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大部分人的姓氏是跟随父亲,往上追溯到高祖、曾祖、始祖、远祖等等,也就是所说按父系遗传方式,向下传递的。中国的祖先崇拜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演化出一种非常强大的宗法制度,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祖先崇拜和宗法观念以及它相应的整个纲常伦理,在传统建筑上的一个有形的反应,就是形成了中国乃至整个汉文化圈里一种独特的建筑分类,那就是宗祠。
关键词:宗祠;建筑;意义;演变
一、宗祠的象征意义
在传统中国,宗祠幾乎是最重要的乡土建筑,不仅是宗族的象征,也可以说是整个传统中国的一个象征。传统宗祠建筑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一般由族长主持祭祀并负责管理祠堂和宗族的日常事务。在以血缘为纽带的乡间村落,宗祠是宗族凝聚力的标志,也是处理宗族内部事务、编修族谱和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宗族在某个地区能够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力量,如果某个大姓在一个地方相对稳定,这个地方就动不了。
在中国人心中,祖宗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祠堂是祖先的神灵所在,坟墓是祖先的肉体所在。修建宗祠的费用,主要来自族人捐献,所捐族产,出了祭祀开支还用于救助族人、举办学堂、旌表节义以及公共设施的建造和维护。
祠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成为一个宗族延续千年的纽带,村落选址,将中国传统的宗族制度和文化理念融入其中,枕山环水,地势高爽,宗祠位于全村的中央或较高位置,民居多围绕宗祠而建。在外发达的人,第一件爱做的事情就是把大量的财富投向故乡,修祠堂,续族谱。祠堂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庙堂,而且是错落宗族财势和实力的象征。
二、宗庙到宗祠的演化
宗祠是从宗庙演化而来的,一个叫祠一个叫庙,差别是非常大的,在上古时代,特别讲究等级,讲究世袭,祭祖这件事也不例外,不是谁都可以盖庙祭祖的,也不是所有的祖先都有资格接受祭拜。譬如说,最高的王这一级可以接受祭拜,可以立七庙,历代祖先,包括远祖都可以供奉和祭祀,往下按级别,只能立五庙,立三庙。祭祀的祖先,也只能上溯到前五代或者是前三代。地位最低的士和庶人,照《礼记》的说话,是无庙,死曰鬼。不仅没有资格建庙,连祖先也不过是鬼而已。
到了汉代的时候,平民祭祖才渐渐地成为普遍的风俗,但是一样不能建庙,只能到坟上去祭扫,那么地上用来祭扫的那种牌位,小屋子,那就叫祠。
这种情况,到了宋代有改变了,宋代的理学家们特别推崇孝道,重视祭礼。隋唐以后,科举制取代了世袭制,社会等级不再那么看血统了,而是看官阶了。以前说一个人科举高中了,说他是光宗耀祖,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功名以后,平民的祖先就不再是鬼了,而是可以在庙里面立牌位,获得被后人供奉祭祀的资格。那么祭祀的等级,那就要从官阶而不是血统来作为标准了。
科举制不仅打开了平民的上升通道,而且在祭祀这件事上为普通人也能建庙创造了条件,普通人也能建庙,但是不能叫庙,而叫祠堂。它的名称取自以前那种乡间坟上的小屋,而根据理学家的说法,庶民祭祖仍然只能上溯四代,因为在儒家看来,亲情五世而斩,就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四代,在往上,你其实是没有见过的,是没有感情依据的,祭拜就会流于形式,意不诚,那么这种多余的、不是发乎庆的这种祭礼就是不必要的。但在一个同宗的,有血缘关系的村落里面就没有这个限制了,可以建祠供奉从始祖开始的所有祖先,这种制度被后来的宗祠共同遵守和沿袭,也正是从宋代开始,宗祠这种特殊的建筑就开始慢慢地在中国民间普及开来。
《史记》里项羽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从宗庙发展到宗祠的过程里,从历史看来,科举制确实有着革命性的意义,但是也离不开很多具体的高官大儒的推波助澜,身体力行,譬如说《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他在两岁的时候,跟着妈妈改嫁到了朱家,后来偶然知道原来自己不姓朱,而是姓范,不顾母亲和朱家的阻拦该回了范姓,外出求功名去了,范仲淹果然功成名就。晚年他出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积金,对范氏族人还有后代给予扶持。从范仲淹后来写的一篇《告诸子书》得知:自从我们范家祖上从陕西迁到苏州已经100多年了,到我这里才发达起来做起了大官,如果我独享富贵而不考虑帮助整个宗族的话,将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又有什么脸面在家庙里面接受祭拜呢?听上去范仲淹的话表达的其实只是一种宗族的观念和祖先崇拜,但是我们知道范仲淹最有名声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和和他在《告诸子书》里面的意思很不一样,但是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推己及人,家国一体,那么这种家族观和天下观,其实是有它内在贯通的逻辑。
三、宗祠的衰退
广东和南方很多省份,宗族传统一向很盛,祠堂拢聚的范围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之下,清政府转而对这种壮大的合族祠,采取了压制性的政策。乾隆道光年间,广州就有很过合族祠被取缔和拆除。清代的广东姓陈的家族,认为自己是广东的望族,很多人,也有很多名人觉得有必要在广州搞一个合族祠,这个合族祠就是集全省72个县姓陈的人集资来建的一个合族祠,清政府很怕这些人在省会城市广州建起这种合族祠,因为这个祠堂不是一个村落,一个县城,而是全省的,全省姓陈的扭成一股绳也是很大的力量。那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陈姓家族将它命名为书院。
1949年后,陈家祠由广州市文化局正是接管并进行全面的复原维修,1959年,以陈家祠为馆址,成立了广东民间工艺馆,正是对外开放,进入上世纪60年代,随着文革爆发,陈家祠作为“四旧”的代表,被迫闭馆,并改成专门印刷毛主席语录和文革刊物的印刷厂,也因此因祸得福幸运地在文革中保存下来。
四、结语
一百年前,中国结束了皇权统治开始向现代民主国家转型,旧的宗法秩序和皇权专制也在时代的大潮中,走到了尽头,作为宗法社会的象征物,散落在各地的宗祠建筑要么毁于战火,要么在一次次的运动中被拆毁或是损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中国先是出现了重修族谱热,近几年宗祠修复和重建也应时而生。
参考文献:
[1]涂建霞,冯维波. 我国宗祠文化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850-9852.
[2]马颖. 简论宗祠的形成和发展[J]. 池州学院学报,2012,(04):114-117.
[3]曾诣. 浅析中国传统宗祠的发展及其现代影响[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63-66+95.
[4]常建华. 明代徽州宗祠的特点[J]. 南开学报,2003,(05):101-107.
[5]赵勇.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D].复旦大学,2011.
[6]陈捷,张昕. 族权影响下的宗祠建设——以静升村为例[J]. 华中建筑,2006,(11):85-87.
作者简介:田娜(1989-9-),女,内蒙古赤峰,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学历(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