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为而治”治理思想初探

2017-04-25 23:48贺琴
文教资料 2017年5期
关键词:无为而治道德经老子

贺琴

摘 要: 老子“无为而治”治理思想的产生是由当时社会时代背景、社会实践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他的核心思想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立足现实的大国解决方案,“治大国”需要遵循“烹小鲜”的简单原则,一要把握“时”,二要把握“度”。其次是展望未来的 “小国寡民”的理想方案,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均按“无为”的原则,返其自然,以达有道之世。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君民关系和国之关系上,其国家治理思想在当代政治改革的背景下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无为而治 治理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舞台上,老子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中,其“无为而治”的治理思想是老子政治思想的精华,此思想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道家式”政治实践传统,在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为而治”的治理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其宝贵的资源。

一、老子“无为而治”治理思想产生的渊源

1.社会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状况是老子政治思想缘起的社会时代背景。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大量土地被开垦成为耕地,与此同时产生了大批自耕农。于是,奴隶主与奴隶间原本稳定的生产关系受到新兴的封建地主与自耕农间的生产关系的冲击,必然会引起封建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剧烈的矛盾冲突,生产关系的不稳定及不同阶层利益关系的争斗引起政治上的剧烈动荡,造成周王王权衰败,各地诸侯强盛,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这是老子政治思想缘起的社会时代政治背景。

2.社会实践背景

春秋社会的动荡导致了一个特殊群体——隐士群体的出现,隐士群体是老子“无为而治”治理思想产生的实践背景。隐士群体是由春秋时期特殊的士阶层转化而来的,隐士既有忧国忧民之心,又有治家辅国之智,但被春秋时期的现实所迫,能仕而不仕,以“隐”留名,避世而处地隐居。究其实质,隐士之“隐”其实是一种反动的革命,是一种政治不服从行为。之所以说隐士群体是老子“无为而治”治理思想的实践背景,主要是因为隐士群体的思想意识与行为准则是道家“无为”思想的先导,为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体系的产生与成熟奠定重要的基礎。

3.历史文化背景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学说的提出,都离不开前人提供的素材,尤其是具有深刻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学说思想,都是站在前人先圣肩膀上所做的,老子的治理思想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来源于对古代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前人经验智慧的总结。

《庄子·天下篇》在论述先秦学术思想史方面具有极重要的价值,也是最早论述先秦思想的文献著作,其中便提及老子政治思想的文化来源,认为“古之道术”是老子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

庄子认为,老子思想来源于“古之道术”,意义深刻,包含的内容十分深广,治国之术、典章制度、仪礼、观念、帝王将相成败、得失经验等都有体现。

二、老子“无为而治”治理思想的内容

《道德经》全书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即“自然无为”,“无为”就是老子治国治民、解决时代问题的政治观点与办法。就政治治理思想而言,“无为而治”治理思想是老子对君主提出的治国之策,是治国之本。本文简单地将国家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大国与小国,这也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及的两种国家状态,大国是现实状态,小国则是老子的理想状态。针对大国与小国的不同,老子的“无为而治”稍有差别。

1.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第六十章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大国”需要遵循“烹小鲜”的简单原则。老子眼里的治国之道要简简单单、明明白白,不要过于复杂、烦琐,就像古人烹煮小鱼一样,顺其自然,简洁方便。古人烹小鲜为求味美,只将鱼洗净放入锅中慢慢烹煮,不随意翻动,不可烦,更不可数挠。此即烹小鲜的方法。借鉴于治大国中,各逞私欲,频频变动不安,则破碎煮烂。操之过急,逞强斗狠,则枯焦不可收拾。

“烹小鲜”之方法应使用于“治大国”之政治实践之中,还应重视守时。“烹小鲜”的守时可谓对“治大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了烹煮美味,除了方法重要之外,对于时机的把握也不可忽视。一要把握“时”。二要把握“度”。君王治理大国时要效仿古人烹小鲜的静候时机、无为而治,在“守时”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行动,无为而无不为,把握好度。

2.小国寡民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古至今都是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老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虽诸侯争霸,但周天子仍存,从某种意义上讲依旧是一个大国。面对君主“有为”治理大国的现状,人民大众生活疾苦,老子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创造了一个理想中的社会,即“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是老子根据现实衍生出的政治思想,也是老子治国方略的具体化,具体诠释了本源的“道”。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在小国寡民的论述中得到了具体阐述,无为而治与小国寡民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有透彻理解小国寡民理想社会折射出的本质内容,才能更好地领悟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的真谛。

老子所言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虽然老子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状态具有时代性与局限性,但从其局限性中跳出,站在古人的视角看待这番话,可以得出老子理想中的社会生活是自然朴实、安静恬淡的。在老子看来,文明的理想社会不是为之而不能,而是能之而不为。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小国寡民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还是老子追求的无为而治的精神境界。同时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理想社会的思想渗透于他的政治主张的各个方面。

三、老子“无为而治”治理思想的实施

老子“无为而治”治理思想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也不失可行性,针对其思想的落实与实施简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对内与对外。对内体现为如何处理君主与人民的关系,对外体现为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1.君民关系

君与民的关系历来是治国之重,在古代,民为社稷之根本,不得不尤为重视。因此,《道德经》中的很多章节都提及君王在处理君民关系时如何行无为而治,粗略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寡其欲以其自已。《道德经》第十二章曾言:五色、五音、五味、驰骋与难得之货等令百姓求之争之,而其源头在于过欲。为解决过欲的问题,老子在第三章中提出了解决办法,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为无为,则无不治”。声色货利是诱人的东西,如果求之不得,就必致妄为。尚贤,必有不贤出现并与之相争,相争则必起事端。务尚贤之名,而起争端之实,事端出现,则必妄为。妄为的根源则在于“过欲”,不见可欲,则自已矣。

其二,绝其学以其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载:“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本章主言君王以无为治国,使民弃绝智巧,少私寡欲,则民德归厚,风俗再淳。君主弃绝圣德,放弃智慧,百姓便得到多百倍的利益;君主弃绝仁义,放弃道义,百姓便有孝敬慈爱之心;君主弃绝精巧宝物,放弃利得,则使盗贼不生。人君行无为之治,而百姓作精神修養,安分守己,淡然自足,社会风气自然归于纯厚。

其三,去其争以其相安。《道德经》中有多处提及“不争”之言,如第八章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第二十二章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老子以水为喻解释不争。柔是水之特性,以柔带出弱、退、不言、无为等含义,劝解君王应效法水之特性,以不争之德行无为之治,处理君民之间的关系。其中,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具体做法。正善治指不扰民的无为而治,即以无为之道治国;事善能指能辨别好事而不扰民,即日常政事能辨妥而不扰民;动善时指政治上有所表现但以不影响百姓生活为准。

2.国之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大国争霸,弱国被兼并,已现端倪。彼时的国之关系包括大诸侯国与大诸侯国、大诸侯国与小诸侯国及小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面对这一现实,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老子在《道德经》中有所提及。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主要言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大国者下流,天下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大者宜为下。”此章所言,谦让处下这一交往准则是大小国必须具备的。大国应如江河的下流,以卑下自处,而有兼容的精神。诸侯国之间的交往,若一方被动处静,则会优胜于主动躁进的另一方。由此可见,适宜行谦让之政而为下的是安固沉稳处于静的一国。大国在与小国交往时,行谦让政策,小国则会主动归附;而小国若以谦让政策入事大国,便可获得大国的接纳。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主要言如何营造和谐的国际关系:“为无为,事无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此章言有道之主把无为之治推展出去,以造就和谐的国际关系,可把本章看作无为之治指导思想下的外交准则。无为之为,无事之事,无味之味消解野心与侵略。国际关系的大小事,要以长远眼光看待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故不冤冤相报,而以德报怨,主动化解怨仇。解决困难,必定由最易的方面做起。成就大事,必定由琐事做起。对于国际关系而言,国际的问题,各国都会考量自身的利益,能彼此合作,必然是利益抵触最少的选择。天下间的大事要取得成功,必于开始时从微末琐事做起,才慢慢扩大合作而终成。

四、老子“无为而治”治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老子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我们需要跳出其时代局限进行扬弃,用辩证的方法看待老子博大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体制改革,老子的治理思想对目前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二十世纪末以我国进行的经济变革为先导,继而转向政治改革的大背景下,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正在不断推进,无疑这场变革的前景是乐观的、光明的,要找一条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治理之道,必须很好地批判借鉴我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中华文化历来以兼容并包为鲜明的特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在当前我国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需发挥道家等其他各家思想的擅长之处,才更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才能更好地找到治理之道,老子思想的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要做到无为而治,如《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言“清静为天下正”。这为我们提供了某种思考资源:

第一,对天地万物要顺其自然。

第二,不与民争利,自我节制,将欲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张松辉.老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胡道静.十家论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白永军.老子“无为”思想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5]张丽.老子“无为”思想探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白奚.“小国寡民”与老子的社会改造方案——《老子》八十章阐微[J].安徽大学学报,2000(4).

[7]陈晓翔.老子“无为而治”的当代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2006(1).

[8]赵晓培.老子“无为”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齐鲁学刊,2012(4).

猜你喜欢
无为而治道德经老子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无为而治”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智者老子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