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艳琼 唐岚
摘 要: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现有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教育观念和培养质量,以及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认为高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师资分类制度,并就此提出了具体建议。强调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 研究生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
一、引言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分类培养上,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这两种类型。从 2009 年起,教育部决定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步伐,扩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以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格,需要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思考,探索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受美国“专业式”和德国“师徒式”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学科较为齐全,结构基本合理,并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和国家栋梁之才; 2005年我国考研人数首次突破了百万大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硕士研究生就业率的连年下降,有数据显示2009年和2010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所以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在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主要成绩,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拓思路、创新举措,促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新的转变,促进研究生创新人才,有着一定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模式为主,毕业以后,他们就业的渠道有高等院校、文化教育等单位以及科研机构。近年来,由于社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完善调整,结构性的人才需求日渐趋向合理,传统行业己无法吸纳如此大规模的高层次人才,而新型行业的特点是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近年来,尽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己有很大转变,但是总体上讲,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类和型等早就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往往社会需求的是创新人才和实践性强的,而具是有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但是硕士研究生介于这二者之间,他们的创新性比不上博士生,实践性操作又比不上本科生,因此硕士研究生遭遇就业尴尬。主要的问题有:
1.研究生师资队伍配套改革落后。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是创新性研究生教育不断向前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改革过程中,“师徒制”指导方式也应逐步在改变,可以采用师单独指导与教研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导师指导制度,扩大导师指导的范围性有效性。另外,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笔者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第一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在工作岗位上的良好技术能理,还包括行政能力,决策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第二,作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的老师们,首先必须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三是敬业能力职业道德能力,因为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是所谓的为人师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亲身实践,多多总结灵活多变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
2.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下滑,培养模式的改革仍然停留在浅显的理论层面。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造力的欠缺,在本科阶段,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很多学生已经适应教师的讲授法,所以在研究生阶段的习惯得到延续,导致学生无法提出新的观点,因此他们学术论文也是应付堆积式的拼拼凑凑;其二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数据表明,绝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从事的基本都是实践性工作,所以这方面的问题更加明显。在学期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机会比较少,部分导师带的学生数量过多,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降低,无法给其提供足够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而有的学生即使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写篇论文应付了事,让实践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收获。第三,最为突出的是生均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由于实验场地有限无法同时容纳,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只停留在浅显的理论层面,因此这样的大班教学限制了学生对优势资源的汲取。究其原因是因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整体培养目标的设置不够明确,导致在培养过程、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和导师制度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无论在学术型人才培养上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质量滑坡问题可以窥见一斑。
3.课堂教学内容应用性不足,缺乏前沿性和创新性。现在研究生的课程数量普遍反映偏多,但是从内容上看相对陈旧,案例数据也太过久远,对实时性和最具前沿性的知识很少。更为突出的表现在对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富有争议性的学术热点,学生几乎很难以从课本上找到探究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所有只能依靠课余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老师在课堂中讲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来源于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实际情况是实践仅仅是形式上的,由于教学实践试验基地不足,因此實践教学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践内容与专业脱节,实践目标性不强,教师不够重视等原因,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越来越少,实践教学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比例仅为6.4%,有些学校集中安排的实习期尚不足一个月,实践操作时间在半年或以下竟高达 66.9%的比例。
三、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施
1.搭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国家已经投资建设的专项平台,建设实践平台及基地,这个过程中各学校要积极拓展社会各界的资源,比如与企业合作的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充分利用,以及校内实验平台的充分利用,努力创造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条件。另外充分调动利用各种办学资源,建立多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同时还立足自身,利用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级科研实验室、校办产业的现有基础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搞好校内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基地的建设。构建校内校外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实习实践基地,校内突出通用、宽泛综合性,校外突出专业、技能和特色。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分类评价制度。吸收发达国家及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建立教师分类评价制度。所谓分类评价就是将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内指导导师的职责分开,单独评价。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的成果,比如在实习阶段,聘请校外人员担任兼职导师,他们在本专业行业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完全可以胜任并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定应用型教师的评价体系应该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评价体系,对学术型教师的评价可偏重于学术研究成果,加强对教学过程及职业资质的要求,同时对应用型教师则应适当放宽对于科研的要求。但是,校外导师毕竟也是兼职教师,应当处于辅助位置,发挥其辅助作用,不能将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任完全寄托在他们身上,他们的主要承担合作校内老师指导生产实习。校内教师承担如课堂讲授课程和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等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工作。
3.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过程中強化创新意识,营造自发创新的学术氛围。对原有的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的诸如质量标准、培养过程和论文形式及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讨,针对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原有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各项管理和质量标准基础上,建立以专业实践、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等核心环节为中心的过程评估体系,通过对核心的重要环节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来促进培养质量的提高,并围绕“学生、导师和专业实习”这研究生培养中三大要素,分别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估实施细则和规范科学的评估准则,比如包括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制度与检查制度、实践管理规程等等。过程中可以要求选题侧重于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改革方案、工程设计与研究以及工程件开发或实际管理课题,学位论文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比较复杂的工程设计或技术开发工作,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要求,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4.大力开设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型课程。在学术报告、课程学习、学术研讨中,基于问题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由交流,平等参与以及学术争论争鸣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学校通过开展硕士生学术论坛,营造氛围,培养兴趣,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灵感。针对所在领域的展开研究和争议,需要一个活跃的学术氛围来支撑,善于提出问题,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与实践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活跃的学术氛围是创新的源泉,这种基于问题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是一个挑战,“教室里的旁观者”转换成“讲台上的队员”是学生的角色的转换,老师则由“讲台上的圣人”转换成“场外教练”,教师设计课堂内外教学活动、提供教学资源、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师生们在角色互换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进行高层次思维活动和实践训练。
四、结语
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满足国家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但研究生师资力量不强、培养目标缺乏国际视野、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优化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迫切需要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开放的心态传播新成果,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性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2011-07-01]. http://baike.baidu.com/view/2935850.htm.
[2]施亚玲.向兴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24-28.
[3]张新厂.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江苏高教,2011,(3):68.
[4]黄正夫.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 7.
[5]郭锐.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高教探索,2013(5):115.
[6]冯美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 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1-04-10.
[7]英爽.康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02-10.
[8]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9]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9):69.
[10]熊丙奇.研究生教育“泡沫”为何越吹越大[N].新华每日电讯,2012-07-18.
[11]刘尧.构建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江苏高教,2010,(2).
作者简介:滕艳琼,女。四川金堂人。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副教授。唐岚,女。四川成都人。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