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刚良
“薄”字的读音老师们年年教,年年在讨论,也是年年有困惑,把遇到的有关“薄”字的内容拿出来分析一下,希望能解决教学中的这一疑难点。
1 薄的三种读音(báo;bó;bò)
薄(bò)荷:组成唇形科的各种芳香植物中的任何一种;可入药。这个音最好识别。
薄báo ~片。~饼。~酒。~田。
薄bó ~礼。~产。~命。~寒。~酬。菲~。
2 不同语境中的“薄”的读音,剪不断,理还乱
2.1 出示有关“薄”字的课文片段
《观潮》片段。原文是: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片段。原文是: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故乡》这首小诗有句话: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日月潭》这一课有句话: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2.2 学生出现的不同选择,师进行讨论
有一道题:请给文中的“薄雾”一词中的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题中提供了薄的三种读音(báo;bó; bò),请从其中选出正确的一个。选择读音既有(báo),也有(bó),且两个读音的选择人数大体相当。
关于薄字的读音,在教学《匆匆》和《观潮》这两课的时候,当然还有很多课内、课外阅读都能碰到,在朗读的时候是读成(bó)雾,此时和其他两个语文老师讨论了一下,看她们把薄雾念成了(báo)雾,我也觉得这薄雾说明雾轻盈与厚相对应,念(báo)。
也许还是觉得薄雾念(bó)雾比较恰当,念起来也比较顺口,虽然不能做出完整的分析,但(bó)音侧重于书面语的读法,而(báo)音侧重于口头语的表达还是刻在心底的。以免让自己模棱两可,所以马上用词典和电脑查证了一下。点开百度,选择了“搜狐拼音输入法”,开始输入(bao wu),并没有显示出要查找的词语。紧接着输入(bo wu),马上就弹出了“薄雾”一词。
2.3 单薄的读音是dān báo 还是dān bó
单薄(dān bó)的意思有三个:一是指穿的衣服薄(这里读báo)而且少;二是指身体瘦弱,不强壮;三是指力量薄(这里读bó)弱。可前面的单字说明与厚相对应,应该读单薄(dān báo),谓衣、被等既少且薄,如薄棉袄。
2.4 以权威性的资料进行深入查证
为了让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先正确解读文本,吃透教材,从而交给学生正确的信息,《现代汉语词典》在这两个读音的解释上是这样的:
薄 (báo)①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反:~被、小~册子。②(感情)不深;冷淡:他可待你不~啊!③淡:酒味很~。④(土地)不肥沃:~地。
薄 (bó)①轻微;少:力量~。②不厚道;不庄重:轻~。③看不起;轻视;慢待:菲~。④迫近:日~西山。⑤姓。
从词典上,我们很难清楚的分辨出究竟是读báo还是bó。有很多老师同意读báo,因为“薄雾”的“薄”似乎有“不厚”的意思。也有“不浓,淡”的意思。从这两个层面上说,似乎读“báo”更有道理了。然而,进一步翻看《现代汉语词典》,在“淡薄bó”这个词条中,明显有这样的解释:“①密度小:朝雾渐渐地淡薄了。②味道不浓:酒味淡薄”。
在吕叔湘等著名学者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书中,则有“薄雾”这一词条,明显的注音为“bó wù”。
比如《故乡》这首小诗有句话:“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在教学中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薄薄的纱”纱不厚,理当读“厚薄”的“báo”音。但是发现有的学生读“bó”音,表轻微,听起来似乎也很顺口,到底读哪个音自己也拿不准了,也没帮学生去纠正,因为自己都模棱两可。
在李屹之主编的《咬文嚼字全集》中,对“薄”做了这样的解释:(1)(báo)独立成词或用于口语性的合成词,表示厚度小、感情淡、不肥沃等。(2)(bó)用于合成词或成语,表轻微、少、不厚道、不庄重。轻视以及迫近等。
在许嘉璐(著名语言学家)主编的《现代汉语模范字典》中,是这样解释:薄(bó)与薄(báo)同,用于复合词或成语:薄田、淡薄、如履薄冰。
3 結语
由此,可以总结如下,báo和bó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是可以互用的。独立成词的时候读báo,在成为合成词的时候,口语化的合成词读báo,比如“薄薄”读“báo”,书面语化的合成词和成语读bó,比如薄(bó)雾。
但是,这很麻烦,唯一希望的是,在下一次汉字规范的时候,把这两个音进一步整合或在文本下面作注释标出正确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