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霞
摘 要: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基础,应该担负起人的全面发展责任。《新课程标准》明确语文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全人衔接教育与《语文课程标准》不谋而合,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衔接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全人衔接教育理念应该切实用来指导语文教学。
关键词:全人教育 全人衔接教育 语文全人衔接教育
一、什么是语文全人衔接教育
全人教育是以儿童为核心,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共同参与并实施的整体的、系统的教育,致力于儿童的心智与体魄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全人教育的思想基础来自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们的思想是全人教育的智慧之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和永恒主题,也是人类不懈追求而又永无止境的目标。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写道:学校应该永远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在上个世纪初我国的教育改革中,蔡元培等先驱倡导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世界观教育与美育,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1]
全人衔接教育是在全人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实践全人教育的新方式。全人衔接教育不仅关注儿童的心智和体魄的全面发展,更是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注重知识与实践的衔接;关注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衔接,关注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衔接,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衔接,通过切实有效的行动,来实现学生发展的系统、连贯与可持续。[2]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应该担负起人的全面发展责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全人衔接教育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衔接,关注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与《语文课程标准》不谋而合,其理念应该切实用来指导语文教学。
我所倡导的语文全人衔接教育,是强调以学生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二、如何实践语文全人衔接教育
语文全人衔接教育可以从以下途径实施:
1.把立人教育作为语文全人衔接教育的先导
20世纪初,鲁迅先生曾经提出“立人以立国”的思想,在他看来,现代化不仅要“立国”,更要保证个体精神自由发展。钱理群先生也曾明确提出语文教学便是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新课程在关于语文性质的论述中,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提法既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同时也强调了语文作为传播人类文化,进而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的人文特点。立人教育成为语文全人衔接教育的先导。
(1)借力教材,深挖教材,立人教育扎根于语文教材中
教材立人思想是实施立人教育的重要载体。2016年新改版的人教版教材更加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立人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在教材编写说明中明确表示:“选文注重经典性、多样化,文质兼美,尤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所选文章既要思想格调高,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培养。”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作为语言运用的范例,更要让教材成为学生与古今中外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对话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使学生突破原先狭小的心灵圈子,放眼国际多元文化的天光云影,领悟言语世界的奥秘,提高语文水平和提升精神境界。立人教育扎根在语文教材中。[3]
(2)“人格教育”促进立人教育
“人格教育”是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受教育者的人格。语文教师的思想言行,道理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都将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语文老师所能达到的高度,就是教育所能达到的高度。语文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并且让学生与教师产生人格上的共鸣。接受教师的“人格感化”,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养成。语文教师必须加强终生学习,使自己努力成为知识的活水源头,使人格不断升华,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全人教育,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自主人生,独立思考做人生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这话醍醐灌顶,学校教育就是关注学生成长,向学生传递成长的正能量。教育家杜威也曾说:“教育即成长”。这些都说明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要求教育以宽容的姿态和发现的眼光对待学生,不断发现和保护学生的成长个性,教育行为必须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贴近社会生活和生产发展的实践:提供优良舒适的成长环境,尽量使各种生命都得到健康茁壮的成长。
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而获得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是独一无二的,是建立在自己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之上的。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独立思考和感悟,可以让学生形成自己对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的獨特见解。这是每个人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把握人生命运的基础。这也是立人教育的根本。[4]
2.全人教育是语文全人衔接教育的核心要素
语文学科如何实现“全人教育”呢?
首先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人教育应致力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人为本,以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受自己意识支配的、具有独立精神的真人,使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这种主体意识具体表现就是教师的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写作能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能够自主写作。真正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外部强加化作主动欲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着眼于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树立培养全人教育观念,促进人的全面性、整体性发展。
其次重视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也是学生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文学大师、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的桥梁。
全人教育不仅是老师带着学生读,通过老师的带读,实现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培养出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会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底子与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一生可持续发展”。
第三重视语文实践能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重视对语文知识的考查,也偏重于语文知识的教授和学习,实践似乎可有可无,激不起人们的兴趣。義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了“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一种孤立于其他能力之外的能力。实践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要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其二是大量的实践机会。主张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体会、把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其三是重视语文实践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实践资源,让学生体验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提供条件,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时间目标和方面。
立人教育是语文全人衔接教育的先导,全人教育是语文全人衔接教育的一大核心任务。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能更好的实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真正实现语文全人教育。
3.衔接教育是语文全人衔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同时最需要衔接的阶段。小学和初中需要衔接,初中和高中需要衔接。然后现实的情况是小学和初中教育有脱节现象,初中和高中衔接有脱节现象。
小学生升入中学后,七年级普遍不适应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知识点增多,教材上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语文考卷题量多,课外知识点增加。考试难度增大,考试时间相对短。而不少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高中语文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究其原因,首先是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老师意识的断层。比如初中语文老师对学生的语法知识不予要求(中考不考语法),但学生进入高中后却要求学生理解难懂的文言语法现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颇大。再比如诗歌教学,初中课标要求“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实际教学中则大多只是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而高中阶段则要求达到鉴赏的高度。由此可见初高中老师衔接意识断层,也容易出现对学生初中语文水平评价“断层”。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情况雷同。
初中老师如何衔接教育?初中语文老师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为了学生学习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衔接意识。这种衔接意识,既要熟悉了解小学语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要主动熟悉高中课文,熟悉高中课标,了解高考动向。作为一名成熟的初中语文教师,心中要有三年教学的总体衔接计划和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的具体规划,要为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和顺利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除了知识衔接外,初中语文老师同样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思维衔接、意志情感衔接等。一个有着衔接意识的老师培养出的学生一定是能够持续发展的学生!
语文全人衔接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鲜明的衔接意识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5
[4]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