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万辉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应用型本科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6B170)
摘 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商业流程和思维习惯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民办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将竞赛活动融入课程体系、实施竞赛式实践教学、构建多元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探索“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民办高校打造”三创”电子商務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子商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
自2010年起,我国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的需求,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相关任务。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创新创业热潮的掀起,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
现代社会,电子商务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商业流程和思维习惯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已经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相融。电子商务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持续取得新突破,成为带动就业的新载体,成为扩大消费的新亮点,也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因此,民办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思路、方法和举措。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探索出了“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打造“创新、创意、创业”的“三创”电子商务人才。
一、竞赛活动融入课程体系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是结合行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科竞赛的内容与具体的课程内容相结合,将学、练、赛融为一体,以大赛为契机,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
要实现竞赛教学“赛教结合、以赛带训”的本质特点,需要将竞赛活动与课程体系、实训项目体系等紧密融合。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就业导向课多层级递进。在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类模块中,要求具体的课程与学科竞赛的内容相匹配;在就业导向课程模块中,要求通过课程学习获得职业证书、参加学科竞赛、进行专业实习等。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计入学分),并将参加专业技能大赛与获得的证书作为课程考核成绩之一。于此同时,增加相应实践课程学时比例,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轨运行”模式,采用“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实现“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二、竞赛式实践教学
构建竞赛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基本专业技能;实训是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实习是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参与企业实际生产、管理和经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实验
在实验教学环节,以课程实验为主体。在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把与学科竞赛相关的项目作为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贯穿到课堂小组赛-班级竞赛-全校学科竞赛-省级学科大赛-国家级学科大赛中去,从而做到个个参与,人人创新,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平时学习及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如在参加的全国电子商务“三创”赛中,将电子商务大赛的内容具体细分为市场调查、电子商务项目策划、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电子商务运营、网络营销等子项目,然后把这些子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在这几个子实训分项目课程中,分别进行实践教学并以竞赛的形式展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以赛促学”。这种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模式,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通过组织参加相对应的竞赛,来开展具有强烈针对性和高度实用性的专业技能操作应用训练,从而达到其实践能力提升的目的。
2.实训
项目实训是学生通过参与电子商务项目的运营和管理,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商务流程。项目按照企业真实的业务处理模式,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实战演练,在真实环境中体验企业实际业务操作流程。利用项目平台,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从事实际的电子商务运作,包括市场调研、网店经营、网站推广、货物采购、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具体工作,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的流程,在真实的企业商务运营环境和氛围中体验各交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连贯性。通过真实项目的实际运营和管理,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又能为优秀的可参与学科竞赛的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实习
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习活动,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环境、企业运作模式及岗位工作流程。学生通过岗位实习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创业能力。
实验、实训和实习各有内涵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逐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加深学生的知识层次、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接近和适应即将服务的社会环境,最终由学校走向社会,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多元高效的实践平台
为了满足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需要,搭建了“院、企”双方合作的多元高效的实践平台,实施四个结合: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校内模拟实习及企业现场实习相结合;教师科学研究与学生科技创新相结合;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为实现“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保障。
1.实验室
电子商务实验室硬件建设,立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的系统变革,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管理规范、高效运行、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电子商务实验室树立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打造仪器設备先进、资源共享的实验室软硬件教学平台。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体现流程设计、仿真模拟的特色。电子商务的核心在于“商”,即交易及其过程。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按照电子商务流程进行建设,通过企业环境仿真、职能岗位仿真、工作流程仿真,利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对抗竞赛等方法,提高实验实践教学效果。
2.特色工作室
电子商务专业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别具一格的特色电子商务实践平台,即工作室,形成虚拟企业环境和氛围,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室以互联网创新创业为核心,从事电子商务项目运作、移动互联网产品开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方面的实战。通过真实项目,在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境中,为师生和企业之间搭建有效的互动平台。同时引企业入校园,在校内建立别具一格的电子商务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企业将真实的项目带入校园,或指导学生创业团队。工作室形成“导师+项目+团队”的创业项目孵化团队。每个团队由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并配备1名-2名教师和高年级具有经验的学生,充分发挥“老生带领新生,自主模拟经营,学生星级管理,导师指导监督”运行机制。
3.实习基地
电子商务专业积极联系行业知名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各种形式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基地。实习基地条件设施完善,服务周到,为学生的实习和技能训练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保障。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并安排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到现场指导,同时聘请实习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实践教学基地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四、结束语
在“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电子商务专业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驱动,结合专业特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如电子商务“三创”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互联网+”大赛等,获得国家、省级大赛奖项40多项,其中多次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以及最佳创业奖、最佳创意奖等。
参考文献:
[1]周海琼,鲍宏礼,王庆.技能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及创业能力的培养--以黄冈师范学院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1).
[2]叶夏,熊晶晶.电子商务竞赛对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探究[J].福建电脑,2016(5).
[3]常雪琴.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
作者简介:魏华(1977- ),女,汉族,湖北天门人,副院长、副教授,硕士,武汉工商学院,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万辉(1977- ),男,汉族,湖北罗田人,讲师,硕士,武汉工商学院,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