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珠 邓世媛 唐湘如
【摘要】“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应用性学科。基于“作物栽培学”课程的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的教学改革,探索其创新与发展的途径,为本科农学专业的良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 教学改革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220-02
作物栽培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应用性学科[1],是研究作物生長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作物与环境的关系,探索通过优化决策、生长调控、栽培管理等措施和途径,实现作物优质、高产、高效、卫生及生态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它作为我国大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必修课程之一,其教材、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历来受到重视[1-3],经历了多次教学改革,已形成具有中国农业特色的作物栽培学的教学与研究体系,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一批的农学人才、推动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作物栽培学的特点
(一)课程的实践性及应用性强
作物栽培学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油菜、甘蔗、烟草、甜菜、青稞等作物,以及这些作物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范围、种植情况、作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等以及该作物最新的研究前沿,该课程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和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强。
(二)课程的综合性强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内容丰富、应用性广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它涉及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植物保护学、生态学等课程的知识和内容,在教学中,将各课程知识融合在作物栽培学中,真正理解作物栽培学的精髓。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地域性较强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以及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不同,各地的种植制度、作物布局、栽培技术也各异,表现为作物的种类、作物的技术规程、栽培模式及种植制度的多样化,教材的内容因地制宜。北方主要讲述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甜菜和马铃薯等,中部主要有水稻、油菜、小麦、花生和棉花等,南方主要讲述水稻、玉米、花生和甘蔗等。各高校应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作岗位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科技种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
二、“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任课教师缺乏教学实践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目前,各高校在指挥棒的作用,偏重于科研,较少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缺乏田间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现代栽培技术,特别对国内外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些教师熟悉自己从事的领域或研究的作物,比如很多教师熟悉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研究前沿领域,但对其它作物如甘蔗、花生、烟草、玉米、大豆等根本没接触过,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水稻的栽培技术,这样就会导致在教学中只能够照本宣科,完全通过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进行交流,达不到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得到真正的知识。
(二)教学实践基地严重不足
作物栽培易受农业气象、土壤和肥料等条件的综合影响。课堂讲授的主要农作物生育时期的特性和田间管理,学生只能通过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理解和掌握,严重缺乏实践性。在广东,早季多雨,在田间实践中,学生通过实际生产可以摸索如何在多雨的季节种植旱地作物。本校虽然安排了课程教学实习,但苦于经费问题,课程教学实习流于形式。校外实习问题也较突出,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有教学实习,但不安排教学实习的具体时间,只能由教师同学生协调某一天,集中实习或集体出行,难以安排, 2周的实习经费除了农场的种植安排,到广东有代表性的农场或示范基地参观就只能安排一天,交通费用、食宿费用非常紧张,还需要为学生购买出行保险费,学校的文件规定学生的住宿仅一天补贴10元,如果是市内参观,仅补交通费用4元/(天·学生),经费严重不足,难以提高学生校外实习、学习的兴趣。某些老师为了减少麻烦,根本不带学生进行校外参观实习,学生无法了解目前广东的农业生产情况,也不可能知晓现代农业的规模与生产技术。
(三)教学手段单调
传统的作物栽培学教学仅局限于课堂,“五个一”:一本教材、一本备课笔记、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张试卷的模式[4],注重理论知识和系统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强调理论知识的记忆、模仿和练习,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想联系,此环境下学生易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死记硬背,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国家农业人才的培养。
三、“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创新需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一)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师是人才培养中决定性因素。一支专业素养高,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保障“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教学素材,才能具备丰富的教学素材,才能讲授好作物栽培学这门课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广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才与发展[5]。因此,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进行国内外交流与进修,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3],以便教师具有科研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也能及时捕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新动向,从而可以丰富和拓宽“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内涵。
(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应重在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
1.将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和现象融入教学中。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性决定了“作物栽培学”课程应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工作,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通过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各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改革创新教学中必须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的原则,用理论去分析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升华。如水稻的“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生病、灰根要命”现象,甘蔗的“茶盅脚、黄蜂腰”现象以及花生的“叶片二深二浅”规律,等等,要融于教学中,以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2.本校的教学农场每年需种植20-30多种作物。我们是农业大学,该以农业为主,农场需每年种植20-30多种作物。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大学城校区建立了“百药山”,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作物园”。对于农业大学的学生,应该认识20-30种大田作物,掌握上10种作物的栽培技术,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农科大学生,毕业后才能适应工作岗位,为农业增砖添瓦。
3.强调农业的安全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绿色的有机农作物的生产与种植受到社会重视,为此,可以在课堂上着重讲解作物品质的形成过程、品质的栽培调控技术以及农业标准的相关知识等等,强调安全生产。
(三)与时俱进,将新的教学方法、作物栽培学领域研究的新动向和新研究成果以及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融于教学中。
1.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投影、录像等媒介,将传统的言语表述,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形象、直观和生动地表述出来。如讲水稻栽培技术,可以将机械直播、机械插秧、机械抛秧、机械犁耙田等机械化耕作通过图片或录像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农的热情。
2.改进教学方法。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目的是突出动手操作和即时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与应用。因此,首先做到信息传递的双向性,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学生的反馈,提倡互问互答和即时回答[6]。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索取知识。其次是教学相长,通过换位思考,教师实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否正确和适宜,学生要通过不断向教师提问,理解所学知识。作物栽培学的任课老师一般也承担某一作物或几种作物的科研研究,但不是每位老师承担所有的作物的科研,学术有专攻。通过由多位教师共同完成不同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教学的方式,解决了难以由一位教师很好地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的矛盾[7]。这样,每位老师可以讲授自己专长的作物最前沿的知识和最新的科研动态,学生能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3.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上也有很多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生产技术,在教学中要将这些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明了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增强学生对农业的认识,认清农业的发展前途,树立学农的信心和为农业献身的决心。如当前的景观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微灌技术以及品牌农业等,给学生展示具体案例,开阔学生的思维。
(四)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學习热情,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情操。
专业思想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总体看法和认识。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的思想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要注重用事例教育学生,增强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同时邀请一些农业专家学者、农业企业家开展农业专业思想教育报告。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要将枯燥的理论问题趣味化。比如要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上多选用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案例,要反映国内外栽培技术新成果、新信息、新动向,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五)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
仿真模拟实验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来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及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实验,达到在有限教学时间内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目的[8]。仿真模拟实验系统的建成,使实验教学实现了以“软”代“硬”的目的,实验教学不再受器材、设备等客观因素的约束[9],大幅度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有效延伸,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和实践,不断充实其内容,才能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农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实现农科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雁鸣,李存东,崔彦宏,等.《作物栽培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07,( 3) : 31.
[2]李伶俐,朱伟,李文,等.《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1):187-188.
[3]胡伟,陈豫.宜宾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探索.现代农村科技,2014,(15):59-60.
[4]朱新开,郭文善,李春燕.作物栽培学课程组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227,230.
[5]顾万荣,宁海龙,邹德堂,等.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东北农业大学教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4):92-95.
[6]徐振江,刘洪,李春兰,等.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551-9552.
[7]王贺正,徐国伟,李友军,等.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4,(15):48,78.
[8]徐瑞平.模拟实验教学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3) .
[9]赵经成.运用现代技术开展仿真模拟实验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30-31.
作者简介:
罗明珠(1970-),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的教学工作。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