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杰
【摘要】 目的 对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各项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150例行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综合性治疗, 并观察患者病症类型、手术类型以及时间间隔、转归等。结果 本组患者均于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 在病症类型上分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71例,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79例。在手术类型方面, 本组中62例患者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 48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40例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本组患者距离上次手术时间1~3年, 平均时间(1.57±0.52)年。经对应治疗后, 147例患者痊愈后出院, 3例患者中途自行转院治疗, 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在临床较为少见, 在治疗中需要结合致病因素实施综合性治疗, 确保治疗效果。
【关键词】 胆道及胰腺手术;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急性胰腺炎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急腹症, 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且病情发展速度与演变速度均较快, 在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 更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1-6]。在医疗技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 胰腺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改善实现对该类病症临床疗效的有效提升, 将致死率控制在了10%以下[7]。同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 临床对不同类型胰腺炎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针对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依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针对该类并发症临床特点加以分析, 望能为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年5月~2016年5月行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男70例, 女80例, 年龄27~58岁, 平均年龄(36.84±7.69)岁。其中145例患者在术后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胰腺炎, 与例患者在出院后出现急性胰腺炎。所有患者经血淀粉酶、血生化检查、腹部CT等诊断技术, 均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入院时, 所有患者均表现呕吐、发热、恶心等症状, 部分患者更表现出呼吸急促的症状。
1. 2 方法 本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 具体如下:①需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包括一级心电图监测, 针对存在呼吸困难患者给予吸氧治疗。若患者表现出循环功能障碍, 则需要给予患者血容量扩充治疗, 并稳定患者血压。此外, 需要借助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对患者胃酸分泌加以抑制, 并对患者饮食加以指导, 尽量少食或者不食, 结合患者血液检查结果对电解质水平进行调整。②对胰腺酶活性以及胰液分泌情况加以调整。本院主要使用奥曲肽或者生长抑素实施治疗, 此外, 还可以辅助使用加贝酯进行治疗。③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受病症影响, 患者各系统会处于应激状态, 导致患者综合抵抗力降低, 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影响。此外, 受到已坏死胰腺组织液的影响, 将增加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在治疗中, 更需要注重抗感染治疗。④进行活血化瘀治疗。急性胰腺炎主要因炎性因子的释放使得患者出现部分循环功能障碍。为此需要对患者血液循环进行改善, 因中医治疗不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可从中医角度进行治疗[8]。⑤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受细菌感染可能出现包裹性脓肿, 为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可在全身麻醉(全麻)的基础上, 借助腹腔镜实施手术治疗。需要对腹腔炎性物进行清理, 随即将胰腺周围被摸进行切开, 将坏死组织以及炎性渗出物进行清理, 并安置引流管。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于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 在病症类型上分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71例,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79例。在手术类型方面, 本组中62例患者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 48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40例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本组患者距离上次手术时间1~3年, 平均时间(1.57±0.52)年。经对应治疗后, 147例患者痊愈后出院, 3例患者中途自行转院治疗,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可以发现, 临床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诱发因素已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可分为三类, 即胆源性、特发性以及酒精性等。而对于手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的诱因临床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从发生时间上看, 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近期发作型与远期发作型。前者主要因近期手术有关, 任何胆道手术以及胰腺手术均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对胰腺组织造成影响, 进而影响到胰腺血液供应, 或者造成胰腺微循环障碍等, 均可能成为导致术后出现胰腺炎的诱因。结合有关研究可以发现, 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多发生于术后2周左右, 存在较高的凶险性, 加上患者术后症状较为复杂, 很难实现早期确诊[9-12]。而远期型, 大部分首次出现急性胰腺炎患者距离上次手术在6个月内时, 多数患者伴随有胆总管结石, 尤其针对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结石残留率更高。而针对胆道手术时间间隔在6个月以上患者, 出现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奥狄氏括约肌功能受到损伤。②胰管存在胆泥沉积, 极易导致患者急性胰腺炎以及胆绞痛出现反复发作。③胆总管结石。部分患者在胆囊切除后, 因胆总管管径增加, 将增加原发性胆囊结石发生的几率[13-15]。在本次治疗中本院按照患者临床特点, 依据患者诱发因素实施综合性治疗, 效果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 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的因素较多, 在临床治疗中不可单方面借助各类生化检测方式, 还需要结合患者相关病史等进行综合考虑, 依据致病因素进行综合治疗, 以确保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 14(3):17-20.
[2] 孙备, 李乐. 急性胰腺炎诊治理念更新与进展.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 34(3):235-239.
[3] 杨明, 王春友.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解读. 中华外科杂志, 2015, 53(1):54-56.
[4] 高艳霞, 李莉, 李毅, 等.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判断中的意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4(3):201-204.
[5] 杨军, 顾元龙, 姜东林, 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屏障失功能与炎症反应.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4, 26(3):177-180.
[6] 王蓓. 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0):147-148.
[7] 申素纲, 张东, 李军辉, 等. 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2):222-223.
[8] 张昭. 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2):237-238.
[9] 赵登秋, 周龙翔, 邬叶锋, 等. 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严重并发症41例临床分析.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0, 4(3):307-311.
[10] 金壮志, 赵登秋, 张喜成, 等. 胆道T管引流术后并發症36例临床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1):34-35.
[11] 冯晶, 袁静, 茹静, 等. 胆道内置管治疗急性胰腺炎4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2):403-404.
[12] 马强, 李振, 冶国栋. 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23):36.
[13] 李小银, 覃金海, 岑展芬, 等.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s2):53-54.
[14] 戴立胜. 胆道结石致急性胰腺炎治疗体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33):99.
[15] 郑君华, 李德春. 医源性胰腺炎12例临床分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6, 16(3):400-402.
[收稿日期: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