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东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州 510000)
关于传统书画装裱发展趋势的探讨
孙玉东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州 510000)
中国书法和绘画,在世界的艺术之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书画要展现其魅力离不开装裱,没有经过装裱的书画悬挂其艺术感染力就会大打折扣。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书画装裱已经成为一门新的热门行业,各种新的样式也层出不穷。人才的需求使书画装裱已经开始进入大学课堂,为保存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这一传统手艺,发挥更大的作用。
装裱 现状 走向 传承
书画装裱简称裱画,它包括对纸绢质地的书法、绘画的托裱、装裱,过去有的前辈们称这些工作为“装潢”、“裱褙”、“装池”、“装褫”,也有称之为“装褙裱轴”的,虽然说法不一,含意是一样的。
书画装裱简单的讲就是在画心四周镶各种绫、锦、绢,在背面附上双层纸,使画心更加牢固、美观,也便于舒展张挂,以便人们观赏,距今差不多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但有很多的人把这个数字向前推了几百年,他们认为装裱工艺应该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以及其后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它们的发掘就是最好的佐证。从现有资料的图片可以看到,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T型帛画上面还系好似棕色的丝带,这应该就是最古老的简单装帧形式。这些具体特征,就充分展示了书画装裱的古老起源。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属于书画装裱,它和后来的装裱工艺有很大的差别,也不符合书画装裱的定义,这只能仅仅是书画装裱的一个雏形。
关于装裱最早的史料是唐代张彦远著的《历代名画记》。其中提及:“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还说到南朝刘宋时有个叫虞和的师傅论述裱画“于理甚畅”,其对于浆糊的制作、防腐,用纸的选择,以及除污、修补、染潢都很有见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书画收藏开始火热,而书画收藏市场的火热也给书画装裱这一传统行业带来了生机。
1.装裱市场。自古以来裱画就有民间和宫廷两种装裱,民间裱画一般被人看作是社会的下层,很少受人尊敬,在这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的装裱价格仍相对便宜,随着物价的上涨,各种原材料的价格都在上涨,用于装裱的材料也在其中。以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苏裱”为例,房价上涨,房屋租赁的价上涨,人工成本的增加,书画装裱的成本越来越高,书画装裱的价格也随之攀升。下面两个图是一个南京普通裱画师在2011年和2016年这五年之间的价格差异,下面两个图中的价格都是正常装裱的价格,没有把特殊情况写在内。册页和手卷是面谈的,按具体要求收费。
图一2011年
图二2016年
2.装裱材料。装裱材料的变化有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以绢为例,丝织品需求量增加,而蚕丝有限,求大于供,绢的价格也就不断上涨。其次是人工成本的增加,再者就是一些黑心商家,为谋取私利而采取炒作的办法,使部分材料价格飞速上涨。下图是2009年和2016年部分书画装裱材料价格。
品名2009年(约元)2016年(约元)单位汪六吉四尺棉料350 860 刀绫子8 17 米绢17 32 米锦50 120 米轴头(普木)5 12 对鬃刷17 65 把起子(牛角)17 25 把排笔70 75 把
这些材料价格也不是非常稳定的,上表列的是一个平均价格。这些原材料都是比较普通的,价格也相对便宜,当然相同的东西会因为做工、质地的不同导致价格的差异。好的原料加好的做工做出来的好东西价格自然也不会便宜。好的材料价格比普通的要多出两倍甚至更多。例如红星宣纸,它是完全按照传统的手工宣纸的做法制造,自己有一套特别的工序在里面,这是其他宣纸厂所不能及的,一些陈纸的价格更高。2011年四尺净皮大约600元左右一刀,2016年的四尺红星宣纸可以卖到2000元以上。
3.同行竞争。在这个追逐利益的社会里,消费的人往往都把价格压得很低,总想以低价换取别人的劳动成果。随着市场的扩大,很多人开始从事书画装裱这一行业,竞争变得越来越烈,裱画师价格压得很低,希望可以通过价格的优势竞争。一个熟练的裱画师在一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工作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个中产阶级的水平,更何况不是每个裱画师都有很大的人际网,一些裱画师市场并不大,勉强能维持一家人基本生活,而且做装裱是一份体力活,要整日站立工作,长期对脊椎会损伤,很多从事私立裱画人难免会落下一些病根。当然有一些技术好的装裱师他们利用自己技术上和材料上的优势,在一些大城市,一些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历史名城,他们的裱画价格会相对较高。
下面是南京一位有名的裱画师自己定的价格:
品式价格品式价格托花心15元/平方尺册页100-200元/页镜片20-40元/平方尺手卷350元/米立轴100-200元/平方尺扇面100-300/幅
这个价格相对很多地方来说应该是比较高的了,这些人有很深的功底,在经历长期人脉的积累才会有今天的成功,以前也是经历过一段很长的艰难时期,从事书画装裱这一传统行业需要有一颗坚定的心,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4.机器开始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裱画机也随之诞生,裱画机的发明大大缩短了裱画的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裱画师们的工作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5.传统装裱简化。随着市场的扩大,书画装裱量的增加,竞争的加剧,对装裱的速度提出了要求。这就导致许多装裱匠人为了节省时间简略了很多传统装裱的步骤,省去许多关键的环节,如卷边、铜鼻、紧箍、扎带、搭杆的使用等等一系列的步骤,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丢掉了传统。在装裱材料上为了节约成本,传统的花绫和绢开始被韩宫锦代替,裱褙的宣纸开始被加厚的机械纸代替,锯条纸直接用一层机械纸代替,天地杆用纸杆代替等等一系列的材料被替换。而这些装裱师傅带出来的徒弟就按照这样的方法一直做下去,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传统的装裱是什么样。
6.装裱匠人的工资偏低。中国有句老话“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经济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的人工成本都呈上涨趋势,国家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随之兴盛,艺术品市场开始火热,艺术品中的字画更是拔得头筹,而书画装裱师却一直都是属于冷门行业,很多人认为装裱门槛低、技术要求低、学的快,所以装裱师傅们一直不被重视,他们的工资一直都很低,不管在社会上还是在文博系统,都是如此。
1.市场需求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现在基本开始普及大学教育,以江苏省为例,2015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达到80%以上。一些学生因为文化功底稍微弱点,大多会利用自己的艺术特长考取艺术院校学习书法绘画,这样从事中国书画的学生就越来越多。当今的书画收藏市场异常火热,价格在不断看涨,开始出现许多职业书画家,很多业余的人看到书画市场的火热也开始画画写字,希望能从中牟取点利益,尤其是仿。现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来满足,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开始越来越大,很多人开始找一些精神寄托,写字画画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雅士的必选,所以就成了大家的第一选择。绘画的人越来越多,自然也就少不了书画装裱者。
2.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书画市场的火热带动起来的书画装裱业也引起很多大学和中专院校的重视,现在已经有很多院校已经开始着手开办这个专业,有的已经走上轨道了,例如:南京艺术学院、金陵科技学院、莫愁中等专业学校等一批院校,据统计现在开设有书画装裱课程的院校有50多所,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院校开设这个专业。这就为装裱业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使从事裱画的人文化素养越来越高,改变了从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提高了裱画的地位,让裱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重。今后从事书画装裱的人大量增加,参加这个行业中来,参与这个行业的竞争,有竞争就会有进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好技术和款式问世,为更多的珍贵的书画作品流传后世做出贡献。
3.技术变革。随着科技的进步,裱画机也随之诞生,裱画机虽缩短了裱画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机器装裱也有很大的弊端,其中有的装裱机是要用胶膜装裱,它使用塑料薄膜粘连剂,这种粘连剂是不可逆的,经过胶膜机装裱的字画要想再次重新装裱,难度很大,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其次有的装裱机只是有烘干功能,这样装裱好的字画就不必再次上墙晾干绷平,其原理是用电热迅速将褙纸烘干,它的温度可以达到200度,200度的高温长时间对纸张进行紧贴式烘干,对纸张的寿命影响极大,其次没有充分的自由伸缩,其不稳定性很强,容易导致裱件的不平整,不利于裱件的保存。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裱画机会有更好的突破,在能完成传统装裱技艺的基础上,解决当前裱画机所存在的问题。
4.传统装裱将越来越被重视。市场的扩大,书画装裱量的增加,许多装裱师傅为了节省时间简略了很多传统装裱的步骤,省去许多关键的环节,失去了这些环节恰恰缺失去书画装裱的魂,失去了其原有的魅力,失去它所产生的意义,不仅美观上缺失,对书画的长期保存也是毁灭性的打击。随着现代人对艺术的追求热度,对传统行业越来越尊敬,传统装裱师的地位也会得到提高,装裱他们愿意付出一点代价为自己的艺术品长期流传下去,也为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行业能一直延续下去。
5.传承。书画装裱在我国已流传千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建华老师就是传承人的代表性人物,徐健华老师曾经这样说过:“现在的年轻人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多见识更广,再加上科技的辅助,未来的文物保护之路大有可为。不过,如何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让进步的科技促进文物的有效保护,同时不至于让传统的技艺失传,他还在探索,不仅他,所有的老师傅们都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所以我们年轻的一代人有责任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传统技艺。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陆续举办修复培训班,共培养了700多名修复人才,初步改变了修复人才匮乏的局面。2013年开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又陆续开始建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这些修复中心的导师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他们大部分对传统的书画装裱都有很深的研究,有了这些老师手把手的教学,书画装裱将会在我们这一代的手里继续传承下去。
[1]康建国.中国书画装裱技法[M].四川科技出版社,2005(5).
[2]故宫博物院修复厂裱画组[M]书画的装裱与修复.文物出版社,1981.
[3]冯鹏生.中国书画修复技法[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
[4]范志杰.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5]蔡嘉清.文化产业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6.39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科技项目。
孙玉东,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献保护与修复。
G124
A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