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的纠结与思考

2017-05-04 13:53廖文
中小学德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特色建设

廖文

摘 要当前,特色学校建设的诸多现象引发了不少争议。批评者纠结于特色学校建设热潮仍旧是传统的学校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旧酒装新瓶”;支持者则以“在路上”的心态,积极探索各种发展路径。警惕并克制急功近利的发展盲动,遵循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逻辑脉络,以科学、系统化的理论与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特色学校建设,才能创建出人民满意的“好学校”。

关 键 词特色学校;学校特色;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4-000-04

二十余年来,特色学校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建设领域的新浪潮。“特色”组成了学校场域中最时髦的词汇:特色理念、特色课程、特色项目、学科特色、育人特色、特色成果……受这场“特色”浪潮影响,特色学校建设成为学者和校长群体高度关注的议题。

大致来说,特色学校的要素包括“教育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科学、教师素质优良、学生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办学特色鲜明”等方面。[1]在实践层面,各地各校力图突破传统办学机制下整齐划一的桎梏,积极寻找学校特色的生发点并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倡导者们希望通过特色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赢得人民满意。教育行政部门也纷纷助推特色学校建设。其间涌现了许多个案,呈现了先进的理念、丰富的内涵以及由此衍生的系列富有创见的工作经验。当然,也有针对特色学校建设暴露出来的乱象与不足的批评与反思。笔者认为,特色学校建设热潮背后,有着值得深度思考的空间。

一、特色学校是传统学校发展理念的“新变种”?

(一)特色学校是“重点学校”的“新马甲”?

我国教育经历过“集中资源办大事”思维指导下的发展时期,通过“重点学校”的建设,集中教育发展资源打造了一批“名校”。随着社会日益进步,传统“名校效应”下的“精英教育”情结虽仍挥之不去,但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理念正日益普及。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优质教育的状况饱受社会各界批评。

随着政府对教育均衡发展事业推进的日益深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间存在的硬件差距逐步缩小,但仍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校际差异,优质教育的供给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教育加工”思维影响下,学校青睐“优质生源”,家庭热捧“优质学位”。如何平衡名校建设周期长与老百姓优质教育需求高涨这一现实矛盾?特色学校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选项。以广州市为例,从2011年底启动特色学校评选工作至今,近50%的学校被认定为特色学校,相关部门更是计划到2022年让“特色学校”覆盖全市80%的学校。在市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挥下,各区纷纷行动,争相开展区级特色学校评选,力图让市民觉得“好学校就在身边”。在特色学校建设初期,被认定为“特色学校”的仍旧是传统名校。这些名校以“特色课程”“重点立项”的名义,获得了招生优先权、“特色班”(重点班)开办权和相应的扶持资金。热潮过后,特色学校仍属“精英俱乐部”,这给人一种“回到原点”的错觉。

(二)特色学校是时髦项目的展览馆?

特色学校意味着特色的文化、特色的课程、特色的项目。众所周知,教育绝难有立竿见影、功效立显之事。特色学校的核心必然是富于特色的学校文化。但学校文化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其中的精华、特色更是由多代师者、学人的心血凝聚积淀而来,无法速成。但放眼过去,如今各地各色特色学校都在大谈文化,引经据典,言之凿凿,令人侧目;而近年来,从新课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进校园、“双创”、新招考改革、信息化再到核心素养,教育热词持续引发特色学校建设的“创新冲动”“建设冲动”。为特色而特色的功利行为屡见不鲜:把新项目、新活动机械堆叠称为创新课程,把现有项目附着上时髦的教育理念和口号进行广告化宣传,甚至山寨兄弟学校同类项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特色学校建设过分强调“短平快”的“硬”建设,使特色学校成为时髦项目或装备的展览馆。这引发了人们对新的学校建设“军备竞赛”的担忧——特色就是搞新奇玩意儿。

特色学校建设引发的争议中,有兩个重要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特色学校热潮背后的教育行政化魅影。教育行政化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拦路虎”之一。特色学校热潮便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教育改革之一。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评估标准、设计评估程序,将特色学校作为一项行政任务来推进。如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教体艺厅函[2016]2号文中明确了对足球特色学校的政策支持:对认定学校授牌;享有招生、经费和条件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将特色学校建设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内容。从2015年项目启动至今,全国遴选并认定了13382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可谓遍地开花。

通过行政的力量推动特色学校建设饱受质疑。首先,对于纳入特色建设领域的项目而言,意味着进入发展“快车道”,而对未被纳入的项目而言则意味着“发展困境”。其次,行政力量意图把区域内每一所学校都打造成特色学校,不遗余力地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从辩证哲学的角度而言,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特色学校就缺失了特色学校存在的“坐标系”;从学校教育而言,“学校是不同的,但学校教育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因此,力求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特色学校在实践中未必能行得通。[2]第三,“特色”的评判及“特色的发展”不是依从教育的标准而是行政的标准。这对于以多样化、科学化为特征的特色学校建设战略无疑是一种反讽。

二是特色学校发展浪潮中学校发展资源分配的问题。我国的学校发展资源来源较为单一,尤其是公办学校主要源于政府投入。资源不仅意味着资金、师资,还包括特殊的发展政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获得政府的“青睐”意味着赢得发展的比较优势。名校基于传统优势,在发展中占尽先机,迅速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标杆和典范。而薄弱学校在打造特色时困难重重,消耗较大却效果欠佳。这就导致了新的“不均衡发展”。学校间的“特色”之争本非均衡与公平的博弈,结果却造成了新的“贫富差距”,这不禁让人啼笑皆非。尤其是许多地区将特色学校评定与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调整、学校分层分类管理挂钩,带来特色学校“运动式”发展,诱发急功近利之弊,从而饱受争议。同时,在学校内部,也意味着资源分配上对特色领域(特色学科、特色项目)的重视与倾斜,在强化特色优势的同时,却忽视了个性和均衡,带来校内发展不均衡。

由上可见,特色学校建设浪潮下,我国教育的一些根源性缺陷暴露无遗:“好大喜功”的绩效思维仍未根本改变,“资源密集型”教育发展策略仍未根本调整。一言以蔽之,传统的学校发展理念仍暗流涌动,树立并践行学校的科学发展目标任重道远。

二、特色学校是我国学校形态发展的新阶段?

在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评级,重点学校成为历史后,人们不禁要问:“好学校”在哪里?不仅社会公众在探寻,学校也在寻找新的标尺,谋求新的“定位”,以期与时俱进,成为“好学校”。社会公众对于“特色学校”“学校特色”中的门道知之甚少,以为“特色学校”就是“好学校”。特色学校的发展浪潮也传递了这样一个新的信息:一所好学校,在现阶段应该是一所被认定的“特色学校”。摒弃行政思维与守旧观念,回归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特色建设,“特色学校”会否成为当前我国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代表符号?

(一)特色学校建设激活了学校竞争力,带来了学校发展生态的新变化

在考试指挥棒下,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地位”而忽略“品味”,沦为“考试工厂”。学校发展思维拘泥于应试层面的竞争,带来了严重的应试教育后遗症。虽然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这种竞争不应是单一层面的“升学率”比拼,而应该是学校发展各层面、各环节综合实力的比拼。

特色学校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校间的良性竞争,激活了学校发展的新思维,将新理念、新策略、新技术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和评价诸环节中,吐故纳新,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促使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带来全方位、系统化的改变,实现学校发展生态的优化。基于此,特色学校建设理应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二)具有鲜明校本化特征的特色学校建设,激活了学校办学自主性

过去受有关部门“管得太宽,统得太死,抓得太紧”的影响,学校办学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千校一面”“万课一格”的陈旧局面屡被诟病。特色学校建设浪潮则为学校自主发展带来了机遇:拓展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与范围,丰富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容与平台,推动学校自主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自觉。

特色学校建设二十多年,一批“明星校长”涌现,他们锐意改革创新,善打“政策牌”,用活各类资源,依托学校实际,引领团队系统梳理、挖掘和探索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具有感染力的个性化办学思路,开创鲜明的办学特色,保持较好的教学质量水准,打造学校独特魅力,培育出特色文化,成就了一批知名的“特色学校”。其中佼佼者更成为“现象级”名校长,引领学校建设风流。

成功的特色创建,不仅是办学者领导力的表现,也是凝聚共识,集合全员力量,展现集体智慧的过程。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体现了现代学校建设的本质特征——学校管理者、师生、社区及利益相关群体共同参与发展博弈,充分展现各方的自主自为。这使得学校的发展建设具有了生命体的张力,从而真正让发展的命题回归到本体意义上的群体手中,其意义不啻为教育领域的“包干到户”改革。

(三)特色学校建设紧紧贴合并尊重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教育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而在传统民生观中,教育也一直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民生追求,是治国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3]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让教育与民生紧紧相连。

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尽管上学难的问题已得到根本缓解[4],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也水涨船高,对优質教育的需求迫切而多样化,“上好学校难”问题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我们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着重解决好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解决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区域内部教育不平衡问题;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价值责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5]

让人民享有发展的成果,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人民的权利,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育改革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受教育者教育发展规律,这不仅是中国教育者的历史使命,也是现实挑战。特色学校建设浪潮中聚焦“提升质量,创出特色”正是教育界积极回应的表现。没有成为特色学校的普通学校卯足了劲头“谋发展”,想方设法“创特色”;特色学校获得了发展的资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发展得更快;一部分特色学校更进一步谋求更高品味的发展——建设“没有特色”的学校[6],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许多特色学校建设呈现出“叫好又叫座”的局面,被誉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学校就在身边,提升了人民的满意度。

三、特色学校的“特色基本面”思考

面对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喜忧参半的嘈杂局面,冷静而理性的思考犹为必要,抓建设谋发展的初衷和热忱值得赞赏,然而教育民生是大事,其衡量标准注定不应该只是基于良好的愿望和价值主张。特色学校作为一项复杂且系统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其工作路径注定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今天我们或许应该停止在表层形态的层面上追问它是什么、建设套路是什么,而更需要理性思考特色学校的方向和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提出“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要求时也给出了答案: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办的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办好中国特色教育体系,既要面向国家,也要面向世界,更要面向现代化。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战略思想,有着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鲜明的价值追求,具体体现为明确的国家意识、浓郁的民族情结、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宏阔的国际视野。[7]从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国际相关研究越来越支持“不同的人具有不同优势发展潜能”的判断,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和人才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原因有二:一是它符合人优势能力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二是只有人们在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才能爆发出强劲创造力。[8]教育改革的相关利益主体非常多,我国的教育改革正步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在学校建设领域,特色学校建设是关键一环。新招考改革已在路上,“特色学校”建设或许正是探索人才培育目标和培育方式上顺应国际趋势的“中国模式”的重要抓手。

面向2050年,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学校是旨在促进学习者成功面向未来的组织,学校教育的奥秘集中体现在提升学习者学习动力和促进学习者潜能发挥这两个要点上。工业时代以班级授课为主体的整齐划一的教育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形成灵活多样、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体系,实施适应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9]一些先行者已经在进行“未来学校”“互联网学校”“密涅瓦学校”等先锋形态学校的探索和实践。环顾周边,诚然,我们仍旧要面对传统理念的纠缠、资源不足的限制、急功近利的诱惑、经验缺乏的制约等现实困境的挑战。特色学校不应是“围城”。时不我待,在信息社会背景下面向未来的特色学校建设中,我们应以“未来视角”开展顶层思考,关注学校组织的基本功能、基本运作规则、基本运作模式和基本办学形态的创新建设,以此为基础全面建设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品质的“新学校”“新教育”。

参考文献:

[1]洪志忠.特色学校建设的改进与提升[J].福建教育,2014(10):18-20.

[2]王玉国.特色学校建设应有精准“坐标”[N].中国教育报.2014-02-27.

[3]谭维智.国家视角下的教育民生论[J].教育研究,2014(12):4-12.

[4][5]董奇.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价值自觉与价值追求[N].光明日报.2014-11-19.

[6]李希贵:不主张办特色校,希望学校没有多少特色[EB/OL].( 2015-03-13 )[2017-02-15].http://learning.sohu.com/20150313/n409765105.shtml.

[7]董奇.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价值自觉与价值追求[N].光明日报.2014-11-19.

[8]傅维利.新教育目的观如何确立.光明日报[N].2015-09-08.

[9]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J].中国教师.2015(15):36-3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特色建设
寒露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