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2006年至2016年11年间的阅读推广发表论文从论文年代分布、作者、来源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由此反映出我国阅读推广领域发表论文的状况,总结了该领域发表论文的一些特点,为以后相关内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阅读推广 论文统计 综合分析
一、引言
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成立,国内阅读推广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此同时,有关阅读推广的研究热潮也迅速掀起。笔者对2006—2016年共11年间的有关阅读推广的发表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希望探寻到阅读推广论文公开发表数量及其分布的特征。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检索源,将检索项设定为“关键词”,检索词设定为“阅读推广”和“推广阅读”,两个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或含”,年份为2006—2016年,类别为全部期刊并采用模糊检索,检索截止时间为2017年1月12日,共检索出2297篇论文。经过筛选,真正符合统计要求的是2284篇。
二、论文发表数量的年度分布分析
研究论文的年度数量分布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该学科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笔者将收集到的2006—2016年有关阅读推广研究的2284篇论文绘制成对应的图,这样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几年来论文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6—2016年11年间我国阅读推广论文的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这说明我国的阅读推广研究越来越普遍,阅读推广这一领域越来越受人关注。
三、论文作者分布分析
1.著者合作度分析。经过对2006—2016年阅读推广论文的著者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出数据(表1)。著者合作度是指在一定的论文集合中合著文章与单作者论文的比例,这一概念可以反映一个领域内论文的合作写作情况,进而反映出一个学科领域内研究的深入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006—2016年期间阅读推广论文的著者合作度不太稳定,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在这期间阅读推广论文数量变化太大,一些文章的著者情况可以显著的影响到著者合作度的增减。从总体上看,平均每篇论文的作者数为1.77个,我国阅读推广领域内发表论文的合作水平不高,单作者的独立研究仍然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式。
2.核心作者分析。在此次统计的论文作者中,发表文章最多的是徐雁(10篇),李杏丽(8篇),惠涓澈(7篇),张怀涛(6篇),鄂丽君(6篇),郭文玲(6篇),曹炳霞(6篇),周婷(6篇),秦疏影(6篇),范并思(6篇),谢蓉(6篇),贾爱娟(6篇)。可以把他们看作是阅读推广领域的核心作者。另外,岳修志,王波等发表5篇文章的作者共有17人,文意纯,王梅等发表4篇文章的作者共有36人。笔者认为,阅读推广领域内虽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作者群,但其核心作者的发文量相对于其他学科领域的核心作者发文数量还较低,说明阅读推广这一研究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3.核心机构分析。在对文章作者的机构统计后,得到结果(表2)。
从表2来看,在阅读推广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核心机构的出现。南京大学、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以及郑州大学的发文数量都在20篇以上,笔者认为,可以将他们视为阅读推广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
四、论文来源期刊分析
1.来源期刊类别分析。文献来源类别是指刊载某个专题文献的期刊所归属的学科领域。通过对文献来源类别分析可以确定研究主题的性质、横向研究程度等。笔者主要以图书情报学类、非图书情报学类为来源期刊类别划分标准,对阅读推广来源期刊的类别进行了分析(见表3)。
从表3可知,发表于非图书情报类期刊上的阅读推廣论文的数量在2006年至2009年间很少,但2010年至2012年较前一年也有小幅增长,2012年至2016年间,非图情类期刊阅读推广论文数量急剧增长,从总体上看,非图书情报类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阅读推广研究在近几年,尤其是2012年以后,已经受到多学科人员的重视,并不再局限于图书情报学专业人员的研究,突破了图书情报单一学科的研究范围的限制。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阅读推广是一门由其他若干学科交叉而成的学科,而其研究成果也必将在多个研究领域内有应用价值。
2.核心期刊分布。主要文献源分析是指刊载某一研究领域学术文章较多的文献源,是获知本领域学术前沿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的主要来源[1]。在此次统计过程中,笔者按照各种来源期刊的载文量依次递减排序,确定了10种核心期刊(见表4)。
表4中列出的主要文献源所对应的文章数量,是在没有考虑期刊的性质(即月刊或双月刊)的前提下得到的绝对数值,但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阅读推广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核心期刊源群。
五、论文分布特点
1.文章来源范围广。在我国最初引入阅读推广概念的几年间,绝大多数阅读广论文主要发表于图书情报类刊物上,如《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论坛》。但是,从表3可见,我国2006—2016年所发表的2284篇阅读推广相关的文献中,有714篇分布在非图书情报学类期刊上,而且具体分布于高校学报、科技类、教育类、出版类等刊物上,譬如《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出版发行研究》、《教育现代化》等。这一特点不仅表明阅读推广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且显示出我国的阅读推广研究正蓬勃发展,必将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
2.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2005年之前,我国有关阅读推广研究不多,论文数量极少。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了“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并在2009年将其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推广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作为专业组织,阅读推广委员会联合社会各界大力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对阅读推广研究进行了规范化并大力宣传,使得我国阅读推广研究不断趋于正规和成熟。由图1可知,2006年至2016年11年间有关阅读推广的论文量不断增加,整体呈大幅上升趋势。
3.研究人员和机构集中。虽然从论文的来源期刊上看,非图书情报类期刊所占的比重是上升的,但从表2中可以看到,目前从事阅读推广研究的核心机构仍然是一直以来从事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各高校或公共图书馆,可以说,高等院校和各公共图书馆一直是阅读推广研究的中坚力量,与之对应的是,阅读推广的研究人员也大多出身于各个高校及各地公共图书馆,比如2006年至2016年11年来阅读推广领域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前12位作者均来自于高校或公共图书馆。
4.文章地区分布差异大。从表2可见,在发文数量达15篇及以上的10所机构中,位于华东地区的有4所,位于华北地区的有2所,位于华中地区的有2所,位于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各有1所。由此可见,阅读推广论文在地区分布上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在阅读推广方面基础较好,有关研究一直走在国内前列,中部地区如河南省等的发展势头也较好,而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不高,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与我国各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有着密切联系。
此外,在此次统计的论文中,研究内容较侧重于案例研究,即通过对国内外阅读推广活动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概括活动中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应建议和策略而进行的研究。然而关于阅读推广的定义、价值等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我国阅读推广实践指导不够。同时,大部分研究都重阅读推广过程,而轻阅读推广绩效评估。在目前关于阅读推广的论文中,涉及到阅读推广活动效益评估的文章很少,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尚未构建,研究力度明显不足。
上述现象的出现与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阅读推广开展的特点等均有一定关系,但笔者认为,这也告诉我们当前阅读推广的研究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完善,以实现将来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綱,朱亮.2005-2008年我国竞争情报论文统计分析[J].情报科学,2010,(05):648-651.
[2]吴潇.竞争情报论文定量分析及趋势预测——中国期刊网1994—2000年竞争情报论文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06):438-440.
[3]刘冰,张洁.对十年来我国竞争情报文献的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6,(10):1527-1531.
[4]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05):32-35,45.
[5]秦疏影.阅读推广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2005—2013年CNKI论文数据的分析[J].贵图学刊,2014,(03):14-17.
[6]卢苗苗,方向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1):34-37.
作者简介:涂姗(1997—)女。四川南充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