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宋宝祐城西城门外瓮城墙和瓮城壕的发掘

2017-04-27 01: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东南文化 2017年2期
关键词:瓮城南京博物院残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

江苏扬州宋宝祐城西城门外瓮城墙和瓮城壕的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

在配合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城壕整治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为了明确西城门外(西)侧瓮城墙的时代、瓮城墙与瓮城壕的距离及其与瓮城壕、主城壕的关系等问题,在2013~2015年期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在扬州宋宝祐城西城门外侧瓮城墙上及瓮城墙北部东端各布设探沟1条,在瓮城墙外侧弧形低洼地带布设4条探沟进行了发掘,6条探沟合计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清理出了南宋晚期修建开挖的瓮城墙和瓮城壕,三期瓮城墙从早至晚分别厚约15.65、16.25、19.75米,瓮城壕宽约23.5米,瓮城墙外边缘距离瓮城壕内边线约26.8米。瓮城壕与主城壕不连通,瓮城墙和主城墙或互不连接。

扬州 蜀岗 宋宝祐城 城壕

扬州宋宝祐城位处扬州蜀岗古代城址的西半部,在江苏省扬州市市区北部的蜀岗南缘之上(图一)。2013年扬州市开始整治蜀岗古代城址的城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开展了配合城壕整治的相关考古发掘工作,至2014年3月发掘了扬州蜀岗古代城址西城门外的主城壕和南宋时期的挡水坝等遗迹[1],了解了主城壕的基本面貌及其沿革以及宋宝祐城西门外的挡水坝、主城壕和水位线等情况。为了进一步明确西城门外(西)侧弧形瓮城墙的时代和厚度、瓮城墙与瓮城壕的距离、瓮城壕的宽度和深度、瓮城壕与主城壕的关系、瓮城墙与主城墙的关系等问题,2013—2015年期间,在扬州宋宝祐城西城门外侧瓮城墙上及瓮城墙北部东端各布设探沟1条,在瓮城墙外侧弧形低洼地带布设4条探沟进行了发掘,6条探沟合计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清理出了部分瓮城墙和瓮城壕,基本明晰了宝祐城西城门外瓮城墙和瓮城壕及其附近的历史面貌。

受周边地貌以及河道清淤堆积、城墙遗存之上茶园的影响,探沟只能因地制宜布设,各探沟的发掘目的、布设位置(图二)、编号等分别如下。

2013年5月,为了探寻瓮城壕的宽度、形状以及与瓮城墙的关系等,因地势布设探沟,在瓮城墙外侧的洼地内布设2013YSB1901TG1E1,方向95°,长55.6、宽约2米,因水位较高未能完成发掘。同年10月,在清理位于瓮城墙东北侧主城壕之际,为了明确高出地表的弧形瓮城墙的北部东端是否向东延伸,在瓮城墙北端东侧因地势布设2013YSB1702TG1D[2],方向100°,长4、宽1.5米。

2014年9—10月,借瓮城壕疏浚之际,继续发掘2013YSB1901TG1E1,并在其南侧现代道路北坡布设2014YSA1902TG1E2,东段长9、宽1米,西段长7.5、宽1米。在北部疏浚施工用水沟东侧的高坎边缘部布设2014YSB1802TG1E3,正方向,南北5、东西约5米;在该水沟西侧因地势布设2014YSB1802TG1E4,方向133°,长9.5、宽7.5米。

2015年5月,为了进一步明确瓮城墙的性质和厚度、瓮城墙外缘与瓮城壕内边的距离等问题,在位于瓮城墙西北部早先所做探沟(现状呈西北-东南方向的豁口)南侧布设2014YSB1801TG1G,方向135°,通长33.5米(其中两处合计7米未发掘),再次解剖发掘了瓮城墙。

江苏扬州宋宝祐城西城门外瓮城墙和瓮城壕

图一//扬州蜀岗古代城址位置和发掘位置图

上述发掘单位,以下分别相应简称为YSTG1E1、YSTG1D、YSTG1E2、YSTG1E3、YSTG1E4、YSTG1G。现将发掘结果简报如下。

一、地层堆积

发掘结果如图(图三)所示,以下用YSTG1G、YSTG1D、YSTG1E1的壁面来分别说明瓮城墙、瓮城墙北部东端东侧、瓮城壕的地层堆积。

(一)瓮城墙的地层堆积

YSTG1G内地层,根据与相关遗迹的关系,可分为9层。从出土遗物推测,第1层为现代堆积,第2—9层均为南宋时期堆积形成。以其南侧西北-东南方向剖面为例说明(图四)。

第1层:表土层。灰黄色土。土质较松。厚0.1~0.9米。包含陶渣、炭屑、近现代瓷片和塑料。

第2层:黄褐色土。土质较硬。厚0.4~0.8米。见于夯土墙体西侧,打破夯3西侧上部。出土有素面或绳纹的瓦片,宽16、厚3.5厘米的素面残砖以及景德镇窑青白瓷残片、龙泉窑青黄釉瓷残片、吉州窑酱釉碗口沿等。

图二//探沟与瓮城墙、瓮城壕以及主城墙、主城壕的位置关系图

第3层:可分为两小层。被夯1叠压,未被夯2叠压,顶面和底部都较为平缓。

第3A层:褐红色土。土质较松,含少量瓦砾。厚0.15~0.2米。仅见于东部,为夯1之下的平面堆积,被夯1内砌砖打破。

第3B层:黄色土。土质纯净较硬,含炭屑。厚0.2~0.45米。出土有素面、绳纹瓦残片,景德镇窑青白瓷残片和龙泉窑青釉瓷残片等。

第4层:褐色花土。土质硬。厚0.1~1.75米。出土有素面、绳纹瓦片,吉州窑黑釉瓷碗残片、韩瓶口沿等。该层位于夯2东侧,顶面较为平缓,底部呈西高东低的陡坡状,土色、土质亦与夯2近似,或为夯2倒塌形成的堆积。

第5层:可分为四小层。见于夯3东侧,被夯2叠压,顶面和底部都明显呈西高东低的陡坡状,土质较硬,当为夯3倒塌形成的堆积。

图三//宝祐城西城门外瓮城墙和瓮城壕发掘结果总平面图

第5A层:灰褐色土,夹杂青灰色土。厚0.25~0.4米。出土有定窑葵口白瓷碗口沿、越窑青釉瓷碗残片、龙泉窑青釉瓷碗底、吉州窑黑釉碗残片、景德镇窑青白瓷罐口沿残片等。

第5B层:红褐色土。厚0.5~1米。出土有卷云纹瓦当残片,陶盆口沿,龙泉窑青釉瓷碗口沿、饼足碗底,景德镇窑青白瓷碗底等。

第5C层:灰白色土,含炭屑。厚0.5~0.6米。出土有龙泉窑青黄釉瓷碗底、景德镇窑青白瓷饼足碗底等。

第5D层:褐色土。厚约0.5米。出土有龙泉窑青釉瓷残片,景德镇窑青白瓷碗口沿,吉州窑酱釉瓷残片、韩瓶残片等。

第6层:黄色土,夹杂青灰色土。土质硬。厚0.1~0.5米。位于夯3西侧,且被夯3打破。无出土遗物。

第7层:被夯3叠压,又叠压在探沟底部铺砖之上。可分为两小层。

第7A层:褐黄色土。土质较硬。厚0.35~0.55米。可见于夯3之下。出土有外绳纹内布纹瓦残片、景德镇窑青白瓷碗底、吉州窑酱釉瓷碗残片、韩瓶口沿等。

第7B层:褐红色土。土质硬。厚0.3~0.4米。分布于夯3之下的中西部。无出土遗物。

第8层:灰色土。土质较硬,含少量陶渣。厚0.1~0.2米。仅见于探沟底部铺砖范围之内。出土有残砖、景德镇窑青白瓷碗底片、定窑米白釉瓷碗残片、韩瓶口沿等。

第9层:灰色土。土质硬,含炭屑和陶渣。厚0.1~0.3米。被底部铺砖叠压,其下即为生土。出土有外绳纹内乳丁或外素面内布纹的瓦残片以及景德镇窑青白瓷残片、吉州窑酱釉瓷碗底片等。

(二)瓮城墙北端东侧的地层堆积

在YSTG1D内没有发现夯土墙体,地层可分为5层,以南壁为例说明(图五)。

第1层:褐黄色土。土质疏松,含陶片、塑料等。呈西高东低的斜状堆积,厚0.2~0.65米。为现代堆积层。

第1层之下的地层,除了叠压在烧土坑之上的地层中出土有不晚于初唐时期的砖块外,其他的出土遗物或与相关地层所属时代并无必然关系。由于缺乏判定地层时代的遗物,故而暂且以烧土坑为界,再依据土色、土质等,将直接叠压烧土坑的地层划为第3层,将第1层和第3层之间的地层归为第2层。

第2层:分布于探沟西部。可分为两层。

第2A层:浅黄色土,夹杂深褐色土块。土质较松,含少量炭屑、陶粒及碎瓦砾。距地表深0.65、厚0.05~0.35米。

第2B层:黄褐色土。土质较松,含碎陶粒、瓦砾、少量烧土颗粒。距地表深0.4~0.9、厚0.1~0.43米。无出土遗物。

第3层:褐红色土。土质硬,含陶粒、烧土粒、炭屑等。距地表深0.25~1.3、厚0.15~0.63米。分布于探沟西半部。出土有残长28、宽16、厚5厘米的一面绳纹残砖、绳纹板瓦残片、陶盆口沿等。其下有烧土坑1个(编号H1)。

图五//YSTG1D南壁剖面图

第4层:浅褐色土。土质较硬,含烧土块、炭屑、陶粒等。距地表深0.2~1.95、厚0.3~0.65米。出土有外绳纹内素面板瓦残块、外弦纹内素面陶片。

第5层:黄褐色土。土质较硬,含大量褐色水锈斑。距地表深0.4~2.4、厚约0.6米。无出土遗物。其下为生土。

YSTG1D底部的生土顶部海拔约为16.69米,其西侧为茶园,未能向西扩方。

(三)瓮城墙外(西)侧和瓮城壕内的地层堆积

瓮城墙及其外侧的瓮城壕均呈弧形(彩插—〇∶1),在瓮城墙外侧低洼地带的中部、南部现代道路北侧、北部共布设4条探沟进行了发掘。关联发掘单位内的地层可分为3层,以YSTG1E1北壁剖面为例说明(图六)。

第1层:褐灰色土,土质松。厚0.35~0.45米。出土有近代的陶瓷片,未收集。地表层。该层下有现代河塘青灰色淤积土(编号G1),土质细软,出土有素面板瓦残片。G1开口海拔约16.4米,距地表深0.35~0.45米,西岸线在发掘区以西,宽约52.7、深约0.85米。

第2层:褐黄色土。土质细硬,夹杂红色瓦渣。距地表深0.1~0.35、厚0.05~0.9米。分布在东部坡状较高地带。出土物有外素面内布纹或外绳纹内布纹的板瓦残片、景德镇窑青白瓷碗残片和吉州窑酱釉瓷器的残片。

第3层:黄褐色土。土质较硬,夹杂红色瓦渣。距地表深1~1.25、厚0.35~0.45米。出土有素面板瓦残片、厚4~7厘米的残砖块、陶球、景德镇窑青白瓷残片等。第3层之下即为瓮城壕(编号G2)。

二、遗迹现象

在YSTG1G内确认了瓮城墙的宽度、起基海拔高度及其修建时间和沿革,在YSTG1D内未发现城墙迹象。在YSTG1E内明确了瓮城壕的宽度、水位线,YSTG1E3的发掘,找到了瓮城壕内堆积与生土的界限,明确了瓮城壕东北端岸线,即瓮城壕没有向东北延伸与主城壕连通。另外,通过YSTG1G和YSTG1E内的相关遗迹,即YSTG1G内瓮城墙的外侧边线与YSTG1E3内瓮城壕的内侧边线做垂直切线,获知瓮城墙与瓮城壕之间距离约26.8米,瓮城墙底部高出瓮城壕岸线4米余。

(一)瓮城墙及其下铺砖

在YSTG1G内找到了南宋时期的瓮城墙、早于瓮城墙的砌砖遗迹(彩插—〇∶2)等。

1.瓮城墙

图六//YSTG1E1北壁剖面图

可分为夯1、夯2、夯3。

夯1:黄色土,土质纯净。平夯,夯层清晰,夯质较好。YSTG1G壁面上可见宽度为3.5米,残存4个夯层合计最高0.5米,夯层厚0.12~0.15米。位于探沟东部,紧接在夯2的东边。无出土遗物。中部残存长0.72、宽0.4、高0.36米的5层较为整齐的砌砖(彩插—〇∶3),用砖有两种,整砖长36、宽17、厚6或7厘米,残砖宽16、厚5厘米。砌砖之上和周边均为夯1,故该处砌砖当与夯1同期。

夯2:褐色土,夹杂灰白色土块。夯层清晰,夯质较硬。YSTG1G壁面上可见宽度为9.8米,西边被第2层破坏。残存最高1.35米,残存10个夯层,夯层厚0.1~0.15米。窝夯,夯窝直径约0.043、深0.03~0.04、间距0.06~0.07米。位于探沟中部、夯1西侧,叠压在夯3及其东侧0.95米宽的坡状堆积层之上。出土有景德镇窑青白瓷残片、龙泉窑青釉瓷碗底、灰陶盆口沿、酱釉缸口沿、韩瓶残片等。

夯3:深褐色土,夹杂较多青灰色土块。夯层清晰,夯质硬。YSTG1G壁面上可见宽度为15.65米(包含中间未发掘的4米),残存9个夯层,合计最高1.05米,夯层厚0.1~0.15米。窝夯,夯窝直径0.04~0.05、深约0.03、间距约0.08米。位于探沟中部、夯2之下。西端有2个柱洞,间距0.35米,西边的口径0.12、深0.75米,东边的口径0.15、深0.7米。出土有绳纹瓦残片、景德镇窑青白瓷碗口沿、韩瓶残片等。

图七//YSTG1E2平剖面图

发掘结果表明,此处的瓮城墙,最早的基础部分夯土墙体夯3在YSTG1G壁面上可见的宽度约为11.65米,其下叠压有较早期的砌砖遗迹;夯2是叠压在夯3及其倒塌堆积之上的再次夯筑修建,YSTG1G壁面上夯2和夯3合计宽约16.25米;夯1紧接在夯2的内侧,但其底部低于夯2,推测当为修缮夯2遗存,YSTG1G壁面上夯1、夯2和夯3合计宽约19.75米。从夯土中的包含物来看,夯3、夯2、夯1均属于南宋时期,由此可知,瓮城墙是南宋时期夯筑的,共有过3次修筑,即最早的城墙主体是夯3,倒塌之后又在其基础上筑夯2,最后一次是在夯2内侧补筑夯1。

2.砌砖遗迹

夯土墙体之下,有砌砖遗迹(彩插—〇∶4)。

在探沟中西部的第7层之下有残长1.9、宽0.45米的平铺砌砖,方向8°,性质不明。残存砌砖2~5层,高0.1~0.5米。用砖可见4种:长29、宽14、厚4厘米的素面整砖,宽16、厚6.8厘米或宽13、厚3.8厘米的素面残砖,宽15、厚4.8厘米的绳纹残砖。均为规整的一面朝向外侧,用泥浆作黏合剂。

平铺砌砖东侧有存长0.6、宽0.18米似为排水沟的砌砖,两侧用宽15、4.5或5厘米的残砖侧立铺砌,中间铺放平砖的顶面低于两侧0.02~0.03米。

平铺砌砖北侧有与平铺砖一起构成的长2.6、宽2.3、残高0.18~0.2米长方形边框的砌砖,性质不明。残存最多4层砖,宽约0.28米。用砖有素面砖和绳纹砖,均残,厚4~6.8厘米。规整的一面朝向外侧,用泥浆作黏合剂。

图八//YSTG1E4平、剖面图

依据砌砖遗迹与夯土墙体的关系推测,其时代不晚于南宋时期,受发掘范围限制,遗迹全貌无法呈现,其性质暂不明确。

(二)瓮城壕

瓮城壕编号G2,分别在YSTG1E1内找到了瓮城壕的东岸线(彩插一一∶1),在YSTG1E2(图七)内确认了现代河塘的存在并找到了瓮城壕的东岸线(彩插一一∶2),在YSTG1E3(图八)内找到了瓮城壕东北端(彩插一一∶3),在YSTG1E4(图九)内找到了瓮城壕的北、西岸线和西北端(彩插一一∶4)。

G2:北边、东北角的岸线呈台阶状,底部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坡状,YSTG1E3内的G2岸边东北角海拔最高处15.5米,YSTG1E1残存顶部海拔15.25米,G2底部东、西部的海拔分别约为14.4、14米。YSTG1E4内北岸线南侧的河底上有6个柱洞,柱洞直径约0.09、存深0.08~0.1米,西边两个柱洞中尚残存木桩。G2内的堆积可分为两小层。

图九//YSTG1E4平、剖面图

G2①:紫红色土。土质较硬,含水锈斑。在YSTG1E1内厚约0.8米,出土有外素面内布纹板瓦残片、厚6或7厘米的素面残砖、石球等。除了在YSTG1E4内的该层下有G2②之外,其他相关发掘单位中该层之下即为生土。该层应为瓮城壕废弃后填土,其分布范围应与瓮城壕范围相关。

G2②:青灰色淤积土。土质细软,含水锈斑。存厚0.3~0.5米。仅发现于YSTG1E4内,其下为生土。出土有四系酱釉罐、景德镇窑青白瓷葵口碗、青白瓷碗残片等。该层应为瓮城壕内的淤积土,堆积较薄。

G2位于瓮城墙外侧,平面形状亦呈弧形,当即瓮城壕。或因修筑宝祐城之后不久南宋即灭亡,宝祐城随之废弃,故而瓮城壕内的淤积土较薄。YSTG1E3和YSTG1E4内的G2北端残存岸边之间宽约23.5米(YSTG1E3内的G2上口残),这两条探沟内G2的淤积土和废弃后的填土在发掘区外基本不见,相同或相近海拔高度的堆积,G2之外的区域即为生土,这表明瓮城壕与主城壕是不连通的。

(三)灰坑

在YSTG1G、YSTG1D内,共发掘出5个灰坑。

YSTG1G内有4个灰坑,编号H 1—H 4。

H 1,平面形状呈椭圆形,斜壁,平底。发掘部分长1.5、宽0.4、深0.45米。其内填土呈灰红色,土质较松。位于探沟中西部,开口于第1层下,打破夯3西边缘和第6层。出土有绳纹板瓦残片、酱釉缸片、景德镇窑青白瓷碗底等,时代不晚于南宋。

H 2,平面形状近圆形,斜壁,平底。发掘部分长1、宽0.8、深0.45米。其内填土呈褐色,土质较硬,含有水锈斑。位于探沟中东部,开口于第7B层和第8层下,打破第9层和生土。出土有灰陶残片、景德镇窑青白瓷残片、酱釉缸残片等,时代不晚于南宋。

H 3,斜壁,平底。位于探沟中西部,开口于第9层下,打破生土。发掘部分宽0.4~1、深0.4米。其内填土呈灰褐色,土质较硬。出土有红陶片、绳纹板瓦残片等,结合同层位的其他遗迹推断,其时代不晚于南宋。

图一 //宋宝祐城西城门外瓮城墙和瓮城壕出土遗物

H 4,发掘部分长1、宽1.25~1.55、深0.45米。其内填土呈灰黑色,土质较松。位于探沟中西部,开口于第9层下,打破生土。出土有外绳纹内乳丁纹或外素面内布纹瓦残片、绳纹陶片、景德镇窑青白瓷碗底等,时代不晚于南宋。

YSTG1D内有1个灰坑,编号H1。

H 1,平面形状呈椭圆形的红烧土坑。斜壁,坑底微弧,残存一薄层烧结面。长0.45、宽0.35、深0.11米。位于探沟西南部(彩插一二∶1),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第4层。其内填土呈褐色,土质较松,含烧土块、炭屑。出土有绳纹板瓦残片、碎砖块。根据地层关系判断,其时代不早于初唐时期。

二、出土遗物

出土有陶瓷器、陶球和石球等,介绍如下。

景德镇窑系青白瓷碗1件。2015YSA1801T G1G⑧∶2,残。饼足,底边旋削一周成矮圈足。灰白胎。青白釉,泛灰,足底无釉。复原口径16、复原高5.8、底径6厘米(图一〇∶1)。

景德镇窑系青白瓷刻划纹碗2件。残。外壁刻划双层花瓣纹,花瓣扁圆。青白釉,施釉均匀,口沿和足底无釉,露胎处呈铁锈红色。2014YSA1901TG1E4G2①∶4,敞口,侈沿,弧腹较浅,饼足,底部旋削成矮圈足。灰白胎。口径16.1、底径5、高5厘米(图一〇∶2)。2014YSA1901TG1E4G2②∶4,敞口,斜腹,饼足。白胎细腻。口径15、底径4.9、高5.4厘米(图一〇∶3)。

景德镇窑系青白瓷葵口碗1件。2014YSA 1901 TG1E4G2②∶2,残。敞口,六瓣葵花式口沿微外撇,弧腹,饼足。内底心旋削一周,外壁有明显的旋削痕。足底边旋削一周成矮圈足。白胎细腻。青白釉,釉面均匀有光泽,足底无釉。口径18、底径6.3、高6厘米(图一〇∶4;彩插一二∶4)。

吉州窑黑釉瓷碗1件。2014YSA1901TG1E4G2②∶3,残。束口,口沿微外撇,弧腹,矮圈足,挖足不规整。灰白胎,胎质较疏松。碗内外均施黑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内、外壁均绘浅黄色纹饰。口径16、底径5、高6.5厘米(图一〇∶5;彩插一二∶5)。

宜兴窑酱釉瓷碗1件。2014YSA1901TG1E4 G2①∶2,残。直口,宽斜沿,口沿外残存3道凹槽,弧腹,矮圈足。青灰胎,质粗。内外施酱釉,外壁施釉至口沿下,有流釉现象。外壁露胎处呈酱红色。复原口径19、复原底径8、高7厘米(图一〇∶6)。

宜兴窑韩瓶1件。2014YSA1901TG1E4G2①∶5,完整。小口,双唇,溜肩,肩部有四系,直腹,下部斜收,小平底,腹部饰弦纹。酱色胎,质粗。施青釉,泛黄,釉面斑驳,大部分脱落。口径6.8、底径7.4、高36.5厘米(图一〇∶7;彩插一二∶2)。

宜兴窑酱釉四系罐1件。2014YSA1901TG1 E4G2②∶1,完整。侈口,宽斜沿,竖短颈,溜肩,肩部置四系,弧腹,平底,腹部饰弦纹。青灰胎,质粗,施酱釉,釉面斑驳,大部分脱落。口径14、底径9.2、高24.8厘米(图一〇∶8;彩插一二∶3)。

白胎瓷盏1件。2015YSA1801TG1G⑨∶2,残存一半。敞口侈沿,斜腹,平底。盏内底斜削一周,底心微内凹。白胎加细砂,胎质较粗,通体未施釉。复原口径9.6、复原底径5.0、高1.6厘米(图一〇∶9)。

球4件(彩插一二∶6)。陶质3件,泥质灰陶,质地细腻。2014YSA1901TG1E1③∶1,表面呈灰黑色,有刻划痕,直径10厘米。2014YSA1901TG1E2③∶1,表面呈灰黑色,不平整,直径11厘米。2014YSA1901TG1E4G2①∶1,表面呈灰白色,直径11厘米。石质1件,2014YSA 1901TG1E1G2①∶1,火山岩质,椭圆形,长径16、短径13厘米。此类遗物当为宋代城防用擂石或投石机的炮弹,多为石质,少见陶质。

三、结语

本次发掘,基本明确了西城门瓮城墙的时代及其沿革,明确了瓮城壕的宽度、深度,获知了瓮城墙和瓮城壕之间的距离、高差等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在主要历史时期的水位线资料。发掘结果表明:瓮城墙可分为3期,由夯1、夯2、夯3组成,探沟壁面上可见的夯土墙体宽度分别厚15.65、16.25、19.75米(不能确定其即为同期的瓮城墙厚度),城墙底部海拔约20米,残存顶部海拔约22.6米。由夯土中的包含物可知,西城门瓮城墙夯筑于南宋时期。瓮城墙和主城墙或互不连接,即瓮城墙夯土与主城墙夯土之间不连接,二者通过此处原有丘陵高地相互连通;瓮城壕修建、开挖于南宋晚期,宽约23.5米,与主城壕不连通。瓮城墙外侧边缘与瓮城壕内侧岸线之间的距离约为26.8米。

现代地图上,扬州蜀岗古代城址西城门外的瓮城墙大致呈弧形,弧形瓮城墙南部向南即是与西城墙基本平行的南北向较高地带,该地带再向南转而折向西南环绕平山堂。《嘉靖惟扬志》“宋三城图”(图一一)中所描绘的宝祐城西城门外瓮城墙和瓮城壕的情况是,西城门外的瓮城墙为半环形,瓮城墙与主城墙不连接,瓮城外西北部有道路但无门洞,平山堂城东边墙垣与宝祐城城墙有两处连接,两城之间连接部分向北可见有延伸至西城门瓮城的通道;《嘉庆重修扬州府志》“附宋三城图”[3]中的西城门外有南北较长的竖长方形瓮城,瓮城墙明确与主城墙连接(瓮城北墙直接与主城墙相连接,瓮城西墙则较长,一直延伸至平山堂城东北,瓮城南墙似与平山堂城东北侧的水坝成一体并与主城墙连接),有瓮城门洞及门洞外的地面。

图一一//《嘉靖惟扬志》“宋三城图”

瓮城墙北部东端东侧的发掘,没有发现任何城墙相关迹象,但发掘情况表明此处有宋代或更早时期的堆积,此处顶面的海拔接近瓮城墙底部生土顶面,而此处底部生土顶面的海拔低于瓮城墙底部生土顶面海拔3米多,虽然由此并不能确认现存的瓮城墙北部东端是否继续向东延伸,然而综合其西侧的瓮城壕和瓮城墙、东侧的主城壕、主城墙和主城壕中挡水坝的发掘情况[4]、周边调查勘探工作的结果[5]以及“宋三城图”中所描绘的情况来看,虽然尚不能确认,但基本可以推测南宋时期修筑的瓮城墙应是借助此地原有丘陵高处再向上夯筑而成的,瓮城墙北部东端很可能与主城墙并不连接。南宋时期瓮城壕的水位或高出主城壕的较多,瓮城壕与主城壕不连通,瓮城壕与其南部高地西侧直至平山堂城西北的水域(今大明寺月湖、日湖)属于同一个水体。现有地貌、发掘结果与“宋三城图”相关区域所绘情形基本一致,“宋三城图”中描绘的情况基本属实。

南宋晚期,扬州城形成了由大城、夹城、宝祐城构成的三城格局。从文献记载来看,宋堡城的修建增筑历史或可划分为堡(砦/寨)城、宝祐城、大城等三个时期。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贾似道取堡城西半并包平山堂城[6],《嘉靖惟扬志》“宋三城图”[7]中的宝祐城即其城;大城乃南宋末年李庭芝所筑,所谓的“大城”当是将宝祐城和平山堂城完全包在里面的[8]。关于宋堡城和宋宝祐城修筑的情况,已在北城墙东段的发掘工作中得以印证[9]。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北城墙西段东部城门遗址中的南宋夯土墙体叠压南宋柱坑的迹象,说明南宋时期有过两次修筑[10]。西城门外瓮城墙有过三次修筑,再次说明南宋宝祐城相关修城文献是可信的。

(附记:发掘工作得到了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扬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扬州市文物局、扬州市瘦西湖街道办事处和平山乡政府及其下辖相关村组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领队:汪勃

发掘:王睿束家平王小迎刘刚池军

测量:陈昊王俊

绘图:邵会珍马秋茹张珠子常素玲马大秋

照相:陈昊王俊

执笔:汪勃王小迎王睿束家平

[1][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扬州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1999~2013年》,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54—86、35—54页。

[2][4]关于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发掘情况和发掘单位的编号方式,请参阅《扬州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1999~2013年》,第18、19页。

[3]《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首舆图:十六。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扬州蜀岗古代城址考古勘探报告》,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37、183、184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唐子城·宋堡城城垣及护城河保护展示设计方案》(内部资料),2012年2月,第6—8、21、25页。

[6]《宋史》卷四四:宝祐三年二月乙卯,复广陵堡城,贾似道以图来上。《嘉靖惟扬志》卷十·城池:宝祐城,一名新城,俗呼为堡城者非是。……宋宝祐三年二月敕贾似道筑宝祐城,诏曰:……朕披来图,包平山而瞰雷塘,可以广营屯便牧圉矣。

[7]《嘉靖惟扬志》图卷之一:郡邑古今图。

[8]汪勃、王小迎:《扬州南宋堡城和宝祐城的发掘与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9期。

[10]汪勃、王睿、王小迎:《扬州蜀岗古城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的发掘》,《中国文物报》2015年1月27日第1版。

(责任编辑:黄苑;校对:朱国平)

The Excavation of the Barbican Walls and Trenches Outside of the West Gate of the Song’s Baoyou City,Yangzhou,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Tang City Archaeological Working Team

Accompanying the excava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site of Shugang,in order to date the con⁃struction time of the barbican located at the western side the West City Gate and to identif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wall and the trench of the barbican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 to the city wall and trench,from 2013 to 2015.The Tang City working team formed by archaeologists from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Nanjing Museum,and Yangzhou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conducted excavations on the site by digging two trenches on the barbican wall with oneright out⁃side of the West Gate and another in the northeast,and four trenches on the arc-shaped swale zone outside of the barbican wall.The excavations covered an area of 300 square meters and unearthed the barbican wall, which was built in late Southern Song and the thicknesses of the three stages of wall are 15.65,16.25,and 19.75 respectively,and the barbican trench,which is 23.5 in width.The outer edge of the wall and the inner edge of the trench are 26.8 meters away.The barbican trench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city trench and the barbican wall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city wall either.

Yangzhou;Shugang;Song’s Baoyou City;trench

K871.44

A

南京博物院举办陈之佛作品捐赠仪式

2016-12-19

2017年3月10日下午,陈之佛作品捐赠仪式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举行。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耀新,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陈之佛先生亲属代表陈修范、李有光出席,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孙虎主持仪式。捐赠仪式上,陈之佛之女陈修范代表家人捐赠先生作品200余件,龚良院长代表南京博物院接受捐赠。王思源副秘书长向陈之佛亲属颁发捐赠证书和奖金,陈修范女士、徐耀新厅长先后致辞。

陈之佛先生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美术家。1996年,在陈之佛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南京博物院接受陈先生家属慷慨捐赠的91幅作品,成为收藏陈之佛作品最集中的机构。1999年南京博物院专门设立“陈之佛艺术陈列馆”,2013年该馆更名为“陈之佛绘画馆”。此次,陈之佛先生的亲属又将陈之佛先生的100张画稿粉本、85张小稿、57张素材、3张墨稿小品、2篇手稿及其生前所用部分绘画工具和生活用品,再次无偿捐赠给南京博物院,而且将刚刚收到的收藏奖金一并捐出,供陈之佛艺术基金使用。这不仅使南京博物院对陈之佛作品的收藏更加丰富完善,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南京博物院将进一步加强对陈之佛艺术的展示和研究,让更多的公众欣赏到陈之佛先生的艺术珍品,传承、弘扬陈之佛先生的艺术创作精神。

猜你喜欢
瓮城南京博物院残片
古城池中瓮城的起源、作用与历史发展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隽逸书艺 绝妙好辞
——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对联展
论明代北京皇城的瓮城结构
南京博物院
俄藏Инв.Νо.5448号残片考补
英藏西夏文《庄子》残片考释
北宋东京开封外城的历史演革
俄藏Инв.No.6239号《天盛律令》残片考补
两则未刊俄藏《天盛律令》残片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