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摘要: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官来感受生活的精彩与丰富,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从而写出个性鲜明、富含思想的作品。教材文本是写作教学的模仿载体。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将之灵活地运用起来,并将其中的语言风格、写作技巧以及主题思想作为学习感悟的载体。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自身的感官来感受人生各方面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写作指导;初中語文;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56-01
1.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素料
很多学生一遇到作文,就会出现"下笔难"的现象,往往是记流水账式的写法,不知道能写什么,该写什么。这里就需要丰富的素材。具体说来,就是要善于观察生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活中点点滴滴,都可能出现在我们的笔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积累素材,丰富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观察生活,并不是单纯地过眼云烟,走马观花,而是细致,准确的抓住所观察事物的具体特征,才能对事物留下深刻印象,进一步把此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关注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或者对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写一些感想和随笔。这些都会成为今后写作的素材。
善于观察生活,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第一步。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兴趣,训练观察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方法,指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去实际应用,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
2.鼓励学生注重积累知识,经常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一个人的阅读量对于他的写作能力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感兴趣的字词句记录下来,阅读之后反复翻看,这样慢慢的,学生就会积累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他们的写作资料。例如,在进行《我的妈妈》写作练习时,学生就可以将在《我的母亲》一课中积累到的词语运用到写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口头表达,多说。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对于文章写作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意见。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通过口头表达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另外,在学完某一课后,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片段写作练习,或者是要求学生每周写几篇读书感悟等等,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写出自己的心声。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人物作文训练时,可以首先让他们进行人物肖像、人物语言、动作的片段练习;而要写作事件作文时。则可以让他们首先进行事件发展某一个阶段的写作练习。随后,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点评,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写作规范方面的问题,比如:标点符号的用法、用词技巧、详细描写和略写的问题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批改之后,让学生再将文章写一遍,经过反复修改,学生会有更大的进步。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能把学生无目的、无计划、低效率的学习转化为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的学习。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3.1 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流露真情实感。文章只有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感动人。要使文章包含真情实感,学生就必须敞开心扉,毫不隐瞒地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让真情实感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3.2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从生活中领悟真善美。写作时,不少学生经常感到没什么可写、没什么话可说,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对生活和身边事物的仔细观察,不能领悟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随时随地留心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大小事物,比如我们在街头巷尾或是其他地方,经常会看到年老的拾荒者,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领悟,就能从中领悟他们可贵的精神品质——自食其力。只要学生用心去体会和领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有感情的,这样写作时就会有丰富的素材。
3.3 要求学生把写作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写日记、周记、随笔等。写作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从花草树木、风俗人情到飞禽走兽等。让学生放飞写作的翅膀,在写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把思考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挖掘写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