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有细 平中波澜

2017-04-26 10:03杨玉昱
关键词:视角例文人物形象

杨玉昱

【摘要】高中阶段,记叙文是看似简单,其实最难写好的文体。尤其高一学生用相似素材、以记“流水账”方式写记叙文的现象相当普遍。高考记叙文又最忌千篇一律、平铺直叙。因此,要写出一篇合格的记叙文,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手法,还应有独特的视角和以小见大的切入点。

【关键词】高一记叙文 例文 手法 视角 人物形象 故事波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81-02

如何让学生了解体会高中记叙文的要求呢?

我布置了一道命题作文题:“那一天”,并附上作文要求:有人物形象刻画,有一定情节设置,运用细节描写。学生对这些要求能否真正理解并实现在作文中,我心里没有底。但在学生上交后,我在批改时有了一些惊喜。从学生的习作中,我看到了引导学生落实高中记叙文要求的可能性。我找出例文,告诉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有一双发现美和感动的眼睛。

我记下一位女生的作文:

1那一天,他在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中,早早地起了床,开始忙碌起来。

2那一天,他烧开了水,将早已物色好了的大公鸡从笼子里抓出来。大公鸡拼命挣扎着,不停地扭动着那圆滚滚的身子,一双眼珠子不安地转动着四处张望,发出惊恐的“咯咯”声。他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大公鸡的双腿,将它抱在怀中,一只手抚摸着它那光滑得发亮的羽毛,似是对这只养了许久的公鸡有些不舍。

3他突然快步地走到厨房,拿起了刀。一向不舍得杀鸡吃的他决定今天要做一桌好菜。他坐在台阶上细细地清理着羽毛。他的头垂得很低很低——他的眼睛不太好使。太阳渐渐升了起来,许是被他内心的火热感染了,冬日初晨的阳光竟也变得温暖起来,让人充满活力。淡淡的阳光打在他弯了许久的背上,在地面上投下一个充满幸福却又梦幻的影子。

4喜庆的鞭炮声多了起来,不停地“轰炸”着耳朵,却让他感到十分满足。

5他挑着祭祀的物品高高兴兴地出了门。

6那一天的雾很大,即使有阳光却依旧驱不散,白茫茫一片,像是把人留在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迷茫,寂寞。

7隔着厚厚的白雾,他见着人便同他们打招呼,脸上洋溢着幸福。

8“你家里谁回来了?”

9“嘿,我儿子、儿媳妇,还有孙子都回来呢!”

10似是怕别人不知道,他逢着人便咧着嘴说道。

11随着鞭炮声越来越少,耳边也越来越清净,静得让人心烦。

12他站在门口,习惯地将手背在身后,眉头紧皱,眺望着远方。时不时在门口徘徊着,嘴里似乎还念叨着什么。

13夕阳西下,将他的愁和影子拉得无限长,延伸到未知的远方。

14忽然,路的那边出现了几个人影。

15他的心雀跃起来,双手不停地摩挲着,有些不知所措,眼角似乎还有些许泪光。终于回来了吗?

16人影越来越近,似乎还听到了脚步声。

17近了,近了——不是他们。

18他失落地耷拉着脑袋,身子无力地垂着,心像是被丢到海里般沉了下去。

19他站在冷风中盼望着,盼望着。年逾古稀的他显得更加的瘦弱。有种不好的感觉在他的心里蔓延着,似要将他吞噬。

20“铃铃铃‥‥‥”

21“喂,爸,我今天有事回不了,有空我再回去。”

22他难过地挂下手中的电话。大儿子回不了,不是还有小儿子吗?他这般安慰自己。

23“铃铃铃‥‥‥”

24“是爸吗?今年人太多,赶不上车,我明年再回吧!”

25他呆呆地听着那边传来的“嘟嘟”声,竟流下了两行无声的泪水。

26那一天,他远在外地的儿子们没有回来。

27那一天,他一个人流着泪吃着这一桌丰盛的菜肴。

28那一天,是除夕。

我把例文打印给学生,让他们在文中做批注,按作文要求評价例文。

学生的回答是这个故事比较新颖,还有很多细节描写,塑造了“他”对孩子充满了期待和爱,不辞辛劳准备年夜饭的“空巢老人”形象。

应该说,这篇作文比起那些总写考试失败得安慰、生病送医院的作文,要独特得多。作者把“那一天”定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读者只看开头,一定会认为“他”与孩子们在除夕夜享受了天伦之乐。

“他”早早起床,杀一只养了许久,自己又不舍得吃的大公鸡。然后高高兴兴去祭祀。逢人就“咧着嘴”说“我儿子、儿媳,还有孙子都回来呢!”似乎是要所有人都感染到他的喜悦。然而他的喜悦在黄昏戛然而止,接到两个儿子的电话,他们都不回来过除夕了。这个“欲抑先扬”的手法让作文有了波澜,出人意料的结果耐人寻味,尤其是结尾“他”流下的两行“无声的泪水”,让读者为之动情。

结局是“意料之外”,但在前文作者已经埋下了“情理之中”的伏笔。比如“他”早晨忙碌着杀鸡时,“淡淡的阳光打在他弯了许久的背上,在地面上投下了一个充满幸福却又梦幻的影子”,“他”的内心是幸福的,可是“他”的幸福只是暂时的,像“梦幻的影子”,很美,却抓不住。

不仅如此,作者继续“推波助澜”,“忽然,路的那边出现了几个人影。”“他的心雀跃起来,双手不停地摩挲着,有些不知所措,眼角似乎还有些许泪光。终于回来了吗?”“人影越来越近,似乎还听到了脚步声。”读者仿佛都能看到一个苦苦等待的身影,头发花白,身躯伛偻,在希望来临时抑制不住地激动。就在读者与他一起欣喜时,又一个转折,“近了,近了——不是他们。”一个破折号,使得剧情陡然跌入谷底:原来只是一个误会。那种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心情,读者感同身受。再接着,自然是故事余波。“他”接到两个儿子来电,都不能回家过年,“他”过着一个人的除夕夜。

作者是具备一定的说故事的能力的。一个平凡的除夕故事,却是一波三折,较好地达到了高一记叙文“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的要求。而在故事中的“他”,无名无姓,只是中国几千万“空巢老人”中的一员。但只有十几岁的高一学生能关注到这个群体,已是难能可贵了。“他”是社会大问题中的小小缩影,这样一个高度的切入点,作者没有贪多求全,而是以小见大,从细处着笔,也给我们刻画了令人唏嘘感慨的人物形象。

老人对久未归家的儿女,总是愿倾尽所有当座上宾招待的。一向舍不得杀鸡给自己吃的“他”,今天破例要做一桌好菜。“他的头垂得很低很低——他的眼睛不太好使。”作者精准地抓住了“他”的动作细节,多让人心疼的老人!辛苦算什么,孩子高兴就行。这时的“他”,“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

可一切准备就绪后,“他”迎来等待的煎熬。“他站在门口,习惯地将手背在身后,眉头紧皱,眺望着远方。时不时在门口徘徊着,嘴里似乎还念叨着什么。”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把老人急迫的等待表现得真实可感。当人影出现,“他”双手不停摩挲,眼角泛着泪光,仿佛是苦尽甘来的安慰;看清不是期待的人,则是“失落地耷拉着脑袋,身子无力地垂着”,又仿佛是被抽去了精神支柱的木偶一般令人心酸。待儿子们打来电话确定不回家,寥寥几句对话就扑灭了老人那颗热切的心,“竟流下了两行无声的泪水”。这些简单而细致的描写,使得一个孤独的“空巢”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们就好像在看一则电影短片,结尾是本来应该纵享天伦之乐的老人,却“一个人流着泪吃着这一桌丰盛的菜肴”,“那一天”,还是“除夕”。这种对比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但同时也会引起读者的深味和思考:“他”不仅仅是“他”,还是“他们”,甚至可能是“我们”。

这篇例文使用的手法很常见,比如用埋伏笔,设误会,景写情,就让故事平凡中见波澜;比如用动作细节描写,就能让人物形象立体可感,成为群体中的典型。作者的语言很质朴,但她有独特的视角和温暖的感情,使文章从千篇一律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视角例文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真实世界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