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探讨

2017-04-27 20:34程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程宇

(高州市新垌中学,广东高州,525245)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重要,其包含的知识也更加深奥,对高中数学的学习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分层教学法的应用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它能够根据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差异去进行有效的分组,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这一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分层法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具备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等都是不同的,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分层管理与教育,按照学生在学习需求上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日常的教学指导也实行分层模式,这种方法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兴趣,不同学生在思维模式上是存在差异的,这也使得学生对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爱好。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这种差异并不明显,但是随着知识难度的逐渐增加,有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所谓的偏科问题,有的学生对英语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则可能不喜欢学习英语,这些情况的出现并不能将其原因都归结到教学失败这一方面,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方式进行综合的分析。高中数学知识难度更大,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数学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这种分化是比较明显的,针对数学学习中学生遇到的各种困难,家长及学校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对自身的数学学习情况也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积极的去寻找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而不是盲目的拿自己的不足与其他同学的优势进行比较,这些情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是不利的,最终就会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每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及基本情况也没有掌握,而是比较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或者只是对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水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及发展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及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也缺乏一个清楚的认识,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优势,在学习中比较盲目,知识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不到实际的提高,有效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经验都比较缺乏。

二、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层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分组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依据,同時要将学生的兴趣及思维能力作为参考条件,对学生数学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很多的,教师需要对不同的因素进行了解。根据了解到的问题去寻找相关的应对策略,进行教学模式上的改变。在数学课堂的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然后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以及自身学习条件的差异去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第一个层次,是将天生身体条件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分在一组,这类学生通常数学基础掌握不牢固。第二个层次是将因为外界因素而对其学习产生影响的学生分为一组,这类学生通常是因为数学知识内容难度的增加或其他因素造成了数学水平的下降,但是其本身的数学基础是比较好的。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但学习方式存在不足之处,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去对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

2.分组备课、教学的实施

教学理念及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做到精讲,也就是选题要精,教学内容要简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支配,这样才能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不同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应该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这种方法的应用与复式教学比较相似。比如,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先让全体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提前的复习,然后再对比较指数大小的解题策略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去讲解将指数进行转化方法,然后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然后利用空余时间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求所有的学生成绩都变得优秀是不现实的,与教学规律也不相符。教师应该增强耐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学生的自信,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学生数学作业进行分层布置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安排,还应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作业及习题进行分层布置,使其更加合理、有针对性,确保每位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对数学知识活学活用。比如:在对“圆的一般方程”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在课前、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对第一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需要以基础知识为重点内容,让学生通过作业对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第二层次的学生要在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同时,还要完成相应 的锻炼思维的数学习题,使学生在巩固“圆的一般方程”的相关知识同时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并且可以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第三层次的学生的作业需要增加一定的难度,使其在作业练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中得到锻炼,使其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自助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的逻辑性及抽象性的特点更加突出,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感到吃力,不能完全的理解教学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对待,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建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及兴趣,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清飞. 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应用研究[J]. 文理导航(中旬),2014,01:10.

[2]薛岩磊.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少年,2016,02:121.

[3]李娜.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 新课程(下),2016,02:95.

[4]毕敬业. 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组织及实施[J]. 课程教育研究,2016,16:128.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