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浅谈导学案的使用

2017-04-26 23:42王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4期
关键词:笔记学案课堂

摘要:导学案旨在改变传统上“师讲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由于学生对导学案的不够重视,教师的缺乏引导,导致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查找问题所在,并给出解决措施。

关键字:导学案预习重视

一、导学案的发展

20世纪初,新课程改革纲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应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这一新的理念下,导学案应运而生。导学案的雏形是江苏省东庐中学所使用的“讲学稿[1]”,它是将课堂中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有机融为一体,由教案、学案、课堂笔记等所构成的学习文本。随后山东杜郎口中学将“讲学稿”转变为“学案”,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预习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实施“导学案”教学之后,高中录取率提升到98.43%[2]。由于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成为众多学校纷纷效仿的教学方式。

二、导学案的简介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以及心理特征,通过对课标、教材、学情的深入研究设计的学习资料。用于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故导学案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导学案内容组成要体现三关心,即关心学什么、关心怎么学、关心学的怎样。

导学案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设计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寻求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体验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的乐趣。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采用独学到对学最终群学的学习步骤,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使用导学案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随机抽取的关山中学高二年级的6个班,300名学生以及20名任课教师。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调查、访谈、数据分析四种方式。调查问卷采用集中发放并统一回收的方式,总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6%。20名任课教师及部分学生采用访谈方式,通过与教师、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并总结导学案在本校使用的情况。不定时对本校学生上课之前预习导学案情况、上课利用导学案学习情况、课后利用导学案复习情况等问题进行观察。

(二)存在问题

1.学生预习效果不佳,敷衍情况严重。

在学生看来,导学案就像是额外多发的一份试题卷。学生往往把完成导学案看成是完成一份额外的学习任务。在调查中有62.5%的学生在完成预习案的过程中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质疑,没有提出问题,更没有用心去解决问题,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效率低下。

2.导学案课堂笔记混乱,笔记难以系统化。

导学案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情况设计的学习资料,是课本内容的浓缩和简化,与课堂多媒体课件配套使用,蕴含着教师课堂教学由浅入深的思路。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强调、补充、总结一些知识点及解题技巧。学生需要标记、画圈和补充笔记,对于补充的笔记,学生记录的位置不同,导致笔记零散,复习效率低下。

3.导学案未及时装册,复习无从下手。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导学案的整理装订。只有23%的同学能够做到对各科的导学案进行及时整理装订;其余学生在使用完导学案后随意丢弃,或各科导学案随意丢放、无分类,导致后续复习效果不佳。

四、对导学案使用的建议

(一)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对于学生而言,导学案是陌生的,无法认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应不断的向学生渗透导学案所能够带来的意义,不仅是让学生完成导学案,还应该让他们了解导学案的编写原则,每一部分的设计意图。只有了解并重视了导学案,学生才会坚持认真手中使用导学案。

(二)教师做好导学案检查工作

要求完成的预习的任务,教师应该进行课前认真检查或提问,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并设立适当的奖惩措施,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学生坚持课前预习,提前设置好听课侧重点,有选择的进行课堂听讲,学习方式自然就会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地主动获取,课堂听讲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此外,课堂结束后,教师应坚持及时收集导学案,从笔记的记录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堂听讲情况。

(三)规范导学案课堂笔记

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存在不清楚笔记记什么、怎么记、记在哪里等问题。虽然看起来都在记东西,但很多同学做的笔记凌乱不集中,有时记在课本上,有时记在专用笔记本上,有时记在导学案上。在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课堂上所获取的笔记统一记在导学案上。对于教师上课强调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导学案上直接进行标注画圈;对于讲解的习题,可以直接画出关键词,在习题旁边补充一些解决该类问题的技巧、注意事项以及解题思路。教师可对学生导学案统一收集,检查笔记记录情况,起到检查和监督作用。

(四)及时整理导学案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导学案进行及时的分类整理、按顺序整理,将不同科目的导学案采用不同颜色的文件夹进行收纳。学期结束后,学生将各科导学案整理成册。长此以往,学生将会节省查找、翻阅的时间。由自己制作的学习资料更能應用于之后的高考复习,以此提高复习质量。

五、结语

本报告通过调查问卷、观察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结合本校学生在使用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教师、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教师、学生重视程度、落实导学案检查、规范导学案笔记、整理导学案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理使用好导学案,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斌奎.课堂导学的设计策略与实践思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

[2]2010年数据,摘自搜狐网2010年7月9日《杜郎口中学另类教改:学生“反”了升学率提高了》.

作者简介

王蕾,女,汉,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化学教育。

猜你喜欢
笔记学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乡愁导学案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