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

2017-04-27 14:09姚理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基础教学电子技术职高

姚理想

(灵璧县九顶中学,安徽宿州,234221)

摘 要:電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是职高电子类课程中最基础的科目。随着我国科技发展不断加速,电子相关技术已经成为在各个领域当中应用都最为广泛的必要技能。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对于电子专业学生来说不只是一门简单的必修课,而且是涉及其他相关科目学习及后续工作的重要课程。一言以蔽之,电子专业电子基础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职高 电子技术 基础教学

前言:职高教学目标,是依据社会需求培养出具有电子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面向建设业、制造业、服务业及管理行业等领域当中一线工作的实用性人才。但我国传统教学方式却往往以应试为方向,更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普遍采取先理论后实验的模式。在新的教学需求下,当前的教学方式显然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教师在此情况下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建立起以提升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技能实践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及针对性。

一、电子技术基础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针对当前电子技术课程的局限性与其教学内容、教学体制及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关联,总结如下。

其一,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过于紧密,多以学科理论为核心,一味模仿本科院校教学方式,对于理论内容的传达太过重视,自然难以突出职高最需要的实践性教育特色,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与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不够严谨。把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单纯设置成一门独立课程,导致无法达成与其他科目的知识衔接。比如针对计算机应用这一专业的教学来说,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应以学生设计与分析能力的提升为主,特别是对数字设备线路排布的分析与设置。

其三,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在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都缺少教学热情,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依照固定的教学方案进行知识灌输,毫无灵活性与实效性可言,自然难以带动学生的兴趣,也使课堂变得更加乏味无趣。教学过程中缺少变通,会使理论知识得不到由抽象向具象的转化,学生自然难以理解。

其四,实验课程的理论化。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只是依照固定的理论步骤按部就班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这样无法确保学生对技术要领的记忆,很难提升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职高电子技术科目的教学并不能符合院校自身及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严谨地进行分析思考,找出最合理的课程改革策略,才能确保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方向,学到更符合自身专业需求的电子技术相关知识,这才是当前电子技术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

电子相关专业历经多年发展历程,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进步,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电子基础技巧的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专业来说,对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依据专业培养的具体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根据新的定位,对教学内容的设置首先应以学生未来工作方向为基础,分析岗位所需核心能力,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与安排,保证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而且应当以实践环节为主,电子相关知识,都是要在实际解决电子系统问题时加以利用的,而不只是一味学习理论,因此实际操作的过程至关重要,要让学生所学的技术能得到巩固,能够用于实际工作环境当中,才是有效的知识。

(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在当前的发展情势下,电子技术科目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想要确保教学效果,就要一改过去枯燥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实践”的新兴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对教材中多余的理论赘述进行适当删减。当前多数电子相关教材使用的都是过去本科院校使用的。本科院校的教材多数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但并不能很好地契合当前职高学生的学习及发展需求,特别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等与电子知识相关性较低的专业。所以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实用原则,对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应删减掉理论内涵过深且与实际应用相关性低的内容,才会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再将理论知识看作最首要的任务,确保在把握重要知识点的同时,也能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并保证知识点能与后续教学达成较好的衔接。而且要适当创新,遵循社会发展趋势,将EDA及电路仿真等新兴技术融入到课程内容中。

其二,是要设立新的实验模式,对实验内容进行整改,将实验教学的模式从以往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注重启发及探索的开发性实验,确保实验过程能够既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巧的提升,又能让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得到激发。教师可采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借助查阅相关资料,对原理图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更具激发性的实验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对于各类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是要对陈旧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整改,使用虚实结合、理论与需求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传统电子技术教学方式的最终目标,一般是让学生先自行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设计,再在实验过程中实际进行搭线调试。这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但由于实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实验室中往往只能进行比较简单的电路设计与串联。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势来看,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子技术基础提升的核心,电子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已越来越注重EDA工具的应用。因此,想要确保课程模式与架构得到整改,就要先把EDA系统与基础课程更好地整合起来,这不但符合信息技术领域发展需求,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实际对课程进行设计时,应同时注重对EDA工具的利用,让学生能够掌握EDA软件工具的应用技巧,并实际应用到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

三、结语

职高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关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方向更明确,实际应用操作能力有所提升,才能让学生在以后工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利用所学技巧妥善解决各类问题,发挥出电子技术教学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小禹.浅谈《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体会[J]. 电子制作. 2013(17) :49-50.

[2]郑岗.加强职高学校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的思考[J].学园. 2013(24) :74-75.

[3]侯干妹.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3(33) :94-95.

猜你喜欢
基础教学电子技术职高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篮球教学中提升学生投篮命中率研究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在高师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