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比分析法,以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选择与应用为理论基础,结合羽毛球项目的特点,提出羽毛球课程的教学应根据教学进度,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认为羽毛球教学方法应趋于多样化、多元化,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羽毛球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学校体育 羽毛球 阶段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羽毛球教学方法包括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不同的组合。普通高校羽毛球的学习要符合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掌握运动技术的阶段
1.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在教學中教师创造模仿条件,如看技术录像、观摩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技术示范,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反复观看,加上教师详细的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运动表象,便于他们模仿。
2.念动训练法
念动训练是一种心理念动的训练方法。它利用心理学中运动表象的原理,反映了某一个具体的技术动作在空间、时间和力量方面的具体形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联系。教师首先传授专项理论和技术动作要领,然后利用多媒体观看教学片,过后让学生自然站立—全身放松—缓慢深呼吸—想象教学片中各项技术动作和动作要领—想象复制动作—自己准确复制动作的空间、时间和用力特征—反复想象—自己实际练习—想象差异—实际纠正练习—课后练习巩固技能。
3.徒手挥拍法
通过徒手挥拍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挥拍的动作方法和技术要领的一种方法。羽毛球运动的挥拍速度,主要和击球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和前臂、手腕、手指的快速力量素质有关。击球动作不正确、不协调,必然会影响人体在击球时的发力,挥拍的速度也就受到影响。所以,进一步纠正和完善技术动作,提高自己身体的协调性,是提高挥拍速度的首要环节。徒手挥拍的练习就可进一步纠正和完善自己的技术动作,提高击球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从而提高挥拍速度,提高力量素质。
二、完善运动技能阶段
1.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教学中提出诱导性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观察、判断、思维与分析,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从而触类旁通,达到加速技能形成的效。在羽毛球探究式教学实验中,教师注重学生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启发诱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开拓思维探讨,学生通过观察、判断、思维与分析,利用大脑皮层内已有的运动条件反射和相似技能间的良好影响,弄清击球的动作结构、基本环节、击球时间、击球点、击球力量、击球弧线、击球落点、球拍的不同角度对击球效果的影响,等等。
2.组合技术教学法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一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结合起来进行练习称为组合练习。这种练习的特点是通过一定的套路配合,把手法与步法、进攻与防守等技术在前场和后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实效性。进行组合练习时,最初应将移动路线和击球落点固定下来,以便掌握综合技术,然后再过渡到不固定移动路线和击球落点上的练习。
3.突出发力教学法
突出发力方式的手法教学是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击球发力的关键。在击后场平高、高远球以及杀球等动作中,肩、肘的摆动固然可以加快击球时的速度,但肩、肘摆动的重要作用是在于能量的传递,它是将下肢、躯干的力量依次传递至手腕,再依靠手腕的爆发性动作击球,从而形成类似“鞭打”的动作。而初学者在击球时常常是依靠肩、肘的摆动甚至是手腕的充分弯屈来发力击球,这就造成初学者击球时击球动作大且击球无力,因而很难击出飞行速度快、飞行距离长、飞行弧度高的球。
三、巩固运用阶段
1.比赛法
采用比赛法在于提高运动技能在比赛中的实用性、应变性,形成可变技巧。在这一阶段,运动负荷要加大。以保证学生在机体疲劳情况下还能正常地发挥技术水平。
2.自主教学
“自主法”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的自学方法,常规教学方法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形式,学生学习为被动接受,导致对所学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采用“自主法”教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按照自身的理解和意识去主动探索新事物,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得到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帮助,达到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学的方式和方法、为终身体育服务的目的。
3.分组教学
分层次(分组)教学是在学期初,通过相关身体素质(速度、耐力、灵敏等)和专项技能(发球、接发球和击球等等)测试,将原教学班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即三个组别)进行教学,各层次(组别)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之后在学期中间各阶段,分别对各层次学生进行调整,促使各层次(组别)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得到循序渐进地不断发展和提高。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针对性强;而对各层次的学生根据进步大小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又形成了一种比、学、赶、超的竞争激励机制,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提高。
4.多球训练法
多球训练法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连续、反复多次击球动作,来增加练习强度的一种教学手段,其中有一球一击练习和多球单独练习二种基本形式。练习中要求学生在相应的区域内击球,尽可能使球落入相对应的区域,使单调、乏味的练习充满趣味性。多球练习法使大脑皮层短时间记忆储存加强,弱化不良动作,强化正确的技术动作,能更快、更好地学习技术动作。在实际练习中,球的落点通过视觉器反馈到大脑,使练习者调整站位及击球方法,使击球动作、持拍手型、落点三者合一,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教师在进行羽毛球手法教学时,运用突出发力方式的手法教学能很快提高学生的球性感、球拍感以及手感等感知觉,使学生能更快掌握基本击球手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同时运用这种教学法,能提高羽毛球的利用率,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助于学生养成节俭的习惯。因此,运用突出发力方式的手法教学,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良.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在中职学校羽毛球教学中的探索[J].教学研究,2016,227.
[2]李英达.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运用多球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对策分析[J].才智,2016,12.
作者简介:向慧(1986.10-),女,汉族,湘潭,西南林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