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情创设情境,实现品德教学的育人使命

2017-04-27 18:16阚建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品德创设儿童

阚建武

有效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借助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创设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建构过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氛围。它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本着在课堂中发现、在课堂中改进、在课堂中生成的原则,进行电子白板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提高教学实效性。高科技的发展无疑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吸引学生眼球、调动注意力的有效载体。根据思品内容精心制作生活化的课件,能够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实现有效地内容转化,替换苍白的说教,收到了极好的学科育人效果,能有效实现课标的要求。

二、通过课堂活动创设情境,搭建体验的舞台,促进人格的成长

新课标指出:“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题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几年的课改实践已经证明了单一的传授灌输已被淘汰,凸显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我们要积极思考探索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创设的多样活动,鼓励学生们自己亲身去体验、去亲手实践,这样做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目标有效达成。

例如讨论课。在新课改理念支持下的课堂讨论是常见的一种交流活动形式,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安排小组进行,大的讨论可以在全班的大范围内组织进行;课堂上我根据授课内容有时候临时组织讨论,有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事先专门预设组织讨论。我认为在讨论活动中,学生能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有想法,还能精彩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分享交流,这样表达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组织讨论的时候,我们要事先做好计划,带着目的组织好讨论,这样我们的讨论效果才能达到,避免了盲目性。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

三、让“生活的故事”落到品德的认知点上

走进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时候的品行教育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将来在上社会发展具有特殊价值,这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他们一生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儿童的生活,可以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体悟生活感受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引领生活,从而实现品德与社会学科德行教育的使命。

1.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的以学科逻辑规范的体系,按照学生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教材也以儿童为主角,以综合化的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以儿童的文化为主要呈现方式。 我们的品德教育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生活,创造生活,是通向美好生活的手段,“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如果条件具备,同一学科的教师应多找机会在一起交流研读心得,找准学生的需要,在课堂上积极创设宽松的情境,改变教师传统的角色意识,俯下身来,平等与学生对话,淡化课程意识,怀着一颗童心,放松心情,打破师生角色界限,以平和的心态走进学生,做平等中的首席。引领孩子适机走出教室打破狭窄的课堂空间,回到儿童自己生活中去。这样,让学生带着自己亲历生活的体验而发生的行为冲突,思想矛盾,带着真实问题再走进课堂,生成主题,再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在互动中去修正不良言行,使“学会做人”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

2.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学校的教学设计要求,我们应考虑到教学各个环节的设想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情境的创设要引领学生乐于亲近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受,从而提升道德认识,来改造和重组自己的经验,促进自己的快乐发展。

(1)预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教学要以优化的情境为根基,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是否被唤起,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利用教材中情境背景,创造一种让学生能切身体悟到的美好、亲切、宽松平和、喜爱的学习氛围,让原本单一的说教变得有滋有味,上这样的品德与社会课也成了一种精神享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被很好的激发出来。

(2)对教材的处理要精巧,如果我们想要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真正地走进生活,教师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是要紧密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让学生容易走进我们预设的情境中来,这样做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能因为教师固有的惰性或保守的教材本位思想停在“看图说话”上,我们要充分创造性的使用一切可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资源引领孩子走进生活,用活生生的生活事件点燃孩子们的生活热情,让学生有共鸣的真实体验,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让学生快乐地成长。

3.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亲近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悟成长,实现思品课堂教学的课外延续。在活动中我们要加强实践的指导,在亲近社会真实生活的实践中学习课内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感悟,如清理小广告的公益劳动,我们与班主任通力配合讲清楚活动的意义,学生走上街头,用稚嫩的小手费力的清除小广告,切身感受到了小广告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市容,爱护环境树立公德意识在实践中逐渐内化。

4.家庭生活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情境的创设深入家庭生活 ,将家庭生活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设计情境的模块,让学生在家中去实践,将实践的感受带到课堂,形成家庭实践课堂感悟分享模式,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辐射效果。学生讲述着自己親身经历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实际,其他学生乐于接受,也感同身受。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需求,结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识,作为品德与社会的一名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以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在情境中得到升华,同时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猜你喜欢
品德创设儿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