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飞+陶德清+林彤
【摘要】德国双元制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工厂与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让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本文就是针对德国双元制在对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学启示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 职业院校 汽车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51-01
德国双元制教学在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中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德国的国情与我国的国情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样就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双元制教学。
一、德国双元制教学简述
德国双元制教学就是将企业与职业院校相结合,共同的完成职业院校的教育,在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将实践作为培养的重点,让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的前提下,进入到企业中工作,这样就可以让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变得十分的顺利。
二、双元制汽车职业教育与我国的汽车职业教学的对比
(一)从培养目标上来看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在培养的目标上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学生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招来的,学生是在企业中以学徒的身份进入到企业中学习,之后才能到学校中获得学生的学籍,这样学生就有着一个双重的身份。而我国的职业汽车专业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进行汽车的维修、保养和制造而产生的,在课程的设置上也较多,这样就对整个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的教学增加了难度,理论较多,实践较少,有些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二)课程的开发模式上不同
德国双元制教学是由联邦教研所统一的进行的,这样学校就可以与企业共同的制定培训的内容,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学生在理论的学习上可以与实践相适应,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直接为企业服务,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我国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是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管辖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是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确定专业综合能力,再深入分析每项综合能力中的专项能力,并描述各项专项能力要求,将其分解为学习步骤、必备知识等,根据专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能力需求和教学计划。
(三)课程体系结构
双元制教育中的课程主要可划分为两类,即理论课和实训课。实训课主要在企业进行,理论课则主要在学校进行。但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必要的时候,企业也在实训教室为学生讲解必需的理论知识,职业学校也有作为理论教学补充的实训演示车间。我校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有明显的三段论课程体系痕迹,即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专业的关联度较低,二三学年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课程整合力度稍显不足。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学的启示
(一)专业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高职的专业设置要在广泛的市场调查、科学的市场预测、反复的专业论证基础上,并根据职业分析确定专业类型和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增强专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像我国汽车专业以前主要侧重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后来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发现4S站对汽车营销人员、保险公司对车辆保险理赔人员的需求较大,我们及时地增加了汽车营销、汽车技术服务等方向,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改革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
在教学计划制定中,改革教学计划,加强基础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特点,将传统高职高专教育中汽车专业设置的十几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科学地整合为适当数量的综合性课程。这种以“实践定向”的课程设置,精简了课程内容,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和教学的不协调,有利于理论聯系实际。教师们按照“双元制”模式的培训要求,可自编相应教材。
(三)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
在我国,企业往往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实训,这主要是国家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结果造成学校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难以稳定。我国汽车专业虽已建立一定数量的校外实习基地群,但仍不能满足教学实际的需要。强化与企业的合作,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施产学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更贴近生产实际,同时企业可以根据本身的需求来培训学生,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结合。
四、结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的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体现职业教育专业特性、具有严格规范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
[1]张丽.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其启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03)
[2]张瞻.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校企融合[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