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养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做起
——专访《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

2017-04-22 08:06张小彩
教育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古典大会

文 | 本刊记者 张小彩

从培养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做起
——专访《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

文 | 本刊记者 张小彩

>>康震

2017年春节期间,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一经播出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好感,全民议“大会”背诗词成为一时潮流。

《中国诗词大会》与近年来央视打造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优秀文化节目一起把汉字之美、汉语之美、诗词之美、中华优秀文化之美展现给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观众。可以说,这样的节目大大提升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恰在节目播出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康震老师用杜甫的这句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把古老的诗词“玩”起来

第二季“大会”播出之后,节目选手武亦姝、陈更、彭敏相继上热搜;节目评委康震、郦波等家喻户晓、深受好评;主持人董卿也成为撒贝宁之后,另一名各年龄段通吃的“央视网红”;节目最后一期的收视率问鼎当晚收视冠军……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的火爆程度,可算是非常成功。对此,康震表示:“这么火,是因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如此渴望。”

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具有无可限量的审美潜力,你有多少情感要表达,有多少思想要表现,我们的语言文字就有多少美学潜质供你发掘,这就是经典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对于受邀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他表示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学术积累越丰厚,才越应该去做学术普及和推广工作,这是崇高的工作”。

在康震看来,这档节目虽然以电视“大会”的形式呈现,穿插着以画猜诗、“飞花令”等比赛和游戏环节,但这不是一档综艺节目,“重点不是为了让小部分选手在台上PK,而是要让绝大多数的选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来展示自己的古典诗词储备和对于诗词的热爱,是要让大家更好地来弘扬、传播、推广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

让优秀诗词、传统文化进入大众视野,这其中既有专业性要求,也要兼顾观众的需求和兴趣。说到“大会”的成功,康震老师认为最重要的还在于“群众基础雄厚”。他认为古典诗歌从来都不是小众的,而是大众化的文化形态和现象,我们许多家庭都拥有《唐诗三百首》即是明证。虽然诗词本身是一种相对高雅的艺术,但是它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经验息息相关的特定内涵和形式,以及优美的朗朗上口的韵律都使得它能拥有相当大批的受众。

“大会”的整体设计也颇为人称道。康震介绍说,节目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百人团”的广泛参与,激烈的个人追逐,比赛规则的创新,攻擂守擂的比拼,全程移动端的使用和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同步答题,以及绚丽的3600平方米的水舞台、大屏幕背景等都让节目显得紧张、有趣、扣人心弦,同时又充满着浓郁的诗意。他自己也参与了“大会”的部分节目设计,比如“一对一”对抗的“飞花令”环节就是他提议增设的,“考虑的是,如何将诗词的内容融入竞赛的规则中”“把诗词的高雅性与传媒的通俗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把古老的诗词‘玩’起来”。

当然,围绕大会也有质疑。比如诗词出题内容过于简单等。这一点在康震和“大会”出题组专家李小龙老师的一次对谈中,可以得到解答,其实,“尽量不出偏、难、险、怪的题目”“不出纯记诵的题目”恰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基石,目的就是为了不“扼杀普通大众对诗词的热爱”。针对某些对选手表现的质疑,康震表示,古典诗词个性纷呈,内涵丰富,多姿多彩。诗词给我们的教育就是人要真实、真诚,要有真情。不同的选手有不同的个性,只要他对古典诗词、文化以及对手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那么他自己的个性是可以得到充分释放的,我们也应该鼓励选手展露自己的真性情。

“你爱与不爱,它就在那里”

《中国诗词大会》能够引发广泛热议,显然是因为诗词中蕴含的文化“情感”,几千年都没有变过。

或许我们曾一度忽略它,但它就在那里,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康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唐宋文学等,他在《百家讲坛》开讲的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他看来,传承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确有“困难”,但是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夸张,他认为很多“传统文化式微”的论调只是在“故意制造噱头和惊奇”,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没有任何意义。

他说,自己的儿子因为喜欢书法,一直用书法作为媒介在学习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他接触的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的青年学生,对古典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大都是非常热爱和钟情的,选课非常踊跃,学习热情也很高。“对我们的大学生包括一些优秀的中学生,我们都抱有很高的期待。”他这样告诉记者。

>>康震在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现场画作

他认为在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出现了一个误区,有一些舆论似乎在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快要被遗忘殆尽,还有人说,《中国诗词大会》让人如梦方醒,开始“重拾”古典诗词和文化等。对此,康震显得很激动,他认为传统文化就像流淌在我们中国人血管里的血液一样,是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

他说:“不管你喜不喜欢,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它一直就伴随在我们的生活、情感和价值体验中。”

“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在滋养和培育着我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就像有首诗里说的一样:你爱与不爱,它就在那里。它不会因为你的热爱而发烧,也不会因为你的冷落而冷却。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现状,它一直都还在默默滋养着亿万人民。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中华文脉、中华文化何以能延绵至今?”

他高度赞赏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认为这对于大力地跨越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小学老师要有专家的内涵

因为“大会”是在工作间隙提前录制完成的,所以面对春节期间的突然“爆红”,康震显得极为平静。他很忙碌,忙着读书写作,忙着备课,忙着学生,忙着开学的逐项事宜。

在他看来,教育是人才培养体系中很基础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他每学期还在坚持给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上课,不断培养和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他同时带有硕士生和博士生,也真诚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被基础教育培养出来并输送到古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这样的身份,很特殊,像在经历一种“循环”。

而他的学生们,既有投身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也有继续深造之后投入文化产业和管理,从事文化创造和研究工作的。这些工作在社会上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为补充,相互为营养,相互促进和呼应的,共同推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繁荣。

康震介绍说,作为百年老校,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在人文社科方面有非常雄厚的基础,学校在课程设计方面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注重用传统文化的课程来滋养和培育学生。仅拿文学院来说,对学生的培养注重基础,即对作品原典的研读和作家自身的研究。文学院开设的很多课程都是一个或者两个学分的“小学分课程”,比如“李杜研究”“苏辛研究”等,致力于用很小的学分集中研究几个问题。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是在不断强化学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诗词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另外北京师范大学培养专门的教育硕士,这些学生到了基础教育一线之后,面对千变万化的教育现状和问题,用自己自身较为扎实的专业积淀和素养,同时结合实际,来编写校本教材,开设各种相关选修课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

说到基础教育,康震认为最关键的应该是师资的培养。“如果说要对我们的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对中小学的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虽然我们大部分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都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不是所有的学科老师都一定是精通于传统文化的,因为即使是出身中文系的语文老师,也有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等很多专业分支,所以说,应该先从培养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做起。

虽然没有从事过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康震表示很理解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老师们很辛苦,也很为难”,因为课堂只有40分钟。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已经不是知识性的要求,而是智慧性的要求。他希望中小学老师既要有大学老师和专家的气派和内涵,又要有基础教育阶段老师特有的细致和面对对象的灵活性,他说,“这需要下功夫,没有专业的高度,课是很难讲好的,学生不爱听,老师也会渐渐失去成就感”。

他曾经长期关注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魏书生的教育教学,认为“下功夫可能还是最重要的”,建议老师们不要仅仅只是“趴”在文本之上,更应该跳出文本,从宏观上把握具体的课程和作品。

“男神?那只是一种调侃”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中的两季点评嘉宾,康震教授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谈起诗词,从《诗经》到魏晋南北朝诗作,再到“李杜”“苏辛”等唐宋大家,元明清诗人作品,以及第二季他提议增添的毛泽东诗词等,他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知识之渊博让人敬佩。

在“大会”现场,他讲解、点评诗词内涵意蕴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在讲到辛弃疾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时,他幽默地说:“辛弃疾的心情,就像歌里唱的‘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怀才不遇。”在面对沉静的上海中学的选手姜闻页时,他自我调侃说“我深感惭愧,因为我觉得我过于活跃”,瞬间调节了全场的气氛……开朗的个性、幽默洒脱的解说风格和深入浅出的点评让他圈粉无数。

很多观众和媒体因此称他为“中山装”下的新晋“男神”。

他说:“男神?那只是一种调侃。我没有觉得自己是神,人要是成了神了就麻烦了。”

他表示这就是他的一贯风格,并不是故意在电视上节目中这样表现。

不断有记者来采访他:怎么记住那么多诗词的?他说,“背诗无捷径,唯有读书多”。

康震的父母都是文科专业的大学老师。他说“小时候家里就是书多,也有读书读报的氛围”。他从小读的书很杂很广,哲学、历史、文学、文化、考古的都有涉猎,上大学以后,他甚至“恨不得把书店搬空”。

康震将自己对古典文学的钟情和热爱,归功于哲学。中国古典文学中老子、庄子、司马迁、韩愈、苏轼、朱熹等人的文章与人生中极其深邃的哲学和美学思想让他着迷。加之他的个性比较开朗,渐渐地就更为欣赏李白、苏轼这样的诗歌风格和人生状态,他的研究和学问才慢慢聚焦在古典诗词和散文等方面。

读书除了让康震聚焦了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也让他渐渐感觉到自己似乎是真的“有学问”了,知道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也思考了许多别人没有关注的问题。而且,读书激发了自己的想象力,让他对于新的知识、无穷的世界和领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康震乐于和年轻的学生交往,很满意并享受自己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的状态。他说,“始终和当代最年轻最有朝气的才俊在一起,在这些‘小知识分子’身上我能感受到这个时代最新鲜最活跃的一面,这对老师做学问、做人都是有启发和帮助的”。

学生们则觉得他的课不枯燥,有想象力,善于表达情感,更善于把复杂的、艰涩难懂的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这也正是康震喜欢的教学方式,他说,“讲课最起码不是让大家觉得枯燥的。能通俗的我们还是尽量通俗”。

一位从10年前开始迷上《百家讲坛》的粉丝谈到对康震印象时说道,传统印象中古典文学教授,严谨太过往往有点古板,满腹经纶却不太接地气。康震则与众不同,他尝试着用最通俗的语言向普通人解释自己的研究。

而对于康震来说,他觉得成为大学老师,是目前为止自己的人生最正确的选择,“教学永远是我的本职工作”。

他寄语年轻学生说:“一是要热爱传统文化。二是要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满热情。”

猜你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古典大会
WAIC与WIC大会简介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声讨大会
怎样读古典诗词?
大会选举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背后
“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第39届ISO大会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