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兰
摘 要:抗逆力指的是个体抵御逆境、克服困难、抵抗压力的一种能力,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当前,部分高校贫困生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稳定的情绪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高校社工服务工作者加强贫困生抗逆力的培养,是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之一。
关键词:抗逆力;高校贫困生;运用
一、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服务对象李某,男,十九岁,现在是某高校外国语学院大一学生。他来自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的一个村庄。2005年,父亲因意外离开人世。母亲在家务农。他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哥哥曾做过头部手术,现在在家,找不到固定工作,只能做些散工补贴家用。姐姐早已辍学,已嫁人,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由此可见,他家里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现在他一个人在外地读大学,不但要适应新的环境,还要面对经济方面的压力,这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而且,他是被调剂到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底子薄,成绩差,所以他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还有,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学校里绝大部分是广东本地人,他自己的普通话也不好,所以在与人沟通的时候不是很顺畅,他内心也比较敏感,在出现跟同学交流互相误解的情况后,他慢慢地不愿跟其他同学有太多的交流,慢慢自我封闭起来。
二、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与案主进行深入交流,以及走访其任课老师和同学,对案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首先是经济困难。服務对象很小就失去了父亲,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目前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靠哥哥,而哥哥头部有一些残疾,没有稳定的工作。因此,服务对象从小就要面对经济的压力和窘迫。现在好不容易读大学形成恶性循环。
再次,服务对象还有因经济和学习而带来的心理困境——自信心不足和自卑心理。家里的经济状况和个人的学习情况是导致他自信心不足的直接原因。由于家里的经济情况比较差且自己又来自于偏远农村,使得服务对象在与人交流的时候时,总是感觉到地位和等级的差别。他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与班里的同学保持较好的沟通和交流,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交往的范围也日趋狭窄。同时,服务对象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技巧,这也导致其挫败感的产生。
通过对服务对象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归纳,笔者提出了此次服务期望达到的目标:协助服务对象学习沟通技巧,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和与人相处;帮助服务对象找到学习的兴趣点和学习的正确方法,提高学业成绩;恢复和提高服务对象的自信心,最终促使其心理恢复健康。
三、开展个案介入工作的思路
本文的理论来源是抗逆力理论。尽管很多人没注意到自己的抗逆力,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些抗逆力的特征,而且能够发展出更多的抗逆力。抗逆力理论告诉我们,当个人在生活中碰到比正常情况严重的困境时,能够依靠个人身上的特质,适应所要面临的问题,并达到比预想结果更积极的发展状态。它强调挖掘服务对象身上的积极因子。本文的服务对象身上虽然有诸多问题,但他也有别人身上没有的优点:如生活上特别独立,自理能力强,能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肯吃苦,忍耐力强,愿意付出等。笔者正是要尊重并积极利用这些优势来缓解服务对象的心理困境。
四、服务过程运用
从2012年9月10日开始到2013年4月18日,笔者进行了为期七个月的个案介入,活动主要包括初次接触、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问题分析、协助寻求问题解决的资源与途径、提供关怀与支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提供机会巩固已有成果、顺利结案等。下面笔者对此进行简单的汇报。
1.初次接触,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表达社会工作者(社工)对服务对象的关心。与服务对象的首次接触,社工明显感觉到来自外省的他在适应能力方面会有些问题,在进行家庭基本情况的了解后,社工发现除了服务对象在校的适应问题,还有家庭、经济方面的问题,因此初步认定他就是潜在服务对象,在会谈过程中,社工运用同感的心理,认真倾听其家庭经历,促进与服务对象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下一步开展社工专业工作建立基础。
2.了解入校几天来的生活适应情况,同时给予其关怀与支持,协助其客观的认识自己的优势。社工在会谈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协助服务对象运用优势势角分析自己的问题,同时鼓励其与至亲的姐姐多沟通交流,因而,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给予建议,并得到其认可,达成一致。但是,社工应尽快协助其与家人特别是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下一步计划与服务对象家人联系,促进双方间的联结。
3.通过电话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及其与家人的互动情况,促进服务对象与家人之间的联结。社工分别与服务对象的妈妈和姐姐通了电话,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和家人对他的看法,结果发现,他家里的经济情况比他之前描述的更困难。服务对象的问题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社工从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其问题,并通过改变周围环境给其带来积极的改变。
4.促进服务对象与同学之间的联结。为了让服务对象多一些跟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社工特意安排了服务对象带领同学们去领书,因为他小干家务,手劲大,搬起书来毫不费劲,而且他肯干,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这让其他同学都刮目相看,对他赞叹不已。
5.在军训中展现服务对象的优势,促进服务对象与同学之间的联结,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军训最能锻炼一个人耐力,磨练一个人的性格。在军训前两天,社工与服务对象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让其更多的承担全班同学军训期间的照顾体弱同学等部分后勤保障工作,得到了其认同。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运用好其优势。有一天,天气恶劣,刮风又下雨,他们还要坚持训练,于是,社工给他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鸡蛋和一些糖果。中场休息时,社工让服务对象拿过去发给同学们,同学们好感动。他事后发短信表达自己的感谢。期间,社工暗中观察他,发现他比以前要开朗些了。
6.提供机会给服务对象,促使他参与班级活动。社工在班级工作中,打算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服务对象参与进来,而最后服务对象也成功当选班长,社工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指定某人一定当选班干部,而是通过投票选举进行,但是会支持和鼓励服务对象参与班级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更进一步提供机会,促使其参与学院及学校的活动。社工在其中作为资源提供者、支持者、协助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作用。
7.提供机会,促使服务对象参与学校活动。社工提供机会,让服务对象参与学院阳光驿站活动,将社工的服务与服务对象心理方面的自我了解结合了起来,同时加强与心理中心心理咨询老师的合作,适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但是,社工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心理咨询师只是社工服务过程中的协助角色,配合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
8.解决服务对象实际困难,跟进服务对象对班级服务工作的情况,表达社工的关心和支持,教授沟通技能。针对服务对象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社工想办法,通过一定的途径,运用已有的资源并联系相关的资源,帮助其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社工与服务对象关系深化的过程,相互信任关系得到加强。社工也时时跟踪服务对象的班级管理和服务工作,对其碰到的困扰及时进行疏解,适时的鼓励和支持,提供关怀。
9.提供寒假工的机会给服务对象,让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同时提醒在外防范意识,教授与工友间的沟通技巧。春节期间,大多数学生都与家人团聚时,而服务对象却在工厂为能赚钱补贴家用而做寒假工。社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跟踪服务对象的近况,表达对其的关心,让其感觉到温暖,同时也分享与人沟通的技巧,协助其更好的与工友相处、与家人联络、与朋友分享。社工之前积极为服务对象联络务工信息,并在其务工过程中不时地电话联系,使其更好的适应工厂的环境。
10.缓解因成绩不好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发动其他同学主动关心服务对象,形成朋辈支持,帮助其补考通过。在服务的过程中,服务对象会出现突发的情况,碰到不能預知的困难,社工在了解这些困难后,首先应缓解其因困难而带来的不良情绪。其次,应与服务对象一起想办法解决困难。该服务对象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提升学习成绩,通过补考。社工通过发动班上同学帮扶服务对象解决其成绩问题的同时,也会增进服务对象与同学间的关系,形成互动,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可持续的进行互帮互助。社工在此期间,还应尽可能地加强服务对象与任课老师间的联结,将任课老师的力量加入进来。
11.促进服务对象与任课老师之间的联结,让任课老师能参与到帮助服务对象的过程中来。与任课老师的关系融洽有助于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学习困难的问题。由于服务对象性格较为内向,社工主动与服务对象的任课老师沟通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稳定,间接地帮助其提升学习成绩。当然,服务对象的学习成绩不是任课老师能直接影响的,关键在于服务对象本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社工只能通过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解决问题。
12.发挥服务对象的特长,继续提供机会,让其训练班上女篮球队员,巩固之前的成果。社工引导服务对象训练班级女篮球队员,使其在比赛期间发挥了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跟之前的活动相比,服务对象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活动。通过这一次的活动和之前十一次的辅导,服务对象的潜能已充分体现,因而,社工在活动结束时的结案暗示,为结案工作打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结案可顺其自然,不需要特意地强调。社工会一直跟踪服务对象的发展,以便达到顺利结束专业关系的目的。
13.继续促进亲社会联结,继续巩固成果,处理结案时的不良情绪,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慢慢地结束个案。社工计划通过和谐生日会的场面为服务对象的成果进行一次“仪式性”的肯定。借这次活动,社工一对一地、顺其自然的访谈让服务对象能理解正式专业服务关系的结束,同时也让服务对象了解到,社工会跟踪其以后的发展,一如继往地支持其成长。结案过程并没有说“结案”,但都已心知肚明,这是社工认为最好的结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