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IT类专业“因材导学”多维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2017-04-25 01:30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计算机网络校企

朱 龙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元 628017)

高职IT类专业“因材导学”多维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朱 龙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元 628017)

当前高职专业建设已经从粗犷发展转入内涵建设时期,专业建设思路与模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结合行业、区域及专业培养目标等特点,以落实因材施教为目标,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创新,逐步摸索出符合自身特色且行之有效的专业多维育人体系。

高职;专业建设;因材施教;多维育人体系

全国各高职院校均在本地区、本行业并结合本校特点,基于校企合作、因材施教和课证融合等因素,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大量探索和实践,在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诸多成效和成果。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所国有公办信息类高职院校,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地处远离中心城市的偏远地区,生源状况较差,新生入校分数偏低,且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学习习惯欠佳。为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学有所成,有一技之长,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学生不同基础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培养,以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原则。

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2006年创建至今,始终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积累了众多有益的经验和成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被立项为院级质量工程建设专业;2012年被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013年成为四川省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并于2016年1月以优秀成绩通过专家验收。

一、多元共建,人才培养机制得到创新

(一)创新机制,共建联想学院

为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校企双方多年合作实践的基础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联想集团于2011年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联想教育人才培养学院”(以下简称“联想学院”)。联想学院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保障了联想学院的有效运行。联想学院理事会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联想学院理事会运行机制示意图

联想学院作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的典型代表,成为了学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一张名片。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了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和成果共享为原则的“五保障、四共建”的紧密型长效合作机制。“五保障”即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和物质保障;“四共建”即共建校园文化、共建教学资源、共建质量保障体系和共建实训基地及就业基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2007年与联想合作以来,截止到2015年,共组建联想订单班21个,累计为联想售后服务体系输送订单班毕业生近600名。截止到目前,在西南区联想阳光雨露公司、西南区联想售后服务站的站长、技术主管和平台经理中,联想学院毕业生占比超过40%。

2013年,双方共同组建了联想客户服务中心(广元雪峰服务站),为广大师生及广元市区各单位及社区提供常态化的电脑维修、网络维护等技术服务。

(二)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

在借鉴联想学院建设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立足信息通信全产业链,引进华为先进技术、设备,以打造四川省职业院校最大的信息通信产业实训基地和信息通信人员培训中心、华为认证中心,共建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共同致力于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

(三)探索现代学徒制运作机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还与四川福立盟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度合作基础上,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运作机制。2015年11月,校企双方联合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创新体制机制,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适应行业需求和提高人才质量为目标,以深化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打破传统做法,配套充足的人、财、物,基本实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等四对接,探索IT类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实施模式。

二、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作为改革方向,实施了适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校企联动、课证融通、行业为标、订单为主”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联合国内外知名IT企业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和共同培养学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跟随行业发展,依托合作企业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工作领域。经过三年建设,在夯实原有合作企业(联想、神州数码、智翔和思科等)的基础上,专业开拓出众多新的合作企业(华为、浪潮、普华基础软件、福立盟和中佳等)。开设了“网络管理”“网络工程”“网络优化”“计算机外设维护”“云计算”共五个专业工作领域。工作领域、岗位与合作企业关系详见表1所示。

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对网络管理、网络工程、网络优化、计算机外设维护和云计算等工作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立了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如图3所示。

图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表1 工作领域、岗位与合作企业对应表

图3 校企合作机制架构示意图

三、行业引领,模块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根据行业及岗位的核心能力需求,结合“平台+方向”的原则,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构建了“多方向、模块化、自助餐式”的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

图4 课程体系构建图

通过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计,课程体系方向明确,课程模块多样,教学运行灵活。这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选择需求,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施因材导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因材导学”多维育人体系基本形成

基于学生基础及兴趣爱好,为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过学生自助选择专业方向、组建创新班、订单班及创建工作室等多项举措,构建了“因材导学”的专业多维育人体系(见图5所示)。

图5 “因材导学”构建专业多维育人体系示意图

(一)尊重个性,自助餐式选择方向

基于“多方向、模块化、自助餐式”的课程体系,由于专业方向的多样性,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选择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激情。通过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有效推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因材导学的展开。

作为自助餐式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实行了“以证代课”“以赛代课”“以工代课”和“以项目代课”等措施。

(二)组建创新班,培养精英人才

为全面贯彻因材导学原则,适应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按照学院出台的《创新实验班实施方案》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开办“创新实验班”,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从2014年春开始,在2年内组建了两届创新实验班(详见表2所示)。

表2 创新实验班一览表

(三)创建工作室,打造专业名片

依照学院出台的《工作室管理实施办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组建了3个工作室(见表3所示)。工作室教学模式(以下简称“工作室模式”)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现有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补充,是让“尖子生”吃饱的有效尝试。工作室是另一种形式的“校中厂”,是专业成果或新课程的孵化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个教育教学“特区”,有一定的现代学徒制特征。

以工作室为载体,以项目开发、技术攻关、科研创新、技能大赛和区域服务为引领,给足资源,对项目实施能力、学习能力较强且积极进取的少部分学生进行广义的学徒制培养,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基本实现“四对接”,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和“个性化发展”等现代职业教育特征。

表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组建工作室一览表

1.维诚工作室。该工作室创建于2013年10月,按公司模式严格管理,主要培养学生完成实际项目、系统集成等技术技能。目前,该工作室成员已经取得软件著作权及技术专利30项,并在2014年四川省物联网大赛中取得3个一等奖的好成绩。

2.开源工作室。该工作室创建于2014年10月,以“开源开放、自由自主、虚怀包容、创新进取”为宗旨,以开源软件为载体,以培养基于开源软件的云计算技术工程师为目标。目前,该工作室师生已经成功搭建了OpenStack云计算平台,部署了云盘、云桌面、协同办公及Hadoop集群等应用。工作室师生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2015“华梦”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术创意大赛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并成功申报了2项省级科研项目(见表4所示)及9个省级学生创新项目(见表5所示)。

表4 开源工作室科研项目表

表5 开源工作室学生创新项目一览表

3.U-show工作室。2015年4月以信息网络中心为基础成立了“U-show工作室”,该工作室主要培养学生服务器配置、网络管理及维护、网络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技能。目前“U-show工作室”已经走出了一批优秀毕业生。

工作室基本采用了“师带徒”的方式,以实际工作为载体,以实际项目为驱动,老师带领工作室的学生共同完成。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组建“创新实验班”、创建“工作室”等多种措施,最终构建了一个由面到点、从广度到深度的服务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因材导学”多维育人体系。

[1]林立斌.因材施教与因教取“材”——根据教与学的需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的探索[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8):50-51.

[2]张大伟.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J].新课程·中旬,2016(4):4.

[3]祖苹.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的管理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2):29.

[4]邓小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问题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28(5).

[5]王美莲. 因材施教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新方法探讨[J]. 青少年体育, 2016(2):73-74.

(责任编辑:李爱民)

"Material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Guidance" Multidimensional System of IT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ajor of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ZHU Long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angyuan, Sichuan 628017, China)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from the rough development into period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entality and the pattern also in constantly enrichment and perfection. Combined with industry, regional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targe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implements the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s the goal. 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computing machine of professional network technology major in Sichua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antly sums up innovation, and gradually finds out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 professional multidimensional education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eaching; system of multidimensional education

2017-01-12

朱龙(1975- ),男,四川隆昌人,图书馆馆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开源软件技术和专业建设。

G640

A

1671-4385(2017)02-0018-06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计算机网络校企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