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洗牌

2017-04-28 06:18戴彤彤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规模基金产品

戴彤彤

一方是各路机构和资本排队申请牌照,一方是中小规模和次新基金公司展业艰难,公募市场向来兼具机遇和挑战,若想“姿态优雅”地“打打杀杀”,各家基金公司或许还需立足各自比较优势,坚守主义风格的同时努力创新。

3月3日,年内首个公募牌照获批,这是公募市场第122家资管机构。目前仍在排队申请的机构接近50家,涵盖了私募、险资、互联网企业等诸多背景的公司,而公募竞争业态一直以来都呈现白热化。根据基金业协会披露,截至2016年末,国内拥有公募管理资格的机构为121家,已有产品成立的116家公司中,24家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合计占比公募市场總额的72.15%,行业内“马太效应”较为明显;2014和2015年成立的11家次新公司整体发展较慢,规模处于中小型的公司竞争同样激烈。

股东背景和基金产品是各家公司占据公募“江湖地位”的重要助推因素。银行系基金公司在资金和渠道方面具备一定先天优势,2016年下半年大量涌现的委外定制类基金和募集规模过百亿甚至近千亿的产品多出自该类公司;保险和资管系公司更多起步于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例如在2015年下半年大热的“保本”基金(现已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带有私募股权背景的基金公司则倾向立足于自身多年行业经验,布局例如“定向增发”主题投资产品。百余家公司,具备这些先天比较优势的本是少数,若想加以利用并转化为规模和业绩的提升,则又是更为复杂的道路。

派系之外,市场行情和政策监管等层面对于特定的产品类型和一些主题类投资基金的生命周期可能影响更为直接。

比如,2016年11月25日,监管层正式发布《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严格投资者准入门槛、风险揭示和基金投资运作。新规实施后,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减少,未来可能会出现流动性受限,分级基金规模进一步萎缩。事实上,存量分级基金已有很多成为迷你基金,而管理较多此类产品的基金公司预计也将逐渐退出这类产品线。

另外,今年2月出台的《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明确,保本基金将被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连带责任担保机制被取消,基金公司发行相关产品也受到更多的限定,未来可能较难再发行或持续运作。现存的150余只保本基金,合计规模约为3200亿元,预计将陆续清盘或转型。

2016年定增基金受到市场关注,截至目前已有39只定增主题基金成立,3只结束定增封闭周期,布局该类产品的基金公司也由起始的不超过5家扩大至20余家,但在再融资新规下,定增项目数量缩减较多,折价空间缩小,相关基金投资运作难度将会更大,简单追寻市场热点发行产品的趋势已经发生逆转。预计未来,基金公司在定增市场上,需要回归其资产管理核心能力,选择优质项目的能力至关重要。

而自2016年上半年开始爆发的“委外”热潮成为一些有相关优势的大公司和次新基金公司迅速扩张业务的利器。截至2016年末,高度疑似委外定制基金数量总计超过600只,资产总规模超过10000亿元,债券基金和混合基金为主要类型,全市场超过7成的基金公司发行成立了这类产品。但从跨年时段开始,委外基金的申请批复放缓,募集效率开始下滑,近期关于该类基金的新规也推出实施,委外基金由“野蛮生长”转变为“去库存”。市场行情、金融监管、机构巨额资金申赎均为这类基金和公司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前文所述的四类基金曾经都形成过趋势性,或现象级的行业状态,受到机构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的较多关注,但随着市场行情、宏观监管、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可能逐渐进入产品生命周期后段,甚至缓慢消亡。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相对于较为盲目地追逐市场热点,“量产”同质化基金,立足于各自比较优势,形成公司的特色和风格,深耕细作提升投资管理能力或许是更为智慧和长久的选择。(本文作者系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高级分析师)

猜你喜欢
规模基金产品
外储4月站稳3万亿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新产品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产品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