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
【摘要】“洛桑模式”是国际公认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对现代的酒店管理人员所落实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提倡生产与教学相融合且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针对性的探究烹饪教学中应用“洛桑模式”将会对我国的烹饪教育层次的提升具有助推作用。
【关键词】洛桑模式 烹饪 实践教学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54-02
现阶段我国的烹饪教学还多是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并且对学生的烹饪技能考核,考核若能达到技术的要求以及标准之后才算完成教学目的。而且很多学校为了满足利益需求就将学生送至各大酒店进行实习,这种实习的说法其实更多地是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来获取利益需求,这样不仅为学生的基础学习没有达到扎实的目的,还会很大程度的降低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对烹饪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地整改,可以引进“洛桑模式”的实践教学方式来对现阶段的烹饪教学实现完善,利用其具备的优势提升烹饪教学的质量。
一、“洛桑模式”在烹饪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我国的烹饪教学模式更多的还是专注在学生的理论教学以及完成专业的技术标准,而对于理论有效的落实到实践中则相对欠缺,因为烹饪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诸多的原材料,但是这些原材料大多都成本较高,而且不容易保存,如果仅仅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就会浪费大量的原材料,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利益的损失,所以,现阶段很多院校的烹饪专业在进行教学中都会将学生的在校技能训练很大程度的减少,更早的把学生安排到酒店进行所谓的“实习”,这样不仅会为学生的烹饪基础的形成带来阻碍,还会由于学生的烹饪素质不高对餐饮业的声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大大的降低[1]。
“洛桑模式”是瑞士的洛桑酒店具备较高的专业性以及高水平的运作能力的酒店所探究并采用的一种高效的运作模式,其也是至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的酒店管理模式。学校是为学生提供用餐服务的“酒店”场所,也是实施教学实践的公共区域,如果学校充分的发挥烹饪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将其特性和功能充分的发挥到食堂的厨师工作中,就是一种很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像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对烹饪的理论更具实际性,且也会提升自身的實践应用能力,由此可见,“洛桑模式”在当前烹饪的实践教学中应用具有必要性。
二、“洛桑模式”应用到烹饪教学构建与实施中
“洛桑模式”所提倡的就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重视生产与教学的结合。而且它所涉及的每一个教学步骤大都提倡将“实际运作能力”这一思维模式进行利用,特别在将教学模式与行业的实践衔接方面尤为明显,它的实践应用可以使得烹饪学生在毕业后就能与酒店实现对接,基于此,笔者对“洛桑模式”在烹饪实践教学的应用与构建进行了如下的分析[2]。
(一)对旧时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制定烹饪教学计划就应该从提升学生切实的专业素养着手,烹饪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一般都是趋向于高质量以及实用型,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烹饪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在课程的制定时就应将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基础,积极的落实“宽基础,模块式”的要求,从而形成构建适合烹饪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教学中的师资力量要具备专业性
“洛桑模式”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要求也是极其严格的,教师一定要具有相关的酒店经营经验,而且还要定期的到自己的企业中去,对自己的运营能力进行培养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经营更具科学性,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如果遇到切实的管理问题就要在教学中进行融入,从而将烹饪行业始终发展的酒店管理模式相衔接,从而确保学生的知识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相关的烹饪教师在运用“洛桑模式”教学时就要与相关的餐饮企业相挂钩并且定期的进行实践学习和培训,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且将自身的烹饪技术不断的与时代的发展接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洛桑模式”在烹饪实践教学中可以为烹饪学生的高素质以及岗位适应能力提供切实的保障,可以促进烹饪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也可以使得烹饪专业与相关酒店或是餐饮业实现良好的对接,且也可以提升他们对于烹饪行业的理解,从而切实的提升他们的烹饪专业性、烹饪技术以及综合素质,为日后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光磊,高雪琴,杜素娟等.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性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187-188.
[2]赵节昌.论高职烹饪“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的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0,12(9):3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