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构建合理语文课程体系的探究

2017-04-26 12:42刘怡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语文教学高职院校

刘怡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追求内涵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专业学科体系建设日趋成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滞后发展,一方面,语文基础性与多功能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高职语文教育缺失系统而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相关领域的前言理论性引领。本文尝试分析现有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合理优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67-02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为有效的保证与适应就业需求市场中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规格,开展了“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学生的必修课程一般是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3个不同层次,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的。 在“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中,根据学生共性发展和学科专业特点而开设的不同平台课程的体系,体现了基础课程教育和共性教育。大学语文这门学科归属于“公共基础平台”类课程,应作为高职院校全体学生必须修读的。作为传承与延续语文多元化功能的高职语文,对提高全体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和培养基本人文素养,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在当前高职业院普遍重视与强化专业建设的教学资源内涵的现状下,高职语文教学发展情况却依旧不容乐观,理清和明确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结合不同专业职业教育的共性特点,探索发掘高职语文教学的新出路应引起重视。

一、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情况与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开设情况分析

语文教育是国家教育大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综合学科,以语言文字为学习基础,以各种不同门类的古今中外文学和文化经典为根本。一方面,在现有的教育思想和考试评价制度下,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和中等教育阶段大多以完成考试为主要目的,过于刻板与功利的学习语文,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和实际运用程度较低。集中体现在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对文学文化知识的匮乏、文学鉴赏能力较低、语言理解和表达交际能力较弱、阅读量较小、写作能力较差。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多注重专业理论课程建设和实训建设,多数学校不重视语文课程教学的基础性作用,有的学校偏重理工科的专业的学时学习甚至并未开设语文课程;有的学校将《应用文写作》或《文学鉴赏》等直接作为大学语文课来上;有的学校没有语文教学的教材,仅依靠语文老师自己进行教学设计;有的学校即便有了大学语文教学课程与教材,但在教学方式和测评手段上,仍然没有合理的教学体系和统一规范的标准。

二、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定位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正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将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作为培养人才模式与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开拓创新与具有责任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高职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兼具了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等特性,同时与高职开设的各专业间都有着不同程度联系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文化课程。高职院校应立足于通过对以语言文字文化为载体的语文教学方式,结合专业特点和需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加强职业素质的引导、建树高职人文精神,让学生掌握涉及中国语言文化的重点和相关方面技能知识。

三、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

当前,我国对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研究,对课程的定位、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均有所涉及,但研究往往只侧重某一方面,缺乏一种系统性。我国高职语文课程理论和教学研究已经严重滞后于教学实践需求。由于缺乏明确的理论引导,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急需构建一套合理规范且延展性较强的课程体系。

首先,高职语文课程目标要摒弃过去模糊的局面,设立清楚明确的课程目标。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能力。高职语文课堂,作为一种通识教育的课堂,教师应将课堂延伸至每一个学生个人,将讲学内容从课堂、书本、教师个人迁移到学生关注自身的认知与表达,启发每位学生语以化人,文以发声,真正在参与感中激发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二,传递丰富多元的文化信息与建树较高的人文素养。高职语文课程,应从应试教育的框架中跳出来,探索兼具人文性、文学性、丰富性的优秀的内容进行教学,开展如普通话的教学、演讲、各类优秀文学作品的赏析、应用文的写作、交际礼仪文化等的课程模块。著名的学者徐中玉先生曾说:“大学生需要吸收全人类文化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对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积累,则应该有更广泛的理解,并加以發扬光大,具有宽厚的人文功底,肯定能为大学生们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引导学生构建美好的道德情操与建立明确的职业理想。高职语文通过有序的设计,实现对学生素质目标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学习中,形成对自我定位和职业定位的思考,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其次,结合院系特色,自主研发编写院本教材。高职教育为学生精准就业制定了系统全面的知识技能的教学设计,通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与就业领域。但目前大多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设计与高职教育宗旨相脱节,缺乏相应的创新机制。现有的高职语文教材多种多样但原创性教材少、教材与专业能力培养目的不符。在语文课里感觉不到与专业有密切关系,有的仅是延续传统语文教育培养的目标,使得高职语文教学脱离了实用性与针对性。而早在1998年,在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点课题《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了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 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革新创新等八项内容的观点。其中,对于语文学科所涉及到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也为高职语文教学教材的编写指明了方向。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就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发展及将来的就业需要,集合专业需求,这时候就要求语文课程并不是单一的《大学语文》这本书,而是语文范畴的包括公文写作、普通话、演讲辩论、社交礼仪、交际沟通、文学鉴赏等的版块课程或是选修课程。这一类编写结合院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材,形成了服务于市场、服务于专业的语文教育新格局。

最后,优化高职语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目前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与僵化,仍是延续传统语文教学以知识书本为出发点,忽视对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内化过程。教学方式多以教师唱“独角戏”,重讲授,缺少结合生活实际,缺少互动与关注学生本身。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则应不断丰富个人专业素养,多结合学生心理需求,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可利用的一切资源,通过教师个人教学魅力、有趣活跃的课堂教学、创意性实践项目化目标等多元环节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与突破。另外,在针对的高职语文的教学考核中,也应该打破单一的停留在书本知识检测的传统高职语文教育评价或是期末简单写一两篇短文的方式去给予学生一个定性的分数。语文教育评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更应关注对学生通过学习到知识、技能、方法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就行修正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高职语文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课程。在新时期的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应不断完善和优化高职语文的课程体系构建,真正让学生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收获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语言文化素养并助力于个人就业成才。

参考文献:

[1]艾兴主编:《高等教育学》,重庆出版社,2014年3月第3版

[2]叶开著:《什么是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3]买琳燕:《创新思想指导下的系统化实践——从南洋理工学院的培养实践反观我国高职关键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1期

[4]李玉华:《我国高职语文教育面临困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5期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语文教学高职院校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