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乡村中发展探讨

2017-05-02 17:46王婷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乡村建设城镇化互联网+

王婷

摘要:自从2005年国家首次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国内对一批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乡村首先进行了建设,乡村建设得到政府的大力关注。“智慧乡村”是农村信息化之后农业领域的又一次新的突破,它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更高级形式。它对精准扶贫,社会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智慧乡村;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6.012

1城镇化背景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可以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历史任务,我们需要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1年之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也提升到5127%。虽然从数据的变化上来看,中国城镇化建设貌似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不过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统计是以常住人口计算,这样得出来的数据也就不一定是十分准确的了,事实上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也就只有35%-36%。

2智慧乡村建设

2.1什么是智慧乡村

“智慧乡村”是指通过利用一些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術手段来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也就是尽可能的整合各种有利资源,使农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简单说来,就是用“智慧”来发展和建设农村,从而使农村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而所谓的“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市民各种不同的需求做出一种智能回应。我们可以将“智慧乡村”看作是“智慧城市”理念的延伸。它与“智慧城市”一样,就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

“智慧乡村”又与农村信息化建设不同。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而“智慧乡村”它不仅仅是计算机技术,还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它可以说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2为什么进行智慧乡村的建设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互联网+”的概念,这得到了各界的强烈关注。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的“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就是要我们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

而“智慧乡村”建设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帮助策划乡镇特色,推送乡镇的文化活动,旅游景点,商业体验街,农业经济,特色产业等等。“智慧乡村”建设,在农村落地并且开展工作,实现线下与线上良好对接,它对全面落实民生服务,做好农产品、休闲农业及风土民俗等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

3国内乡村建设规划典型模式

3.1“互联网+旅游业”

这种类型的乡村主要依靠乡村内本身的一些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或传统民俗等天然因素来促进其乡村的发展,它也同样是通过政府的参与和指导逐步完善自身优势,并且大力发展以旅游及其相关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带动乡村建设,深度挖掘旅游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将每个村的亮点在全国免费推广。

3.2“互联网+文化业”

这一类型的乡村建设首先是要对乡村内的一些古传统建筑,街巷布局,奇特地貌或是古文化遗址等具有文化意义的一些传统要素进行保护,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维修和完善。它顺应中央农村新文化的要求,通过互联网将乡村的文化向全国人民进行传播,适当的发展旅游、文化等产业。

3.3“互联网+工农业”

这种类型的乡村主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发展方向,通过产业的发展推动乡村的建设。

比如说主要发展工业的乡村,一般情况下不会太靠近城市而且大多数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作为保障。这类乡村通常会在通过政府的引导,根据一定条件完善村民居住地区的空间环境,逐渐推动村民向市民转变。而主要发展农业的乡村,会依照经济水平的不同将其产业的发展方向分为两种,一是现代农业一是传统农业。这里主要以安徽省巢湖的“三瓜公社”为例,它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政府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引入致富经验,加强农忙互助,以村为单位进行农产品推销,线上线下互动对接。

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的“智慧乡村建设”可以说是“互联网+农业”的一个典型模式,下面就主要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发展的。

西柏店村地处洳河流域,地貌以平原为主,其发展特色是生态循环农业。其智慧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村社会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将信息技术与乡村发展中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机结合,强有力地用促进产业发展。其发展的主要举措有以下四点。

3.3.1搭建智能型综合服务平台

将网站作为其对外宣传的窗口,立足“宣传、示范、推广”的功能定位,同时利用手机APP向公众介绍它的村容村貌和特色产业。

3.3.2大棚智能监控系统

主要在村内大棚中实施物联网技术,使用传感器收集种植大棚中的各项信息,为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撑。同时通过开发手机APP来采集数据,将各种农事活动通过手机终端记录后传送到食品追溯系统数据库中,实现远程运作。

3.3.3搭建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微”推广

搭建微信公众平台,涵盖“知乡村妙、慧乡村事、话乡村游”三大板块,并且由此展开宣传和营销。

3.3.4实用技能和知识培训

经常对村民进行系统的一些网络知识的应用与培训,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村民的实用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尽快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提出的新要求。

4智慧乡村规划建设的要点

从我国目前的乡村建设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现在国内乡村建设试点主要选择具有良好区位、资源条件良好的村庄来展开,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相信乡村建设也将全面逐步展开。不过无论是进行怎样的乡村建设,有些问题还是必须注意的,下面就讨论一些乡村建设的普遍性问题。

4.1产业问题

产业问题无外乎是产业发展和产业规划布局。简单来说,乡村的产业发展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发展农业的。这主要是因为一般的村庄里都是农民占大多数,在他们的观念里农民就应该利用自身的土地优势去发展农业,不论是现代农业还是传统农业不过又由于村庄大多都规模比较小,分布又不是十分集中,所以产业规划时一般会采取统一规划的方式,将聚集在一起的村庄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乡村之间的竞争。像安徽省巢湖的“三瓜公社”就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且值得借鉴的一个乡村发展模式。

4.2人口问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中后期階段,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进行迁移这一过程不会发生改变。同时,我国也存在许多所谓的“空心村”,即乡村内的青年劳动力大部分已经流入城市,只有一些老人和儿童留守,这对“智慧乡村”的建设起到了不小的阻碍。

4.3生态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指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是吸引人口,乡村展示更多的是田园和村落,因此要特别注重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要随意建设大村庄,更不得将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到乡村进行生产。要知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不论是城市的发展还是乡村的发展,都应该重视生态问题。

4.4乡村居住环境

乡村建设需要满足村民的物质需求,而想要满足村民的物质需求最主要的就是建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这就比如说多建造一些供村民玩乐的活动场地,改善住房周边的卫生情况等等,这些简单的措施都会很好的满足村民的物质需求,但在满足村民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请不要忘记村民的精神需求同样也很重要,只有建造出一个美丽乡村,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才能打造出更好的“智慧乡村”。

参考文献

[1]蒋洪昉,冯建国,张燕.“美丽智慧乡村”集成创新试点建设的实践与意义——以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2015.

[2]顾彬.浅谈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智慧乡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6):136137.1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城镇化互联网+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浅析中国新旧城乡建筑景观的建设与继承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