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新疆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7-04-27 07:52:04吕江华李月华薛峰黄斌龚新记王步青姚丽丹王晶
中国防痨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行病学结核病

吕江华 李月华 薛峰 黄斌 龚新记 王步青 姚丽丹 王晶



2010—2015年新疆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吕江华 李月华 薛峰 黄斌 龚新记 王步青 姚丽丹 王晶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市)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新疆肺结核疫情状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全国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登记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43 016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6年来全自治区14个地(州、市)新涂阳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区域等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结果 (1)新疆地区2010—2015年共报告肺结核患者43 016例,2010年发病率为43.07/10万,2011年发病率为34.62/10万,2012年发病率为40.70/10万,2013年发病率为29.82/10万,2014年发病率为27.02/10万,2015年发病率为24.88/10万;(2)6年新疆登记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男性患者登记发病率为35.02/10万(23 252/6640.32万),女性为31.25/10万(19 764/6324.44万),不同性别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P<0.05);(3)发病年龄以55~74岁组的患者为主,占35.64%(15 330/43 016);(4)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最多,占总发病的70.94%(30 514/43 016);(5)民族分布以蒙古族发病率最高,为53.80/10万(586/108.92万),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次之,分别为53.63/10万(5021/936.16万)、44.69/10万(28 775/6438.54万);(6)南疆的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北疆的阿勒泰地区、伊犁地区、博州相对较高,登记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1.48/10万(6304/1224.63万)、46.58/10万(6751/1449.42万)、41.40/10万(10 011/2418.40万)、49.40/10万(1719/347.98万)、38.71/10万(6082/1571.10万)、29.45/10万(817/277.45万);(7)1~4月份为结核病新涂阳患者发病高峰期,年均发病例数所占比率分别为10.15%(4365/43 016)、9.69%(4167/43 016)、9.66%(4157/43 016)、9.41%(4049/43 016)。结论 2010—2015年新疆结核病报告登记发病率有所下降,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以老年患者为主,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发病率较高,南疆地区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

结核, 肺;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数据说明, 统计

2014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960万例,其中我国为94万例;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为133/10万,我国为 68/10万。在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发病患者数前3位的国家为印度(220万例)、印度尼西亚(100万例)及中国(93万例)[1]。肺结核在全球经济“边缘化和脆弱地区”高发[2]。新疆地处中国西北,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8个国家相邻,人口密度约14人/km2,全自治区管辖14个地(州、市)。2014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第29位,至2015年上半年,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倍差为历年来最高,达9.24[2];经济发展落后及农牧民人口居多,更易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另外,新疆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年少雨,昼夜温差大,全年风沙活跃,植被稀少,沙漠化严重,“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特色等因素,造成结核病基础疫情严重、防治困难,是影响新疆地区居民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现将2010—2015年全自治区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研究,以评价新疆 “十二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以来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性,为政府制定结核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分类依据

患者分类: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2]对结核病患者进行分类。

职业分类:按照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的职业分类方法进行分类[4]。

三、统计学方法

将资料录入Excel 2003软件,并进行逻辑查错和抽样复核,确保流行病学资料录入的准确性。采用SPSS 17.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新涂阳患者登记发病率

2010—2015年全区年平均新涂阳患者登记发病率为33.18/10万,14个地(州、市)年登记发病率在24.88/10万~43.07/10万之间,最高与最低年登记发病率比值为1.73。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登记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12年则出现反常性升高,各年份登记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9,P<0.05)(表1)。

法制类节目是通过电视节目将一些真实的案件加以评论与分析之后,让观众有亲历整个案件的过程,将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全面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帮助人们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做到懂法、守法。法制类节目的主持人既不可以像娱乐节目主持人那样随兴,也不可以像体育节目那样激情四射。主持人在节目中必须把握好法律的权威性,无需像新闻播报主持那样庄重,但在评论和内容的分析上必须做到客观、中肯,还要将里面深层次的内容发掘出来,并和观众做好互动。

表1 2010—2015年新疆登记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年登记发病率

二、患者年龄分布特征

0~岁年龄组发病比例较低;(2)2010—2015年登记的新涂阳发病例数构成比自15岁以后开始升高,至55~岁年龄组出现高峰,75岁以后下降, 2010—2015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各年龄组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表2)。

三、患者性别分布特征

表2 2010—2015年新疆登记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年龄分布

2010—2015年登记的43 016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男23 252例,女19 764例,男∶女=1.12∶1;男性新涂阳登记发病率为35.02/10万,女性为31.25/10万;不同性别肺结核患者登记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P<0.05)(表3)。

四、职业分布特征

2010—2015年登记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农民最多,占总发病的70.94%(30 514/43 016);其次是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学生,分别占8.16%(3509/43 016)、3.52%(1516/43 016);不同年份新涂阳患者农民与非农民总体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P<0.05)(表4)。

表3 2010—2015年新疆登记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性别比较

表4 2010—2015年新疆登记的不同职业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构成比

注 “其他”指幼托儿童、散居儿童、餐饮食品业、公共场所服务员、保育员及保姆、渔(船)民、海员及长途海员、长途驾驶员、职业不详等

五、民族分布特征

2010—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登记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蒙古族新涂阳登记发病率最高,年均53.80/10万(586/108.92万),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次之,分别为53.63/10万(5021/936.16万)、44.69/10万(28 775/6438.54万);不同年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不同民族登记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4,P<0.05)(表5)。

六、地区分布特征

2010—2015年期间,新疆14个地(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不均衡,新涂阳登记发病率南疆>北疆>东疆。南疆2州3地(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巴州、克州)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8,P<0.05)(表6)。北疆地区以阿勒泰地区、伊犁地区、博州为主,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P<0.05)。

七、时间分布特征

6年间肺结核患者发病时间基本趋于一致,每年各月份中均有新发涂阳患者报告,以9月份出现低谷,10月份开始上升,1月份达到峰值后逐月下降。2012年出现反常,全年以5月份出现低谷,6月份开始上升,10月份达到峰值后逐月下降。不同年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8,P<0.05)(图1)。

图1 2010—2015年新疆不同月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发病例数分布

讨 论

国际公认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防控措施中,最重要的策略是及时发现并给予彻底、规范化的治疗[9]。本研究表明,2010—2015年新疆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发病率在24.88/10万~43.07/10万之间。年平均登记发病率为33.18/10万。6年来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发病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的结论一致[1]。但是,2012年呈反常性升高,原因:(1)从2012年7月开始,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在全区范围内,以区(县)为单位,全面推行“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该模式由原来的“综合医院报告转诊、疾控中心确诊登记、基层卫生机构随访管理”转变为“定点医院诊断治疗、疾控机构规划支持、基层卫生机构随访管理”,整个诊疗过程中,免去了就诊者的转诊环节,使患者的总体到位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发现水平;(2)从2012年开始,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建立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对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结核病定点医院诊疗,实现新农合门诊100%报销,住院90%报销,明显减轻患者诊疗负担,患者就诊意识增强;(3)从2010年新疆就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于与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的相关的报病费和管理费发放标准进行提高,同时逐步推行65岁以上老人每年健康体检,将X线胸片检查作为肺结核筛查的必查项目;在监狱、学校等重点场所也积极开展结核病的可疑症状筛查,极大地提高患者发现力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WHO 制定2006—2015年全球控制结核规划、肺结核患者治疗已实现高治愈率的前提下,全面推行DOTS策略,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与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合作,形成“三位一体”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各级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有效控制了自治区结核病疫情。笔者研究表明,新涂阳患者登记发病率日趋下降,防治工作初见成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2015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男∶女=1.18∶1,明显低于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10]调查结果的2.36∶1。表明男性结核病登记发病率依然高于女性,原因可能为:(1)男性的医疗决策和(或)求医观念由于收入损失、金融壁垒及耻辱感等因素,影响男性对结核病所带来的危害等相关知识的认识,严重阻碍了男性结核病患者对自身进行系统的预防或者护理[11]。(2)男性与女性相比,结核病延误就诊比例更高,及时进入结核病治疗途径可能更困难[12]。因此,男性依然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

从年龄分布看,55~74岁老年人群是发病例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占总发病例数的35.64%。老年发病例数较高,除普遍性原因以外,本区的主要原因可能为:(1)新疆地区老年患者中仍以少数民族为主,其经济收入低,医疗保障及卫生配置不健全。随着年龄增大,并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且控制欠佳,造成免疫力低下,更易感染结核或引起结核再燃。(2)本区农牧民居多,结核病防治知晓率及个人医疗保健意识低,出现症状后往往不能及时就诊,造成疾病迁延不愈,延迟就诊比例高。因此,要加强对老年人群的结核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加强预防及控制措施的实施力度。

从职业分析看,患者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0.94%。符合全国肺结核患者职业分布特征,与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一致[5],说明农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主要人群,这可能与农民经济条件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广袤,农民距离市区或者医院较远,限制了患者及时就医及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有关[13];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Blok等[14]对此进行系统回顾,表明这部分人群是一个更高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可能对结核病防治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

从民族分布看,2010—2015年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人群登记发病率是汉族人群的3~5倍:分析原因可能为:(1)少数民族人群见面碰颊、亲吻等习俗,增加了结核病患者与其密切接触者之间的相互传染的几率,造成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与流行。(2)静脉注射毒品且共用注射器现象较严重,性行为保护意识薄弱,艾滋病登记发病率高[15]。(3)饮食结构及贫富差距悬殊,营养不良及糖尿病等高发[16]。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的相对危险度将增加3~5倍[17]。(4)可能与民族遗传背景不同有关[18]。(5)少数民族居住区干旱、少雨等因素,适合结核分枝杆菌长期生存。(6)全区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以从事农牧业的人数居多,分布范围广,及时就诊率低,结核病归口管理困难。以上诸多因素均可能导致传染源增多,相互暴露感染的机会增加。

从地区分布看:2010—2015年期间,年均登记发病率位居前列的南疆地区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及喀什地区;北疆地区为:阿勒泰地区、伊犁地区、博州。且南疆地区新涂阳登记发病率明显高于北疆地区,原因为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口较多,占当地人口总数的95%以上。喀什、和田地区登记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与该地区 “DOTS 策略”的规范化实施、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有关[19]。阿克苏地区于2012年新涂阳登记例数猛增,登记发病率为85.70/10万,原因与2012年该地区严格执行政府主动发现结核病策略,全区14个地(州、市)普查力度不均衡有关。同时也表明,全区14个地(州、市)实施该项措施普查力度不均衡。

时间分布表明,新疆全区结核病高发的季节分布以冬春季明显,夏秋季登记发病率较低,这与新疆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有关,与吴莉等[20]的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病重点监控对象为南疆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北疆阿勒泰地区、伊犁地区、博州,少数民族人群、老年男性、农民,对该部分高危人群的肺结核监管成为未来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利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宣传平台,鼓励采用多种形式、多种语言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群众的防病意识。对结核病防治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推行主动发现策略。在日常的疾病监管上,做好结核病患者的跟踪随访,避免患者因为家庭年收入、贫困户或低保户、医疗保障情况等因素延迟就诊,而导致结核病病情恶化,有效控制结核病在新疆地区的流行。

志谢:感谢新疆医科大学统计学教研室刘早玲教授对本研究统计学方面的指导!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5.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5:1-3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0.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1.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2.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4.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5.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9] 王陇德.结核病防治.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33.

[10]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中国防痨杂志, 2012, 34(8):485-508.

[11] Chikovore J, Hart G, Kumwenda M, et al.Control, struggle, and emergent masculinities: a qualitative study of men’s care-seeking determinants for chronic cough and tuberculosis symptoms in Blantyre, Malawi.BMC Public Health, 2014,14:1053.

[12] Horton KC,MacPherson P,Houben RM,et al.Sex differences in tuberculosis burden and notification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PLoS Med, 2016, 13(9): e1002119.

[13] Miandad M, Nawaz-Ul-Huda S, Burke F, et al. Educational status and awareness among tuberculosis patients of Karachi. J Pak Med Assoc, 2016, 66(3):265-269.

[14] Blok L,Sahu S,Creswell J, et al. Comparative meta-analysis of tuberculosis contact investigation interventions in eleven high burdencountries. PLoS One, 2015, 10(3): e0119822.

[15] 韩晓旭,赵彬,孙峰,等.新疆静脉吸毒者HIV-1原发耐药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2,28(6):810-811.

[16] 杨思进, 马依彤, 刘芬,等.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糖尿病的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27(5):395-398.

[17] 沙永红, 李先辉, 李晶晶,等. 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并发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1):214-215.

[18] 江道斌,胡昕,李双,等.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白介素-23受体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6,33(1):97-100.

[19] 赵珍,李月华,薛峰,等.2010—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肺结核登记率变化趋势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15,37(7):795-799.

[20] 吴莉,乔方圆,李源晖,等.2004—2012年全国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14,25(1):19-22.

(本文编辑:范永德)

Analysis of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uberculosis in Xinjiang from 2010 to 2015

LYÜJiang-hua*,LIYue-hua,XUEFeng,HUANGBin,GONGXin-ji,WANGBu-qing,YAOLi-dan,WANGJing.

DepartmentofRespiration,theFirstHospitalof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54,China

WANGJing,Email:tlfwj@163.com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smear-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 in fourteen prefectures of Xinjiang. Methods A total of 43 016 new patients with PTB, who were notified in the Internet-based National TB Record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from 2010 to 2015, were recruited in this analysis.A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PTB patients, such as gender, age, occupation, ethnic and area, etc. Results (1) A total of 43 016 PTB were notified in Xinjiang from 2010 to 2015. The incidence rates of PTB were 43.07/100 000 in 2010, 34.62/100 000 in 2011, 40.70/100 000 in 2012, 29.82/100 000 in 2013, 27.02/100 000 in 2014 and 24.88/100 000 in 2015 respectively. (2) The incidence of male and female new PTB patients were 35.02/100 000 (23 252/66 403 200) and 31.25/100 000 (19 764/63 244 400)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a signifancent difference in TB incid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χ2=12.83,P<0.05). (3) Most of the cases were 55 to 74 years old, which accounted for 35.64% (15 330/43 016) of all notified cases.(4) The occupational distribution revealed that 70.94% (30 514/43 016) of the notified patients were farmers. (5) The incidence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minority groups: the highest incidence was found in Mongols (53.80/100 000, 586/1 089 200), and followed by Kazakh (53.63/100 000, 5021/9 361 600) and Uygur (44.69/100 000, 28 775/64 385 400). (6) The areas with high incidence included Kashi, Hotan and Aksu in South Xinjiang 51.48/100 000 (6304/12 246 300), 46.58/100 000 (6751/14 494 200), 41.40/100 000 (10 011/24 184 000), 49.40/100 000 (1719/3 479 800), 38.71/100 000 (6082/15 711 000), 29.45/100 000 (817/24 184 000). (7) The TB detection rate was high from January to April. An annual mcidence proportion respectively 10.15% (4365/43 016), 9.69% (4167/43 016), 9.66% (4157/43 016), 9.41% (4049/43 016). Conclusion From 2010 to 2015, the trend of PTB incidence in Xinjiang declined year by year. The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focus on some high risk populations (such as elderlies) and high incidence areas (such as South Xinjiang).

Tuberculosis, pulmonary; Incidence; Epidemiologic studies; Data interpretation, statistic

10.3969/j.issn.1000-6621.2017.04.019

新疆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IB-XJMDR-2012-2;SKLIB-XJMDR-2014-14;SKLIB-XJMDR-2016-4)

830054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吕江华、黄斌、龚新记、王步青、姚丽丹),老年病科(王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薛峰);武汉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李月华)

王晶,Email:tlfwj@163.com

2016-09-27)

猜你喜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行病学结核病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西部医学(2024年3期)2024-03-21 12:22:24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46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6: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五届青少年科技节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