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建议
张淑娟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本文合理把握评价体系指标设置原则,从创新基础条件、创新支撑能力、技术产业化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构建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中部其他省份得到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提出进一步提升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自主创新;评价体系;安徽省;中部六省
自主创新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它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深刻强调了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地位,即: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当前,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有优势也有短板,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监测创新能力的变化,有必要构建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剖析和评判。
1、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指标设置原则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原则是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认知的基础,也是建立评价体系的基本依据,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操作性。数据资料可获得,且尽可能来源于全国和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其他专业年鉴。定量数据要真实、有效和可靠。
(2)系统性。评价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应能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包括要素投入、支撑能力、成果转化、品牌建设等,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3)可比性。指标选择要口径一致,是相对量指标而非绝对量指标,便于进行量化比较,有利于综合评判不同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2、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涉及自主创新各个环节,不同环节的构成要素也各不相同。本文根据自主创新的各方面要素设置创新基础条件、创新支撑能力、技术产业化能力、品牌创新能力4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细分29个二级指标来构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见表1)。为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可获得性,数据年份选取2014年。
(1)创新基础条件。自主创新需要充分的研发投入,投入高且周期长,基本要素和设施保障至关重要。创新基础条件主要包括自主创新所需的要素条件,即研发经费投入、人才投入、基础设施等,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前提。这一评价指标由7项子指标构成,分别为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每万人有R&D活动的单位数、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有R&D活动的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比重、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前5项指标直接反映创新必需的资金、人员等投入,是自主创新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后2项指标反映与创新相关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提高创新资源共享的效率,加快自主创新成果实现。
表1 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2)创新支撑能力。创新支撑能力主要表现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文化和生态等软环境建设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土壤,未来支撑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这一评价指标由8项子指标构成,分别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比重、每十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数、每十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每十万人研究生在学人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每十万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法人单位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以及污水处理率。前4项是国民教育的整体水平,反映创新人才的后续储备。只有教育提升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5、6两项直接反映文化支撑,文化是经济软实力的体现,当今社会文化与创新的结合日益紧密。最后2项反映生态环境情况,有了宜居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3)技术产业化能力。创新投入多并不意味着产出成果多。技术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是反映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程度和检验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能的重要指标。技术产业化能力与创新体制高度相关,也与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有关。市场化程度越高、体制机制越健全的地区,技术产业化能力越强。本文中这一指标由9项子指标构成,分别为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市场成交额、产品质量优等品率、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单位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每万人吸引外商投资额、上市公司数量、第三产业比重。这些子指标可充分反映与创新成果转化相关的专利成果、重大奖项、经营收益、市场化程度等多方面情况。
(4)品牌创新能力。品牌是各种创新形式的集成体现,品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区域的知名度以及商标和品牌影响力,是区域将创新成果技术产业化的同时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水平。本文选取能够综合反映各类品牌数量的5个子指标,分别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入选项目数、中国企业500强入围数量、中国驰名商标数量、综合创新能力城市排名前50名入围数量,其中综合创新能力城市排名参照2014—2015年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总体评价的研究成果。
通过将安徽省各项指标与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西等其他中部省份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每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
1、创新基础条件相对丰厚
从中部六省的指标比较(见表2)来看,安徽省研发人员、研发经费、研发机构等投入都显著高于其他省份,仅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低于湖北。但信息通讯设施水平显著低于平均水平,表明信息沟通交流频率不高,效率有待提升。以平均值为一百分,将安徽省各项指标比上平均值后再加权平均,得到安徽省创新基础条件在中部省份中的分数为119.5分,说明安徽省创新基础条件较为丰厚。
2、创新支撑能力较为薄弱
从各省指标(见表3)来看,教育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比重、高等学校数量和研究生在学数量人均水平都显著低于六省平均。文化方面,人均图书馆资源低于平均水平,每十万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法人单位数高于平均水平。环境方面,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均高于平均水平。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安徽省创新支撑能力在中部省份中的分数为97.0分,说明安徽省创新支撑能力较弱。
表2 2014年中部六省创新基础条件指标
表3 2014年中部六省创新支撑能力指标
表4 2014年中部六省科技产业化能力指标
3、技术产业化能力有待加强
从指标(见表4)来看,安徽省专利申请授权量、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水平均居中部第一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远少于湖北、湖南、河南,技术市场成交额仅略高于平均水平,产品质量优等品率为中部最差,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仅高于山西,吸引外商投资和三产比重远低于平均水平,上市公司数量远低于湖北、河南。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得到安徽省技术产业化能力在中部省份中的分数为99.1分,说明安徽省创新成果转化水平有待加强。
4、品牌创新能力优势明显
从品牌指标(见表5)来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入选数量均低于六省平均,但中国企业500强和驰名商标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入围综合创新能力前50名的城市有4个,为六省最多。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得到安徽省品牌创新能力在中部省份中的分数为115.4分,说明安徽省品牌创新能力较强。
综上所述,安徽省创新基础条件和品牌创新能力较强,但创新支撑能力和技术产业化能力较弱。安徽省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的人员、经费投入较为充足,企业研发活动和新产品项目开发较为积极,专利申请授权和技术市场较为活跃,生态环境适宜科研管理人员居住等。短板主要在于通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水平低,教育经费支出和高等教育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少,吸引要素资源的能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等(见表6)。总体来看,技术产业化能力低是安徽省的关键问题,也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主要受创新体制机制和市场化程度影响。下一步,安徽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着力点在于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市
场化水平以及加强人才教育保障和储备。
1、改革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安徽省创新成果转化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快形成企业标准、协会标准、国家标准的系列标准管理体系。建立直接支持和服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服务体系以及与自主创新导向相适应的科技研发、转化和评价机制。扶持重点企业建立若干产学研示范基地,落实财税、规划、土地、人才等方面的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强化自主创新平台建设
自主创新平台是创新的载体,有利于安徽省加快创新资源和信息交流,提高创新运营效率。要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以科研院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的共用技术研发和测试平台。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以及国内外投资者共建共享科技平台。选择有条件的领域,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和基地。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更大力度的财税扶持政策。
表5 2014年中部六省品牌创新能力指标
表6 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3、优化自主创新市场环境
安徽省服务业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不高,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要探索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与科技创新专业服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整合和利用。积极培育和健全技术、资金、人才、市场、法律等公共服务机构。依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机制探索新技术新业态准入监管、商事制度、人才服务等改革试点。培育和发展高技术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建立适合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技术交易市场。
4、集聚自主创新人力资源
安徽省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水平不高,需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加快集聚人力资源。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加快形成结构合理、互相衔接、立体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充分整合科技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积极引进利用国外智力,广泛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逐步完善外国专家准入制度。
[1] 李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运营机制初探[J].消费导刊,2009(14).
[2] 傅为忠、韩成艳、刘登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
[3] 陈春晖、曾德明:我国自主创新投入产出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1).
[4] 张莉、和金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5] 张序萍、刘中文、张峰: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21).
[6] 王文霞: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2).
[7] 孔令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健全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6(7).
[8] 汤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2007(2).
(责任编辑:刘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