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生观形成规律研究

2017-05-03 11:47郝文丽
现代交际 2017年3期
关键词:人生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郝文丽

摘要:对大学生现有的思想政治相关教育进行改进以及加强,既需要国家以及党设计安排一些具体的制度,创设出一个对思想政治相关教育有利的环境,同时思想政治教师还要对当前大学生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具体形成因素相关变动规律进行研究。大学生社会生活以及成长对其影响是正相关的,而和高校当前思政教育却具有负相关性。本文主要对思想政治相关教育和大学生的人生观养成具有的规律进行研究,以此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相关教育的发展,促进大学生人生观的养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人生观 规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37-02

对于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养成来说,其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一个过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可以发现,主体因素通常包含善恶标准、个人情趣、认识能力、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素质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养成造成影响。反之,不同类型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同样可以对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好恶选择、善恶标准以及心理素质进行改变以及加固。而客观因素则包含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大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对其人生观养成的影响都是不同的。伴随年龄增长,大学生思维意识会越来越独立,对于社会的认知能力也会逐渐提升,此时家庭以及教师的影响都会逐渐变弱,而社会之中功利思想以及个人主义对人生观养成的影响则变得更强。一旦这种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学生就会对高校教育产生反叛的心理。从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教师必须意识到,尽管大学生的年龄已经在法律上达到成人标准,但是其具有的独立思考这一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大学生对于社会生活还没有切身体验,其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对能够遏制高校之中思想政治相关教育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对大学生现有思想政治相关教育的改进以及加强意义重大。

一、政治老师要拥有对信仰的理性以及忠诚

实际上,榜样的力量是无可估量的。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样需要借助榜样的力量。要想帮助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信仰,教师自身首先要树立一个伟大正确的信仰。这是因为对大学生最开始造成影响的思想政治相关教育就是来源于高校教师自身信仰方面的体验。从大学生角度来说,教师本身就是建筑师。尽管社会存在一些灰色地带,但是高校应该保持一片乐土,拥有无限光明。

当前,社会上有各种思潮泛滥,有信仰自由以及虔诚的,有信仰功利、信仰机会的,而具有这两种信仰的人无疑是个人主义以及功利主义者。还有信仰理性的,即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以及处理事物。如今,高校政治教师团队,基本上也可以划分成这三种信仰,但其在教学之中的影响大为不同。只有信仰理性的教师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素养以及丰富经验,可以感同身受地将伟大信仰灌输给学生,进而在其内心树立起一种榜样的形象。

二、政治老师要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方面的体验

思想政治教师除了在信仰忠诚这一方面可以给大学生带来较强的感染力之外,同时其自身具有的渊博的知识,同样可以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养成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所谓博学,是指除了要拥有丰富的专业方面知识作为基础,把各个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之外,还要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方面的活动体验。

如今,在高校教育之中,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这一教育要比以往专业理论方面课程开展得容易许多,其一是因为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使用的教材往往理论分量较轻,其二是教学目的同考试要求都有所改变[1],其三是对教师的自身要求下降许多。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从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过程统一这一视角来看,要想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学,其难度比以往理论课程教学更大。第一,就是在教材方面,其更具层次性,要求深入浅出,和过去专业课程的教材相对比,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使用的教材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有些大学生甚至完全可以依靠自主学习来获得一个好的成绩。但是,这同样也是影响这一课程发挥效果的一个难点。[2]

教师让大学生真正有所收获,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因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这一课程的关心程度远不及专业课程,因此,教师在授课期间,必须提升大学生对该课程的关注程度。要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教育功底之外,还必须有大量的来自于社会实践方面的体验,并且善于将各个学科知识进行融合,这样才可以从大学生感兴趣的角度着手,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把教学内容顺利导入。

三、政治教师要掌握能够开启大学生内心的钥匙

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期间,必须掌握开启大学生内心的钥匙,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杜绝“灌输”,要通过教学,让大学生对先进思想进行自觉地接受,走出以往的教学误区。

当前,国内高校一直都在积极贯彻党中央的教育方针,一直以学校教育作为主体,以育人作为根本。所说的德智体美相关教育,也是德育在前,这就充分地说明德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之中的地位。[3-5]新形势之下,思想政治教师重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但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两课教学所呈现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课程出现了形式主义以及走过场的现象,大学生对这样的课程并不重视,还有一些学生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这都是当前教师必须努力改进之处。

四、结语

综上可知,高校思想政治相关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深远影响,这属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因素。思

想政治教师要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必须拥有对信仰的理性以及忠诚,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方面的体验。同时,思想政治教師还要掌握能够开启大学生内心的钥匙,以身作则,时刻起到表率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进而帮助其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对待人生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徐永健,李盼.试论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84-88.

[2]王子刚.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规律与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100-103.

[3]沈燎.邓小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基于团体辅导的视角[J].邓小平研究,2016(4):141-147.

[4]郭梅.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6(9):325.

[5]季惠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4):117-120.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人生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人生观(一)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