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娟+李宗伟
摘要: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不仅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掀起过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导发展模式的浪潮,至今仍有部分地区采用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虽然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和增长量上有着较好的势头,但是所产生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关键词:煤炭资源依赖县域地区经济发展
一、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地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经济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与西方国家的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发展相比来说,我国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基础仍显的很薄弱,追求数量上和发展速度上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我国大多数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常见模式,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循环发展无疑是不利的,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转型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封闭发展的“割据”状况显著
封闭的“割据”发展,没有充分地利用好区内外的煤炭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发展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证明是一种失败的发展模式,它和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主要表现为行政划分对区域的强制性约束。由于地方政府追求对经济发展的业绩,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很浓,尤其对经济发展模式在选择上有很大的干预,从而导致区内外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在这方面的特征尤为明显,正是这种封闭性,加剧了地方经济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用行政政策来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这种“割据”式的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计划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小,但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的政府部门还是会不自覺地参与到资源配置过程中,从而忽略了市场的调节能力。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政府并未有效地放权,而是成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利益上的再一次分配。非但政府没有将支配权放给市场反而对支配权的把握有所增强。这种“分割”局面在我国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发展中仍显得十分突出。
(二)煤炭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利用
煤炭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煤炭资源在不断的开发和采掘中只会逐渐地减少,并且最后走向枯竭,这是一种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国煤炭资源储备量和保有量尚还充足,但是如果一味地粗放式开发总有消耗殆尽的时候,一旦煤炭资源枯竭、没有续接产业或者其他主导产业时,就会出现煤炭企业甚至是相关产业出现破产、工人下岗等问题。在我国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中,大多数的政府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仍然粗放式开采,沉浸在资源优势的美梦中。煤炭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规模过大,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对煤炭的开采数量增多,枯竭速度加快。
(三)煤炭产业实力强劲,其他产业发展不足,结构畸形
我国虽然在地域范围上有较大空间,但是从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历史文化到地理环境上差异性还是较大的。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虽然有差异,但是综合看来,我国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煤炭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重工业发展中处于前列,但是类似于轻工业、煤炭深加工业、与煤炭产业无关的其他重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却发展不足;煤炭产品尚未达到深加工的阶段,产业链条短;与煤炭产业配套的产业发展滞后阻碍煤炭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企业人员素质低,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单一,没有合适的续接产业或替代产业;新兴高科技产业扶植不足,相关人才储备较差。这些问题让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畸形发展,转型已势在必行。
(四)外部资源未充分利用
我国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中对区域内的资源利用尚可,但是对区外的资源利用状况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显得比较落后。区域外部的资源不仅包括外部的资金还包括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资源,也不单纯指区外的国内资源还包括国外资源。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对区域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合理配置然后实现增值的过程。相对于区内资源而言,区外资源的数量和空间更大更多,区域之间的资源流通也是跨区组合发挥比较优势的有效手段。就目前我国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发展中,对于区外的资源利用程度上来说,我国县域经济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尚未达到有效利用的程度。
三、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从封闭模式到开放模式的转变
在我国,大部分的煤炭资源依赖型的县域经济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发展初期,这些地区很少进行拓展市场和宣传自己的产品,更多的是由国家进行统一的调配。换言之,也就是说我国煤炭依赖型县域经济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发展起来的。这种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观念和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是背道而驰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把资源依赖型的小区域放到更加大的国内环境甚至是国际环境中进行发展才能有所突破。在全国范围内首先要突破地域上的限制,不同的资源依赖型区域有不同的情况。例如,像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再如,县域地区的分散导致空间上相互联系的不便,使得开放变的困难。只有突破这些内外影响因素的障碍,着眼于更广大的国内外市场,让县域经济参加到开放统一、公平竞争的大市场中,才能实现区域的资源最优配置,充分挖掘和利用潜在的优势,保持现实的经济优势。
(二)从粗放开发煤炭资源向集约开发煤炭资源转变
集约型的开发并不是大幅减少开发资源或者禁止开发资源,而是要充分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地开发资源。在技术创新尚未成为煤炭资源依赖型地区的经济增长支撑点时,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是其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支柱,保有一定量的资源存储要比全部进行开采然后坐吃山空要好的多。集约型的开发资源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保持经济的稳定性;二是可以减轻环境的承载力的压力,改善居住环境和整体的社会环境;三是对于人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也是一种引导,让人们从心里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经济转型也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从主导产业做大向相关产业齐头并进转变
相关产业齐头并进就是根据我国煤炭资源依赖型地区的特点选择经济、技术相关的产业群进行组合发展,而不是像大范围的各行各业共同均衡协调的模式发展。不难看出,在我国以煤炭资源作为优势进行快速发展的几个县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相邻的其他地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未同时获得相应的发展空间,结果形成产业分布分散、相关性不大、产业链断层的畸形产业结构。这种结构的存在不仅制约着主导产业——煤炭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总体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应当和煤炭产业相挂钩保持较大范围的辐射效应,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经济的发展,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良好势头。在对于产业群的企业改革方面,要摒弃过去单纯的国有制要充分的利用民间资本,使得民间资本有空间可注入,充分发展多元化体制。改变过去主导产业——煤炭产业中仅存在几家甚至一家的大型企业局面,在产业群内鼓励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市场细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同时开发市场满足多样化需求,实现区域的稳定有序发展。
(四)从内部资源发展模式到区域内外资源共用模式转变
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不能一味地只发挥本土煤炭资源的优势,要同时加强与外界合作,尤其是其他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合作或技术上的交流,这样才能真正破解我国煤炭依赖型县域经济的困局。形成以内外结合、以外养内、以外强内的新局面。这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要正确的认识外资和内资的关系,充分发挥两种资本的作用,通过提高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等方法,吸引國内外的大型企业、财团投资建设。同时,加强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及人才的引进,提高产业群的竞争力。特别通过资本市场的开放化,充分的与全国甚至整个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有效地实现资金、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互动;其次,正确认识区内市场和区外市场的关系,充分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利用两个市场的互补作用,不断地开发新的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最后,把引进资金和技术以及人才进行综合管理。正确看待引进的技术和自主技术的关系,有效地利用引进技术和自主技术。在充分引进各方面的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的同时要看到潜在的威胁:例如,技术创新依赖型较大,自主创新能力减弱,知识产权和原来的老品牌受到侵害等。
参考文献:
[1]张宏娟.山西煤炭资源型县域的界定及其转型的思考[J].山西焦煤科技,2009(3).
[2]梁亚红,鲁迪.煤炭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以平顶山市为例[J].中国矿业,2008(6).
[3]朱晓宁.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组合[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
[4]任菊香.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态势及对策——以朔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8(2).
[5]赵书恒.浅论煤炭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
〔本文系2013年度河套学院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煤炭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为例”(项目编号:HTXYSQ13003)阶段性成果。〕
(王亚娟,内蒙古河套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李宗伟,内蒙古河套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