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2017-05-02 01:54:56胡麦秀
海洋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作用协整

彭 渤,胡麦秀

(上海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引 言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处于后金融危机复苏时期。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深水区,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发表了演讲,并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是我国在当今国际形势和自身发展情况下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是致力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伟大创举,同时也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政策,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自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出,有部分学者对在该战略基础上,对经济合作的方面进行了探讨。张勇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产生,其最终目的旨在打造政治上互信,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共同包容的全新利益共同体,并且对世界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1]。陈伟光认为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通道上,应着重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进而打通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脉络,构建利益共同体,促进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共同发展[2]。卢文刚,黄小珍,刘沛认为,广东省作为最早的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由于在地理位置、经济和产业规模、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以及华人华商的影响力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广东省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建设时,比其他地区更具有优势[3]。毛艳华,杨思维的观点是,贸易便利化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应加快同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的联通建设,并深化同沿线各国的海关口岸管理合作,进而加强我国同各国的贸易便利化建设[4]。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专家研究的重点,Andy C C Kwan,John ACotsomitis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了1952—1985年期间我国出口和国民收入大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是在分析1952—1978年间的数据时,这种关系却并不存在,他们认为是1978年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所导致[5]。Hassan Alhajhoj基于VAR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法分析了1970—2005年间沙特阿拉伯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后的实证结果得出,阿拉伯的自然资源出口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并且在长期内,出口还对阿拉伯的其他经济活动有促进作用[6]。

通过建立VAR模型来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我国专家所常用的研究方法。卢名辉,周明生在分析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将贸易分为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并运用协整分析和建立VAR模型进行研究,最后得出:在短期内,只有国内贸易可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对外贸易的增长;长期内,经济增长对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均有促进作用[7]。孙夫启,邵建春,李霞在基于VAR模型分析时得出:进口和出口均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8]。霍忻在基于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三者关系后,验证了进出口贸易都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的观点,并且得出在长期内,出口的促进作用要明显于进口[9]。郭友群,周国霞采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分析了1985—2003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肯定了进出口都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并认为在加大出口的同时应该重视进口的作用[10]。VAR模型基于通用性较好,参数容易估计,并且预测结果优于大规模联立方程系统产生的预测结果,因此被大规模应用与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问题中,张秋平,符建华,鞠寒[11]以及李宁,王荣,孙海燕等[12]也均采用这个模型进行研究相关问题。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国家的界定,一些研究专家们对“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进行研究,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谭秀杰,周茂荣根据目前政府明确表态愿意与我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包括东盟国家,海湾国家,以及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确认了沿线国家成员,依次为: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曼,阿联酋和卡塔尔[13]。汪洁,全毅在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便利化时,将沿线国家依次划分为东盟国家,南亚国家,海湾国家,红海及东非国家,还有欧盟国家,其中他们认为欧盟主要是发达国家,并且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提升空间有限,因此并不纳入研究国家对象中,而对红海及东非国家,他们则认为与我国双边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额较少,并明显少于我国同其他区域国家的贸易额[14]。樊秀峰,程文先认为,目前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成员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该条线路明确包含了三大区域,即中国与东盟国家,中国与南亚国家,中国与海湾国家[15]。因此,本文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限定在中国,东盟国家,南亚国家和海湾国家,其中东盟国家包括东盟十国;南亚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海湾国家包括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巴林和卡塔尔。

因此,为了验证“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法来研究1993—2015年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 贸易概况

1993—2015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量增长迅速。在1993—1999年间,我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口和出口均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增长不明显。1999年后进口和出口开始增长,并从2003年开始进口略微大于出口。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进口和出口均出现下降,但在第二年后均开始回增。2009—2013年间,进口仍然大于出口,2013年后进口出现下降,与此同时出口开始迅速增长,导致出口开始大于进口,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1993—2015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Fig.1 China's trade with countries along the"Maritime Silk Road"during 1993-2015

表1所示为1993—2015年我国对全球的进出口贸易总额(XM)和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xm),以及二者百分比(xm/XM)。从表格可以看出,1993—2015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与我国对全球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保持同步增减走势。1993—2008年均保持稳定增长,但在2009年均有相对的下降,2010年后开始迅速增长。

表1 贸易额比Tab.1 Trade volume ratio

1993—2015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从903.0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43 814.40亿元人民币,贸易总额提高48.5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9.30%,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提高57.98倍和39.13倍。同时,我国的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93年的11 271.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5年的245 502.93亿元人民币,提高了21.78倍,明显低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增长倍数,其中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长26.71倍和17.43倍,年增长率15.03%,均低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增长倍数。

1993—1998年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与我国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的百分比在7.86%~10.29%间波动,1998年之后,所占比值不断增加,在2009年,贸易额均下降的情况下,仍增长了0.29%。

2 VAR模型的引入及变量检验

2.1 VAR模型的引入

向量回归(VAR)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在该模型中的每一个内生变量,在系统中都是作为内生变量的滞后值来进行构造函数,相比较于传统的计量经济方法,VAR模型具有非结构性的优势,将单变量的自回归模型推广到了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VAR模型。

VAR模型表达式为:

式中:yt是k维的内生变量,xt是d维的外生变量,A1,…,AP和B是待估计的系数矩阵,εt是扰动向量,彼此之间可以同期相关,但不与自己的滞后值相关及不与等式右边的变量相关。

2.2 变量检验

2.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本文实证分析所用的数据为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1993—2015年间的进口和出口贸易数据以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用进口额(M)和出口额(X)分别反映进口和出口贸易情况,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经济增长。为了避免我国GDP和进出口贸易数据存在异方差性,将各变量取对数。LnGDP表示取对数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变量;LnX表示取对数之后的出口变量;LnM表示取对数之后的进口变量。

2.2.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协整检验的前提,在进行回归分析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容易存在单位根,进而会导致伪回归现象,因此要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常用的有PP检验和ADF检验,本文通过Eviews6.0,采用ADF检验法,对变量LnGDP,LnX,LnM进行平稳性检验,并将检验水平控制在5%。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ADF检验,变量LnGDP,LnX和LnM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不平稳的,但在一阶差分后ADF值均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三个变量均通过检验,为一阶平稳序列。

表2 ADF检验结果Tab.2 ADF test results

2.2.3 最优滞后期的确定及VAR模型的构建

由于变量同阶单整,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但在VAR模型中,滞后期的选择对VAR模型的建设十分重要,并且在该模型下的协整检验对滞后期也比较敏感,滞后期选择不当有可能导致模型的不稳定,进而影响结果。因此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应确定VAR模型滞后期的阶数。在本文中,根据LR、FPE、AIC、SC、HQ五个统计指标来共同确定最优滞后期。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取值最小原则,可以确定该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1期。因此重新建立VAR模型,得到公式为:

表3 VAR模型最优滞后期检验结果Tab.3 Optimal lag test results for the VAR model

在建立新的VAR模型之后,需要检验该模型的平稳性,否则会导致模型不合理,不能正确得出结果。通过Eviews6.0进行操作,得到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结果Tab.4 Stationarity test results of VAR model

由于AR特征多项式根的个数等于滞后长度与内生变量个数的乘积,因此表4中有三个根,而表4中所有被估计的VAR模型的根的倒数的模均小于1,因此VAR模型是稳定的。

由AR根图(图2)可以直观得出结果,当AR特征多项式的根的倒数均位于单位圆内时,VAR模型为稳定,同时也可以得出对VAR模型的滞后期选择是有效的。

图2 AR根图Fig.2 AR root diagram

2.2.4 协整检验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所构建的VAR模型稳定且有效,同时序列也为一阶平稳,满足了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因此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协整检验。协整检验常用的方法较多,本文将采用常用的Johansen检验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Johansen检验结果Tab.5 Johansen test results

在5%的显著水平上,表5中的结果拒绝了协整个数为0的假设,因此可以证明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三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2.2.5 Granger因果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可以判断我国GDP和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口出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我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和进口是否对我国GDP增长有影响,还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由于在Granger因果检验中,滞后期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通过对滞后期的调整,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本文将滞后期调整为3个,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Tab.6 Results of Granger causality test

通过表6可知,在滞后期为1期的时候,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进口则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同样,在滞后期为2期时,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进口仍不是;但在滞后期为3期时,进口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出口却不是。说明在较短期内,出口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进口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出口的促进作用减弱,而进口的促进作用开始明显。

2.2.6 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认上述的分析结果,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显示了我国的GDP对我国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口和出口的扰动所做出的反应。

图3 X和M对我国GDP冲击后的脉冲响应Fig.3 Response of GDP to X and M

在本模型中,将冲击作用的滞后期设定为10年。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对“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贸易在短期对我国GDP的冲击使得我国GDP的反应较强,在第5年时达到最大,但随后反应开始减弱。说明出口对我国的GDP有促进作用,但在长期内,促进作用会逐渐减弱;同时,我国GDP对进口的冲击反应,在短期内为负,但在第3年左右,反应开始加强,曲线开始上升。说明进口对我国GDP在短期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导致GDP的负增长,在第3年后,进口对我国GDP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2.2.7 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可以衡量对内生变量有影响的外部冲击贡献度,因此可以通过方差分析法,大致衡量出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度。图4所示为在出口和进口影响下,进口和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度。

图4 X和M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度Fig.4 Contribution of X and M to China's GDP growth

由结果可以看出,LNX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是长久的,在一开始保持贡献度上升的趋势,并在第4期后贡献度保持平衡,长期后有微弱的下降;LNM对我国GDP的贡献度在短期内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第5期后贡献度开始增长,第10期之前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并且第10期时进口的最大贡献度明显大于出口的最大贡献度,说明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法,脉冲响应分析法和方差分解法,研究了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GDP的影响,结果得出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均对我国GDP有促进作用:(1)在短期内,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对我国GDP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增加,促进作用会减弱;(2)进口对我国GDP增长的影响,在短时期内为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作用会逐渐增强,并且这种影响持久而深远。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这对促进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因此更要充分发挥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此提出三点建议:

(1)大力促进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知,在短期内,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较为明显。因此,为了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理应继续加大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同时,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设施并不完善,高新技术产品类生产力不高,加强我国同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对其出口产品的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以及我国产业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2) 重视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我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口,在长期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为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出口产品中石油,金属,橡胶,矿石,化工类等产品占大多数,因此我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可以满足我国发展的能源需求,并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各类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且贸易的平衡发展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十分重要,这也要求我国做好进出口的平衡发展,才会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国家应继续深化发展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更多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进步。同时要秉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勇.略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3-18.

[2]陈伟光.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的联动[J].国际经贸探索,2015(03):72-82.

[3] 卢文刚,黄小珍,刘沛.广东省参与“东省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2015(02):49-53.

[4] 毛艳华,杨思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利化合作与能力建设[J].国际经贸探索,2015(04):101-112.

[5]Andy C C Kwan,John A Cotsomitis.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xpanding Export Sector:China 1952-1985[J].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1991,5(1):105-117.

[6] Hassan Alhajhoj.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audi Arabia:A VAR Model Analysis[J].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2007,7(23):3649-3658.

[7] 卢名辉,周明生.中国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3-48.

[8] 孙夫启,邵建春,李霞.进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3):99-101.

[9]霍忻.基于协整检验和VAR模型的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长短期动态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30-32.[10]郭友群,周国霞.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6(2):42-45.

[11]张秋平,符建华,鞠寒.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探索——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2-77.

[12]李宁,王荣,孙海燕.基于VAR模型的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对外经贸,2016(02):19-21.

[13]谭秀杰,周茂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2):3-12.

[14]汪洁,全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利化研究 [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6):36-46.

[15]樊秀峰,程文先.新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便利化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5):144-152.

猜你喜欢
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作用协整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 07:44:42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智富时代(2018年3期)2018-06-11 16:10:44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30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印媒: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欲连印“季节计划”
环球时报(2015-04-07)2015-04-07 14:45:26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yslt2r的促进作用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2:27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中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