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张小彩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传统文化建设 这幸福,和而不同
文 | 本刊记者 张小彩
>>浓郁的书法氛围
春寒料峭,阳光甚好,记者走进的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赞赏的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
始建于1890年的民族小学,距今已经有127年的建校历史,从门外看,却并不“显赫”。地处繁华的北三环,在周围一栋栋摩天高楼的包围中,它安静平凡得很难引人注目。走进校门发现,里面竟别有洞天。
这是一个三进的院落。映入眼帘的是两排翠竹掩映下的八个大字——“和而不同,快乐成长”,这正是民族小学的办学理念;雕梁画栋的教学楼前是凉亭、小桥、回廊,古色古香,相得益彰;抬头,凉亭的亭沿上描画着一个个中国传统故事;低头,脚下的条砖上镌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类的中国哲理和诗词。
继续行走,则又被“一品轩”“习思堂”“弘道楼”“立人学院”等一个个传统风、传统味的所在吸引。接待我们的窦老师介绍说,“静心阁”的两侧种着“竹子”和“葫芦”,结合它们的外形和精神,师生还创作出了“于寻常时养大度 至凌云处自虚心”的楹联。虽然不是瓜果飘香的秋天,也还没赶上姹紫嫣红的春天,但是校园里隐约可见的玉兰树、石榴树、海棠树、玫瑰丛、葫芦丝瓜藤等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可以想见的美丽。
除了绿植花草,果树蔬菜,民族小学还养了兔子之类的小动物。“我们希望在这钢筋水泥的城市中能给孩子提供更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尊重和热爱大自然。”窦老师开玩笑地说,“这样就不会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生了。”
民族小学的校园里,传统文化的元素可谓无处不在。最吸引记者的还是散布在学校影壁、草坪、大厅,乃至餐厅天花板上的“和”字,有书法,有雕刻,有绘画,各种字体,各成风姿,和美丽、典雅的校园静静地融为了一体。
要谈民族小学的教学理念,“和”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民族小学的前身是“马甸小学”,当年是海淀区一所十分破旧、落后的学校,更名为“民族小学”之后,校长马万成以“民族”为突破口,在民族精神上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他对民族教育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民族精神”不应该只局限在“少数民族”上,应该有更宽泛的概念。学校的在校生百分之八十以上还是汉族学生,学校需要更大的格局和长远的发展。于是,他把“民族”的内涵不断扩展开来,“这所小学不是某个或某些少数民族的学校,而是能够融合各个民族的大家庭。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大家拥有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民族教育应该是更加广泛、与时俱进。”
马万成一直十分喜欢和热爱传统文化,他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和未来公民,既应该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又应该有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坚守。
在此基础上,学校2006年又提出办学和育人的“三气”目标,即“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气”。
马万成希望孩子们的成长是快乐的:“学校是大家共同成长的地方,相比当下浮躁的拔苗助长的教育现象,我们更应该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不仅是学生,也有老师、有校长、有家长,我们每一个人在这里都会体验成长的快乐。”
最终,马万成和老师们将办学理念定为“和而不同,快乐成长”。
“快乐成长”的基础是“和”,“三气”目标的核心也是“和”。“和”文化也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
人与自然:“老师,我把葫芦碰掉了”。关于孩子们和学校环境的“和”谐共处,德育处的窦老师给我们说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年秋天,学校长廊的丝瓜、葫芦又爬上了藤,煞是好看。因为它们生长很慢,所以孩子们经常在课余时间仰头去看,有的孩子也会忍不住伸手去轻轻摸一摸。有一天一个孩子很紧张地跑去对窦老师说,有一个葫芦掉到地上了,是自己不小心碰掉的,绝对不是故意的,还很伤心,说自己伤害了小葫芦。窦老师陪她到“现场”去看,发现很可能是葫芦已经瓜熟蒂落了,孩子轻轻一碰就掉了下来。她安慰半天,孩子才减轻愧疚,放松心情。
>>学习武术 强健身体
民族小学的校园内,绿树成荫,各种果树、蔬菜遍布校园的角落,学生们却都懂得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秋天,石榴悬挂于枝头,没有人去摘。葫芦丝瓜悬挂于藤萝架下,学生们抬头欣赏。小动物园旁,学生们蹲在旁边,耐心地喂小兔子菜叶。孩子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民族小学的校园中,处处可以见到“和”字,甚至一年级刚入学没多久的孩子,也会自豪地对爸爸妈妈说:“这个字我认识,就是我们学校的‘和’!”
人与人:“学生们和我很亲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天下大同”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来的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倡导这种和平发展、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国际观。民族小学的校园里,生活着汉族、回族、藏族、水族等多个民族的学生,涉及老师、职工、学生、家长等各种身份的人员之间的相处,“和”的教育理念也处处可见,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
教育教学中老师们懂得包容,彼此学习,互相促进。课堂内外师生和谐,有礼有情。各民族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共进。孩子们还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书信保持着联络,传递着关心和问候……
在我们的想象中,学校的德育老师因为涉及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所以一般是威严的,和学生有很远的距离。但是我们和德育处的窦老师行走在校园中,迎面的都是孩子们热情的问好、亲切的笑脸,还有自然而然的亲近。“学生们和我很亲近,源于彼此的尊重,和谐的相处。”说起学校的“和”文化,窦老师很是自豪。
曾经也有家长对学校的“快乐成长”理念存疑,认为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所谓“快乐”,其实不然,民族小学讲究的“快乐”是在传统的“规矩”“度”“和”之上的“快乐”。
互相包容,欣赏他人,尊重他人,懂得和谐相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样的学校,很传统,很中国,很和谐,学生也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含义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苟同,是传统中国对“君子”人格的具体要求,蕴含着人的生存、处世和发展的深刻哲理。学校100多年的办学历程,由回族人办学到各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这本身就体现和谐与包容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马万成提出“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就是要尊重不同、包容不同、欣赏不同。
曾经,民族小学的校训是“做最好的我”。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看到校训后,习主席建议:因为人各有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兴趣、成长速度、特长等都是不同的,应该让每一个孩子把自己有限的人生、有限的精力聚焦在他最能发挥作用的那个方面,争取最好!你们的校训是“做最好的我”。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而不是所有方面。
民族小学以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为育人底气,通过门类多样的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润物无声的教育践行了“和而不同”“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的理念和校训。
古诗文诵读:“我们是要过级的”。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词的灿烂篇章深受小学阶段孩子的喜爱。校长马万成坚持认为,一定要让学生从小接触、诵读、热爱诗词。
学校老师集思广益,挑选出二百多首优秀的古诗词,按照“爱国如家 对月思亲、孝亲尊师 天地之经、黑发勤学 白首不悔、投我以报 报之以李、各美其美 天下大同”等方面分类,编辑成《乐颂经典》校本教材,并把这套古诗文集分为八级,一级30首古诗,对应一个年级。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多背、多积累,参与跨级考段活动。更高的级别也有更高的要求,不仅会背,还要理解其含义、情感。
这些经典古诗词的学习完全取决于学生们的自觉,他们可以利用早读、休息时间主动背诵。学校在固定的时间会安排古诗考级的活动,只要自己把本级掌握了,会背诵了,就可以向老师申请,拿到古诗考级报名单,参与考级。
>>民族运动会
有意思的是,古诗考官们也是学生,这些小考官们是提前选拔的,只要自己最先掌握了本级的古诗词,经过老师考核优秀,就可以担任古诗小考官了。他们经培训持证上岗,工作时认真负责。
“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是校长马万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诗词“考级”的形式变被动为主动,变齐步走为尽情跑,极大调动了孩子们参与和学习、背诵的积极性,家长和老师们都为之感动惊奇。
在古诗考级中还涌现出了一批小诗仙,比如:程一诺同学,一年级时就考下了四级,背完了120余首古诗。还有一个转学新来的孩子,半个学期就过了七级!
翰墨书香:“厨房的大师傅都会书法”。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民族小学将书法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促使学生练得一笔好字,并通过全员普及课程、社团提高课程以及开展文化大讲堂、书法展、书法比赛等多种形式,全面落实书法教育,帮助学生在修身养性之中更深入地了解、学习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首先,学校将书法课列入课表,做到专时专用。学校每周一节书法课,毎周三一小时全员练习书法,并邀请到了首师大书法研究院的研究生和专家们参与一年级书法课的教学活动,并负责周三书法练习时间各年级的指导工作。
其次,学校打造精品社团,培养书法精英。学校为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提供了更高的学习平台,从班级中选拔出书写水平较高的学生组建了一支180多人的书法社团。社团分为预备班、柳体楷书、颜体楷书、欧体楷书、赵体楷书、魏碑、隶书、篆书八个专业组,每组配备两位书法院研究生作为导师,带领学生从相对专业的角度深入学习书法文化与技法。
学生练习书法,全校的老师也没有闲着。每当春天来了,立人书院内的海棠花开放时,全校老师还会在这里举办“海棠雅集”。“何止是老师,连我们厨房的大师傅都在学书法!”老师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2015年6月,学校以“传承经典文化,百人共写论语”为主题,举行了一次书法教学汇报活动,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民族小学的校园内,处处悬挂着师生员工的书法作品,翰墨飘香,余韵悠长。
艺和工作坊——体验“非遗”的魅力。从2005年开始,学校先后设立了非遗保护项目相关课程,涉及面塑、剪纸、陶艺、泥塑、风筝、颍拓、空竹、中国结、京剧脸谱、相声等艺术门类。2010年学校被授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校”,2015年,还被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小小艺术家协会分会”。
学校美术社团将民间传统艺术与小学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成立了“非遗”传习基地——“艺和工作坊”,集合了民间工艺美术等多项非遗保护项目,请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学校,学生也走出去拜访名家、亲临艺术,开展多元化艺术活动,如举办“走近工艺大师,传承中华文化”文化体验活动、“北京民协小小艺术家协会分会成立暨抗日英雄人物面塑作品巡展”,参加“北京市文化局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儿童景泰蓝非遗作品专题展”,举办“放飞春天,放飞梦想”市民协小小艺术家风筝巡展等。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时欣赏了学生们的传统艺术作品,并给予了高度认可。民族小学的“小艺术家”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艺术的热爱和娴熟的技能也感动了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一批批外国客人。
音乐、数学、体育……“到处都有传统文化”。在民族小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找到与传统文化衔接的地方。音乐课,民族小学发展的是古老而传统的民乐,二胡、笙箫、骨笛、葫芦丝……传统乐器、古老的知识、中国的故事、中国的表达,都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的辉煌文明饱含深情,充满热爱。
语文课上师生吟诵古诗词,感受朗朗上口的韵律和丰沛动人的情感。数学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民族“竹节神球”“鲁班锁”“数字棋”等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思想。体育课上,老师教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代运动知识,学习运动技能,练习传统武术。孩子们兴致勃勃,强身健体……
必修课之外,民族小学的茶艺、棋类、风筝等各种选修课进一步丰富了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有很多学生放学之后,在各种课程和社团之中流连忘返。
“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靠的就是这些别具特色的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不仅让孩子们更像个“中国人”了,更具有“中国味”了,也让孩子们各有特长,更像“自己”了,更加自信、快乐了。
要问“和而不同”理念下的传统文化教育给民族小学带来了什么,马万成校长说,是幸福,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幸福。
在民族小学,有一门“幸福公民”选修课程,学校定义为塑造“合格公民,幸福人生”,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关爱之心、健康之体、规范之行、聪慧之脑、多才之身。
何谓幸福呢?马校长认为最直接的幸福是做了自己想做并且能做的事吧。想做,因为我们有梦想;能做,说明我们有能力。他说:“如果我们可以激活孩子们对于生活的好奇和热情,并让他们能够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我想会多了很多幸福的人,少了很多职业倦怠者。”
2016年海淀民族小学被新京报评为北京市“最具幸福感的学校”之一。这个评选,学校起初并不知情,“完全是家长帮我们报名并投票、推动的。”民族小学只有千人,最后数目可观的票数完全来自于家长自发的转发、拉票,靠的是“口口相传”。
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学习成绩落后的孩子,各学科老师们对他们进行“会诊”,找优点,找特长,找目标,“总能找到孩子与众不同的优点吧”。找到了,然后就去强化它,助推发展,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里面都能“被尊重”,都能“有目标”,这,是幸福的。
二年级的孙若霖同学全家春节前奔赴苏杭旅行。站在小巧别致的中式庭院里享受江南和煦的阳光,孩子应景脱口背诵出“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等诸多诗句;走到杭州西湖,孩子很自然地想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过绿竹掩映的一扇竹门,她能想到“小扣柴扉久不开”;石头缝儿里冒出一簇簇旺盛的苔藓,她会激动地说:“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和诗词为友,与经典做伴,这,是幸福的。
经过课堂,耳畔传来的是朗朗的读书声、开怀的笑声。走在校园,迎面而来的是翠竹楼阁,还有孩子们开朗的笑脸、礼貌的问好。走进食堂,面对自主式就餐,看到的是秩序井然、彬彬有礼。校园里的孩子,很幸福。
离开海淀区民族小学之后,记者穿过了正对着学校的马甸公园,散步、运动的老人和孩子很多,随口问起来,他们说:民族小学的孩子很有礼貌。放学的时候,看见一个个都乐呵呵的,孩子上学首要不就是开心嘛。在马万成心中,所谓名校,就应该“名”在孩子。怀抱理想的教育者,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