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好家长队伍 实现家校共赢
——我的家校共育历程

2017-05-02 03:01:10
山西教育·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班级

文 赵 芳

(作者系襄垣一中副校长)

2014年我接手了406班的班主任,时光如白驹过隙,在陪伴他们成长的三年里,我尝试了“家校共育”管理模式,406班级带给我的不只有忙碌和疲惫,同样带给了我惊喜与荣誉。

一、我的反思

接任高一班主任不久,班里一个学生屡次违反纪律,我与家长沟通了几次,非但情况没有改善,还引来了一场风波。孩子的家长带着几个亲戚,找到学校,说孩子找不到了,让学校负责找人并追究我的责任。后来人找到了,我却又被家长告到了县政府。虽然政府和学校在查明事情原委之后,并没有追究我的责任,但也因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为了防微杜渐,我经过多次走访调查,发现这个学生的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上严重缺乏认知。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要想搞好班级管理就必须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离开家庭只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只会事倍功半。

每节英语课前我都要测验单词,有几个学生连续几次不背单词,他们说背不下来。我只好请来家长,与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商定,如果不记单词就等于放弃英语课,英语单词测验不过关,就由家长陪伴孩子上完英语课,如果每节课不过关,就由家长坚持陪伴上课。起初家长们虽然颇有微词,但还是硬着头皮来了,家长跟了几节课,我发现这些孩子单词都过关了,甚至班里英语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单词测验也能从0分进步到10分了(总分20分)。这件事让我思考:家长可以参与到教学和管理中来,我们教师可以和家长共同努力,促进孩子的成长。

二、我的机遇

2014年10月,我作为襄垣一中副校长参加了山西省第29期校长培训班。学习期间,遇到了山西省社科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老师。他的讲座《家校共育的价值与探索》让我备受启发,特别是他对3M(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3A(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系列图表和“家长应承担的任务”的解读,让我感悟颇多。

教师的教育生命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支撑着的,想要搞好家庭教育就要学好“三道——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做好“四法——开展法则、实现法则、评估法则、自省法则”。我们要保证孩子心灵和身体上的健康,要让他们知晓生命角色,进行人格教育,提高处世修养,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综合素养和自主专长。

3A系列图表中将学生的学习品质分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其中,学习态度中包含学习动机、学习认识、学习情绪、自信心等;学习能力中包含智力水平、知识储备、个性等;学习行为中则包含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就必须溯本求源,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治愈”。

406班,学生存在学习态度差、学习能力低和学习行为弱等问题,单纯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应该承担的任务是生活保障、情感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规划,而这一点又有多少家长知道并付诸行动?

三、我的实践

2014年11月,我开始试行“家校共育”管理模式。406班是一个普通班,中考成绩最高分为546(含体育),全年级排名为203名,最低分405(含体育)全年级1012名(共1050名学生)。全年级200名以后的学生被打乱分入17个普通班。

根据班情我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1.线上线下联动

2014年11月10日我建了“家校共育406”家长QQ群,及时发布各科测验及考试成绩、教育博文、学校相关信息;与家长在线交流,评价学生的在校表现;传授给家长一些监督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例如背写检查方法、作业检查方法、补差监督方法和试卷总结改错方法等。通过线上交流,家长们的责任意识和监督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线交流后又主动到学校找老师和班主任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时间就陪孩子”成为406家长的“家风”。

2.校内校外联控

我和家长们约定,我负责学生在校的时间管理,家长负责孩子在家的时间管控,特别是周末的管控。如果孩子有情绪,家长沟通不了,家长立刻跟我联系,我们共同与孩子沟通交流。我的家长群里每个家长名字后面都有家长的电话,方便联系。为了保证学生上下学安全,我要求家长在群里汇报中午和晚上孩子的到家时间,同时管控学生校外的学习时间。我还安排家长周末填写“家校交流卡”,实行家长、学生“捆绑式”管理。

3.平时假期联学

很多人应该听说过这样的算式:5+2=0,很多学生因为2天周末放假期间家长管理不善,导致5天在学校的学习成果等于0。那寒暑假呢,家长不管更是难以想象。看看406班的假期家长课堂吧:

家长督促早起:每天早晨7∶00-8∶00叫孩子起床,并把起床后的照片发给我;家长发作业:每天晚上家长负责查阅孩子当天的作业并发到家长群里;家长监督小组活动:把学生分成组,对应学生的家长组成家长监督小组,轮流监督学生学习、讨论;家长拍照填表:家长把学生集中讨论的照片发到家长群里,汇报未参加的人数及原因,同时填写查阅作业的相关表格和对孩子的评价;家长监督补差:假期里家长监督孩子补差,并填写补差收获交流卡。

4.教师家委联结

2015年5月24日,406班家长委员会成立,三年来家委会协助各科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协助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组织家长值班、跟课、监考;假期里组织家长监督学生学习,考试结束后组织家长分析学情。

第一次组织家长跟课是因为我要外出学习两周,走之前,我召开专项家长会,和家长们协商讨论我外出这两周的班级管理问题,家长们一致同意轮流来校跟课,课下我们再通过聊天软件来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

高一上学期,我发现有些学生成绩不真实,于是我抽调了相关家长来校监考,监考效果非常好。后来家委会组织家长值班,安排家长监考,各种小测验和练考全部由值班家长监考。我们全体老师都被家长们感动了,老师们说,有这样的好家长,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尽全力让所有孩子都考上大学呢。同时,我也为家长们颁发了“模范家长”“优秀妈妈”“合格爸爸”的奖状。

四、我的收获

经过三年的努力,在这块家校共育的“试验田”里我终于收获了成功。

1.学生成绩提高了

406班,一个往年升学率都在12%-45%之间的普通班,升学率提高到了72%。(图见文末)

2.学生素质提升了

刚接班时,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弱,第一学期打群架三次,涉及20多个学生,旷课逃课5人次,玩失踪2人次,自杀未遂2人次;上课玩手机、说话、嬉闹、睡觉、顶撞老师的不计其数,课下抽烟、搞对象的被查出多次,70%的学生与父母沟通存在严重问题……

实施家校共育管理方案后,以上现象开始减少,到高三时,学校纪律大检查,406班最多扣过10分,与实验小班相比,扣分更少。406班级成为了全校自习课最安静的班级,各项比赛名列前茅;再也没有发生过上课玩手机、旷课逃课、早恋、打架、顶撞师长和考试违纪作弊等现象;上课说话、嬉笑、睡觉等现象也几乎为零。406班成为一个被学校多次评为“优秀班级”“平安班级”“课改优秀班级”的集体。

3.家长和师生高兴了

高考后,406这个班号出名了,406的老师出名了,406的家长出名了,其他班家长在学习406,有的甚至预约406班家长去做他孩子的工作,我创建的“家校共育406”QQ群,几乎每天都有外班的家长要求加入。

学生们这样说:

“老师,我初中就是个小混混,真不敢想还能上大学……”

“没有老师不离不弃的管教,没有妈妈‘死缠烂打’的跟课和接送,我肯定考不上军校,真的像做梦一样……”

“我承认我的这些成绩都是我爸妈的……”

“老师,我现在有两个好妈妈,一个是我亲妈,一个是您,您为了我所付出的,我全记在心里……”“好怀念406的生活,好想回到她的课堂……”老师们这样说:

“咱406的家长真给力……”

“406的成绩是家长见证的……”

“说社会上把406传得可神了,说只要进了406班就都能考上大学……”

附:襄垣一中2017年中考成绩与高考成绩的对比表

“赵老师,加油,我们挺您……”

家长们的话:

“要不是您指导、带动我,我也就放弃了,更不会有孩子今天的好成绩……”

“赵老师,我真高兴啊,做梦都会笑醒,以前的付出太值了……”

“赵老师,高中三年您不仅教育好了我的孩子,也教育了我……”

“我以前从来没有在孩子身上下过这么大的功夫,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过……”

“我根本没指望他升学,准备让他毕业后去帮他爸爸开车干活的,没想到他竟然考上本科了,还说要继续考研,他爸高兴得快蹦起来了……”

“通过高中三年,我才真正懂得了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我能感受到家长们的喜悦,一个三分之二家长都放弃孩子升学希望的普通班,却有五分之四的学生上了本科大学,他们怎么能不高兴不满意呢。

家长这支队伍是需要人引领、指导的,他们聪明、勤奋、积极、努力,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式耐心引导、用心交流,建立好沟通的桥梁,就能与他们共同成长为一支有文化、懂教育、善管理的优秀团队。

家校共育不是简单的“家+校”,也不仅仅是请家长、安排家长工作,它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和高效运作,是老师和家长为学生生命个体的有效增值所做的双赢努力!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班级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家校距离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