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现状调查研究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17-04-25 19:12
当代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因素大学生活动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现状调查研究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张智慧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社会实践是高等院校实现对人才培养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更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马克思实践观点、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的实践理论与心理动机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现状和实践存在的相关因素。本研究是一项探索性的实证研究,以问卷调查所得资料为纲领,描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状况,尝试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并根据研究的相关结论给予院校一定的科学依据。

社会实践;大学生;理性批判;提议;实证研究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社会实践具有帮助大学生熟悉国情,增加知识,塑造人格的作用。本研究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对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进行描述和作一些理性的思考。

一、理论背景

1、社会实践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一是生产实践,其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是一种物质生产实践;二是社会关系实践,其主要是处理社会各阶级彼此之间的关系;三是科学实践,其属于生产实践的一部分,主要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1]

布迪厄认为实践的标志就是“合乎逻辑的”,它不以一般意义的那种逻辑为标准,它存在一种属于自身的逻辑准则。布迪厄的实践特性:一是实践具有模糊性,不应该把实践上升到逻辑理论;二是实践具有紧迫性,它与理论上的时间概念是不一样的;三是实践具有策略性,实践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都有相应的目标准备活动。[2]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指出意志与客体的关系:客体必定是决定意志的那些表象的原因,但在后一种情形下,意志应当是客体的原因。这样,客体的因果性将其决定根据单单放置在纯粹的理性能力之中,这种能力因而也就能够叫做纯粹实践理性。[3]

2、实证研究

实证主义代表人物孔德主张,人类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无知的,通过不断学习和锻炼,才开始慢慢掌握不同的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实证主义更多的是关于知识的一种研习态度。[4]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安徽农业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2、具体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结合随机抽样,使用问卷法收集数据资料,利用计算机等统计分析原理进行分析。

3、抽样方案

研究总体是安农大全日制本科生,根据安农大学生的特点,从15个学院中抽取5个学院,再根据选取的学院中随机抽取1个专业,然后每个专业分为四个年级,由于样本总数是200,最后每个专业每个年级的样本数为10人。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选取的该年级中抽出10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共计发放问卷190份,回收181 份,根据问卷质量剔除废卷9份,有效回收率为95.2%。

4、数据分析

使用SPSS17.0 进行录入处理和统计分析,主要采取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双变量相关统计分析。

三、安农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状况

1、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由教学计划内和计划外两个部分组成。计划内有教学试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等。计划外形式就更为多样化,主要有:人口调查、实地考察;勤工助学;支教、扶贫帮困、法律援助、大型赛事活动的协办等;学校的社团协会活动。根据安农大的实际情况,此研究将实践活动分为如下几项:社会调查、学校社团活动、勤工助学、专业实习、公益活动、社会考察和宣传活动、科技服务活动、三下乡服务活动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5]

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类型中,学校社团活动、勤工助学、专业实习和见习、公益活动排在了最前面。总体而言,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还局限在校内的一些社团活动,并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联系社会。

表1 参与社会实践形式基本状况(N=200)

表2 参与社会实践的次数分布情况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参加四次及以上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为33 人(占18.2%);参加三次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比率为16.6%。数据表明,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多次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

2、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动机

表3 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原因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大学生主动选择参加社会实践的动机水平较高。动机:具体说是行为的动力引发活动,并推动和引导朝着特定的目标而努力坚持。但动机不仅受内部需要的“推动”,还会受到外部刺激(目标)的“拉动”。[6]通过内外两方面的协同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水平,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社会实践带来的益处。

3、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问题的看法,能够反映出他们主观上对社会实践现状的感受,让他们对社会实践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曾经遇到过的一些问题的反应,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一些还需要提高实践水平和质量的地方。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见表4),当前安农大社会实践中存在学校或指导老师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是给学生的感受强度不够等问题。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见表5),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培养自己的进取精神,能够锻炼自己。

表4 对社会实践中的问题的看法

表5 对社会实践的作用的主观看法

表6 社会实践重要性评价与诸因素的相关分析表 (a=0.05)

4、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评价

本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评价划分为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对社会实践的现状的满意程度,并将这两个方面作为对社会实践评价的指标。调查得出,大多数学生认为参与社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5、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社会心理学态度影响因素理论,影响因素一般有:社会环境;团体因素;态度系统特征;个体人格因素。[7]本研究主要考量个人性别、专业、年级、个性偏向、生源地以及父母的职业类型几个因素,从对社会实践重要性评价和参与社会实践次数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社会实践重要性评价采用问题“您认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如何”来测量;社会实践参与次数用实践参与频率来测量。

(1)社会实践重要性评价与诸因素的相关分析。当显著度水平为p=0.05时,个体人格因素中的年级通过了相关检验,其余均未通过相关检验。其他因素没有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评价产生影响,但是从年级可以得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不同,大一可能因为刚刚适应大学生活,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大二、大三的时候对自己的定位比较准确,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评价相对较高。

(2)参与社会实践次数与诸因素的相关分析。当显著度水平为p=0.05时,家庭背景中的生源地、个人因素中的年级、个性通过了相关检验,其余均未通过相关检验。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年级依然在社会实践中扮演着相关的因素,个性偏向方面,偏外向的人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会更高,偏内向的人参加的次数会更低。

表7 参与社会实践次数与诸因素的相关分析表 (a=0.05)

四、研究结果与建议

基本结论可归纳如下:一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类型较多,但是由于现实因素,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占绝大多数。二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三是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清楚的认识,但很难在学习和生活中好好使用社会实践。四是大学参加社会实践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个性性格偏向和所处年级。

本研究尝试的提议如下:一是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应当多样化,要形成本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化。三是推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以固定的实践基地做支撑。四是加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制度建设,提供参与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五是合理化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学习层次的划分。

[1] 逢锦聚、陶德麟等: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杨善华、谢中立: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康德著,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4.

[4] 侯俊生、夏玉珍等: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5] 江耀峰: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及实践态度影响因素研究——对华中科技大学600名本科生的调查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大学,2006.

[6] 时蓉华、崔丽娟等: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第四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胡冬梅)

猜你喜欢
因素大学生活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