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云
摘 要:在探讨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从科学确立教学目标,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精心预设教学活动方面,开展各种学习形式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里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和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以扎实有效的过程为基础,以积极的课堂氣氛为依托,以科学的组织为保障的课堂。高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作为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数学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创建以提高效益、关注学生发展为根本和目的的高效课堂呢?下面,就自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大家交流。
一、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高效课堂的前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三个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学生对学习有鲜明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充满趣味的或者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形成良好的用数学的意识。
二、精心的案例设计是促进学生参与、创设高效课堂的关键
精心的教案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死板教条而缺少活力的,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
其实,“自主高效”的课堂虽然课堂的形式变了,老师的预设方向变了,但它对教师授课前必须有充分准备的要求没有变。这就要求教师以教材为基础,联系前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分解乃至重组,设计出符合大纲要求和学情的教案。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来学习知识。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更好的认识世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用的语文,人人学需要的语文的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教学方式的改变,最终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敢问,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为促使这一目标的有效达成,我们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案例,精心的教案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死板教条而缺少活力的,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
三、适当的拓展练习是发散学生思维、创设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练习的提供上分为不同的层次,适当的拓展练习为教师提供了更多选择,更为优秀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更广的空间。
四、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民主课堂
构建民主课堂就是要更多的赋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要从讲学者转变为导学者,从独奏者转变为合作者,从课堂话语专断向课堂话语民主转变。教师要给所有学生创造恰当的展示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教会学生学习,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的过长,关注学习过长中即时生成的东西。
五、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在真实、有效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重视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六、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性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出任何时间和要求,学生漫无目的的交流、讨论,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他们怎样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七、创设积极地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的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调动学生思维的几点做法:(1)指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指导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2)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所有计划,所有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3)创设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充满自信的时候,学习效果是最好的,效率也最高。因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也是提高课堂高效的一种方式。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增强创设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益,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构建开放、和谐的课堂,为每位学生的全面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投入其中、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要求,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