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民++叶芳云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扎实搞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观念、机制等原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实践平台、教育资源等现实困境。为此,必须结合实际,澄清和优化有利于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和途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现实困境 理性回归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这就为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大契机。立足新的经济发展新方位,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如何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校改革与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大需求”
(一)实现“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现实需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是经济新方位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通过新经济之路的钥匙,居于首要位置。
高校汇聚了中国80%以上的科技资源。从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获奖名单可以看出:“全国有120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揽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74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33项的74.7%,比2014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有67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数为125项,占授奖总数的53.6%,比2014年提高5.6个百分点。2015年度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花落中国科技大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被南昌大学摘得。”[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校是实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具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天然基础,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五大发展理念”具有现实需求。
(二)高校自身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发展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重本科轻高职的“三重三轻”现象,这极不利于创新型高校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事实一再证明,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性不够,投入与产出不符,高校至今不能圆满回答“钱学森”之问。2013年以来,在教育部的指导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全国600多所地方高校开展谋划转型发展,向应用技术型转变,与行业、社会接轨发展。建设应用型高校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引导,它是学校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决定未来高校生存布局的重要筹码。
(三)人才创新发展的客观需求。
当前,社会用人需求逐渐摆脱“重学历、轻能力”的固化观念,对人才评价的标准日益改变。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正逐渐被社会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性方法的训练,是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综合,进而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独立自主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阶段,应该不断引导他们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勇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双重身份”[2],即不仅仅是具体工作的就业者、工作者,更是具体工作的创新者、创造者、创意者,具备“工匠精神”。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乏人本性。
创新创业应当主要落实到创新性的人才培养上,而不是注重创业数量上。然而,当前某些高校在创新创业环境下一味追求创新创业的数量和获奖情况,在各级各类政府或者部门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上,各高校只抓“关键少数”,忽视“大多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受个人能力、思维品质、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创新创业本身是一种“少数人”的绝美舞蹈,不能成为也不可能成为人人都会的“广场舞”。现实情况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试图全覆盖、全参与、全收效,大张旗鼓地开展“创新创业行动”。创新创业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和精心的打磨,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既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又不具有人本性,未能考虑个体差异,不利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反而会招致反效果。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贫乏。
高校创新创业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各类资源有效整合的过程聚变,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既需要一大批懂行的优秀创业师资队伍,需要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然而,即便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喊声震天的今天,由于创新创业导师是一个新生的事物,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中心(科技園)往往通过七拼八凑组建成一支队伍,这些教师本身有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大部分是兼职导师,不愿意放弃自身领域,师资队伍水平可见一斑。“在课程设置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普遍在大一开设,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教学方式、教育目标、教学任务均表现得较粗线条。理论式的灌输,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教学模式依然采取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缺乏创新创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结合”[3],使得本就枯燥的教育课程雪上加霜,成为大学生的“睡觉课”。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匮乏。
在我国2000多所高校中,有近一半是1999年以后通过升格或改制而来的,本身就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教材,缺乏实践育人理念和平台。受大学“象牙塔”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缺乏与社会和企业的融合交流,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匮乏。近几年,教育部高教司指导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但往往出现“为比赛而做项目,为获奖而去比赛”的现象,比来比去,仍是那么几个项目。尽管许多高校依托大学科技园等科技研发平台建立了创新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实践平台,但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怎样把创新创业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让学生真正掌握创业实质,近距离接触创业过程,是高校面临的巨大挑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