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通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300300)
摘 要:创新创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贯穿大学实践教育始终。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现状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现状,提出相应的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 现状 问卷调查 改革对策
2015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潮,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事业心与创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地创业就业。本文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对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问卷所反映的创新创业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中国民航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的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学校颁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为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动力及创新创业能力与方式,了解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完善创新创业机制,找出符合大学生发展条件和创业实际的高校创业活动模式。我们进行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问卷调查”本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32份回收率为86.40%,大一学生76人占有效回收问卷人数的17.60%,大二学生102人,占有效回收问卷人数的23.61%,大三学生172人占有效回收问卷人数的39.81%,大四学生82人占有效回收问卷人数的18.98%。
(一)创新创业项目的普及情况及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其成长、学习的环境,而创新创业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中国民航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质量工程”和“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中的重要内容,目标群体为在校本科生,以项目课题形式资助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创业训练。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有83.6%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的科技项目,并且91.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明显。由表一可以看出,有7.41%的同学们参加创新创业的初衷是为了以后创业做项目准备,说明以创业为目的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很少。有表二可以看出有35.63%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看重理论教学,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導致不能很好的激发创新意识。
(二)目前创新创业项目存在的不足之处
针对目前学校关于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可能存在的部分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对其进行分析。如表所示,
由表三,我们发现仍有37%的学生对自己的指导老师项目不满意,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满意的原因大多是导师指导的时间不够充足,不能全程跟踪创新创业项目。
由表四我们发现,创新创业基地最需要完善的两大方面。一是资金支持不够,一些同学反映,由于项目资金限制,有些项目甚至根本无法完成。另外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充足的指导老师。
针对高校在教学改革的措施,大部分学生认为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达到培养创新创业的目的,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协同起来,另外需要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增加实践考核,不断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
二、关于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首先需要学校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要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方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适应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实践教育体系与方法,加强学生应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就业观点的转变,促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 注重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使学生体验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另外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师生申报条件要求,加强指导老师的培训、考核和激励,避免出现许多老师只注重申报,不重视对学生的指导管理,导致项目完成质量较低。
其次要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灵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掉闭门造车式的教育方式。还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改革相关专业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改革不合理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阶段,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共同提高。
最后,校企合作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指导教师库和项目库,构建从项目申报、培育到孵化的全程监控体系,真正实现从创新到创业的飞跃。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需要高校与社会协同创建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机制,共同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更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创新创业,不断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课程内在的融通及立体化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践训练,为大学生提供优良的创新创业发展空间,推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
[2]唐嘉芳.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教育与职业.2008
[3]向晓书.创新创业教育在创业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