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
【摘要】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体质,各大、中、小学均有体育课程。高等学校的学业较为繁重紧张,所以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除了锻炼体魄的作用外,还能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以保证学生精力充足,能够更好的投入学习中,完成学业。因此做好高校体育课程工作,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高校自身,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程 弊端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16-01
从清代开办大学堂以来,体育课程一直是高等学校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体育课程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在逐渐发展,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也随之不断的变革。要想达到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要不断的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使之符合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
一、高校现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存在的弊端
1.现行体育课内容体系教育功能缺失
虽然体育课程一直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为目标,但体育课仍具备很多其他方面的功能。但在当今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这些教育功却被边缘化,就连“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这一目标,也因为教育功能边缘化的原因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首先,体育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功能表现不足。在传统思想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对学生的文化课程更加重视,对体育课程则抱有可有可无的态度。受传统思想的禁锢,现如今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一直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根本达不到健康教育这一功能的要求。
其次,文化教育功能缺失。從内涵上来讲,体育教育包含着深厚的体育文化,也是一种文化教育,但在现如今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体育教育变成了一种体闲和娱乐,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其中的文化教育功能也就渐渐被人们遗忘,彻底退出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最后,终身体育教育难以实现。由于高校的体育教育与社会的体育机制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一旦离开高校,体育教育往往会被中断,这与全世界各国都有推行的终身体育教育意识相违背。
2.健康实用功能不足
在高等学校中,体育教育的任务是教授学生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这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健康需求,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在离开高校后能够继续保持体育锻炼,实现终身体育这一目标。然而在当前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很难完成这一任务。在思想上,高校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导致指导思想不足,而在实践上,高校的体育教育无论是健康性还是教学性都存在着明显的缺失,使体育教育无法完成教学实践。
3.缺少实践和探究,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其中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但在当今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缺乏,在教育内容中过于僵化,不够灵活,更缺少创新,教学方法落后,导致体育课程的导向性和教学性都无法跟上学生的发展和需求。
二、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思路
要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改革,彻底改善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弊端,首先要建立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这是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要体现出体育文化这一内涵,要体现出文化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体育教育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体育教育的灵魂。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其中的重点就是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保持终身体育,更要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因此这三大功能是体育教育精神的真正所在,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体育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精髓。
最后,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建立体育课程目标。由于各大高校的设备、师资、体育氛围、文化背景、学生资源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各大高校在体育教育方面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不同的。因此高校的基本情况是建立体育课程目标的前提,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不能脱离实际,要与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加大体育教育的投入力度,才能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结束语
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可以说搞好体育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繁荣,提高国力的重要工作。高校体育教育应包括身体素质、健康教育和体育思想等多个方面,而不是简单的学学体育项目,将体育教学时间当作一种休闲和娱乐,严重忽视了体育教育的内涵和深层次的目标。这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最大的弊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当前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这是关系我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何智慧.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弊端与改革思路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4,35(4):167-168.
[2]魏玉福.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体育时空,2014,(16):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