养成自主创造能力,推动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加强家庭教育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措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家庭可以独立完成的责任,它是靠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家庭教育,是不能忽视的要素,良好的家庭环境,适当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加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小时候受到榜样的影响,印象会极为深刻,甚至会终生难忘。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师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则的示范,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风润物一样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应时刻检点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为,为子女的品德修养做出示范。
(二)适当表扬和奖励
在表扬和奖励中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是非感,有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的加深。但要慎用金钱,更不能让孩子小小的年纪,纯净的心灵过早地染上铜臭气。
(三)多和孩子沟通
沟通交流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交谈的话题应该是有益的、孩子是感兴趣的。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诲和启迪。单纯的家长讲、孩子听,没有反馈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于家长借交谈对孩子进行挖苦训斥,抓住一件小事唠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厌,则更是不可取的了。
(四)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学习的任务也就重起来了,压力就不用说了。于是她就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针对这种情况,要适当的进行心理疏导。我们常教育她,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要快乐地学、用心的做,还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每当遇到孩子不开心,我总是要想方设法找出她心里的“疙瘩”,让她转忧为喜。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一定要把它当作一门课程来和孩子一起研究、学习。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林华.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9):126-127
[2]陶蓉芳.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快乐徜徉[J].考试周刊,2011(90):210-211.
[3]熊猛.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110-111.
备注:本文为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173)“农牧村家校合作现状调查与研究——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