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钢琴音乐的音响形态与建构方式个案研究
——析陈其钢的《京剧瞬间》

2017-04-22 07:18:47郑艳李汶轩
临沂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响作曲家声部

郑艳,李汶轩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上海 200241)

中国当代钢琴音乐的音响形态与建构方式个案研究
——析陈其钢的《京剧瞬间》

郑艳,李汶轩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上海 200241)

《京剧瞬间》是陈其钢以京剧为音乐素材创作的两首钢琴作品中的一首,作为一首中国当代钢琴独奏作品,作曲家赋予其主题材料多元的音响形态表达,使作品主题在呈示与发展的过程中以变奏的手法构筑两个京剧过门核心音乐素材。本文将探寻京剧“行弦”和“二黄”音调素材下具“有限移位调式”思维的独特音响建构方式,剖析作品多元的音响形态。

中国当代钢琴音乐;音响形态;建构方式;有限移位

《京剧瞬间》是陈其钢先生于2000年受邀为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特别设立的陈其钢作品演奏奖而作的一首钢琴独奏作品,修订于2004年。作曲家以京剧中的“行弦”和“二黄”作为核心音调,以现代风格的审美印象刻画“瞬间”的音响效果,京剧唱腔会始终以显性或隐性的形态呈现于音乐作品之中,作品立意下的京剧元素被赋予多元音响形态的表达。作曲家曾自述该作的写作经过:“在写作之前,我所知道的只是一种情绪,一种远远的、如烟的感觉。在这个感觉中包含了自己熟悉的京剧音乐的音调。京剧音乐素材来自从小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记忆。合理地利用中国传统音乐素材,逐渐成了自我表达的基本方式和思维源泉。”[1]

作为色彩大师梅西安的学生,陈其钢在结合“有限移位调式”思维的陈述方式基础上对京剧主题本身进行重构。在整体作品的组织与建构中,各异的主题运动方式形成多样的音响形态,它们之间呈现的变化和对比,与作者实践的和声音响色彩相结合,编织出一个个具浓度、有表现力的主题“实体”。本文拟从主题来源、有限移位调式思维下的主题构建以及主题发展中的音响形态这三个方面出发,着手于该作品的分析研究。

一、主题素材来源及呈示形态

京剧是板腔体中发展得较为完整的戏曲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两种唱腔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西皮明快高亢,刚劲挺拔,二黄则呈现为沉重凝练、深厚稳重的特点。将京剧中的元素纳入当代音乐创作已成为当代作曲家的创作来源与手法之一,如张朝的《皮黄》、王阿毛的《生旦净末丑》等等。在音乐素材上,陈其钢的《京剧瞬间》主要运用了行弦和二黄原板这两个京剧过门材料,在乐谱上,作曲家分别标有“Ⅰ:主题”和“Ⅱ:对题”。由于比赛性质上的时间要求,他以有限的篇幅、变奏的手法实践了抽象简单的表达。

从“京剧瞬间”的标题来看,该作品旨在表达中国国粹京剧中的瞬间印象与韵味,对于“瞬间”一题的创作构思,陈其钢形象地用西皮腔体中具有过场性质的行弦表现出来。关于该行弦主题的选择,则源自2000年2月作曲家在北京的一次排练,即他为张艺谋执导的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所作的音乐,舞剧第三幕一开始就应用了京剧行弦,于是,陈其钢断然决定将此主题应用于这部钢琴作品。[2]“行弦因其简单旋律的反复演奏、可长可短的塑造特征常用于演员的表演动作、念白或置换场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3]具体形态如下。

谱例1:《京剧瞬间》的主题Ⅰ(9—11)小节与京剧行弦曲调

从谱例1中我们可以看出,京剧中的行弦曲调具有五声调式的旋律特征,以C—D—E—G—A五正声建构而成。陈其钢在借用这一素材时并非一味照搬,而是在保留旋律旋法的形态下赋予其西方音乐语言的外衣。就具体手法而言,陈其钢将其注入了“有限移位调式”的思维。众所周知,这是陈其钢的老师梅西安所创立的人工式调式,即一个八度内每相邻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所建构起的音阶,根据不同的比例关系,梅西安总计创立了七种调式。根据谱例可知,《京剧瞬间》中的行弦主题音高素材为#C—#D—#F—A—B,作曲家同样采用了五个音,但并非完全是五声性的。按照梅西安有限移位调式的分析思路可知,这五个音的比例关系为2:3:3:2,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同时形成以中间的#F音为轴,向两端延伸的对称性特点。另外,作曲家在该行弦主题下方按照纯五度关系叠加和声,形成五度音程平行进行的音响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原本京剧行弦曲调的面貌,形成中西合璧的音乐语言。

该作品的第二个京剧素材取自于二黄过门曲调,作曲家将其设定为“对题”。通过谱例2可知,作曲家对该曲调的模仿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保留二黄旋律旋法的形态;二是与二黄曲调采用的音数相同,均为六音。但陈其钢同样没有照搬二黄旋律,将音高素材设为E—#F—#G—A—B—#C,这六个音的比例关系为2:2:1:2:2,也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与对称思维,也在下方叠加按照纯五度关系叠加和声,这些均与主题Ⅰ的建构方式相联系。

谱例2:《京剧瞬间》的对题Ⅱ(9—11)小节与二黄过门曲调

在呈示形态上,作曲家将两个主题材料进行纵向并置,以对位的思维和形态进行陈述,因此被冠以“Ⅰ:主题”和“Ⅱ:对题”的复调音乐语言。同时,这一呈示形态又与京剧唱腔中的结构处理手法相联系,在传统京剧唱腔的结构处理上,通常以成对的上、下两乐句为基础形成所谓的“双主题”,以此作为乐曲的基本表达手段。[4]

谱例3:

作曲家在作品中对所谓的“双主题”呈示手法进行了延伸,使音乐的主题既有着整体有机的统一,又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姿态。既与传统曲式中的“双主题变奏”有一定的呼应,又甄别于这一结构手法,主题以横向衔接、纵向并置等多元形态谋篇布局,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化”和“戏剧化”,致使作品所营造出的“京剧风格”更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延展性。可以说,音乐主题的建构方式与呈示形态奠定了全曲的发展基础。

二、主题发展中的线状音响形态与建构方式

在《京剧瞬间》中,作曲家通过对主题材料的音色变化、音区组合、力度设计形成了不同织体形态下多元的音响效果,其中,线性思维是重要的笔法之一。作曲家以多样的线状形态绘制各声部间错落有致的音响效果,它们虽然在视觉层面呈现为形态各异的织体,但在听觉层面却能够使听众捕捉到不同形态的“线状音响”,有的是静止不动的直线,有的是波动幅度不一的曲线,还有的是发音点衔接形成的不规则线条。大致可分为四种线状音响:1.声部齐奏产生的平行线状音响;2.颤音效果的小幅波动线状音响;3.单音与和弦在相对固定的音域内横向连接形成的大幅波动线状音响;4.不同层面的单音与和弦无规律链接形成的不规则线状音响。建构方式如下页图所示:

从以上归纳出来的各类音响形态中,可以看到主题音响的变化。它所呈现出的线性思维,通过不同的时间、空间以及纵向横向这两个维度,形成了当代钢琴音乐创作的建构路径。陈其钢以线条刻画了横生纵、纵生面再到成块的过程,横向上的旋律叠置带来了纵向的和声性音响,而纵向则通过层层展延、分层转接、对位叠加这几种手法体现主题的展开、对接以及对整体作品的建构。

(一)层层展延的线性展开

该建构方式主要指主题线条在多个层面上渐次发展的运动方式。在纵向上,作曲家将主题骨干音分成三个层次进入,音响随着织体的形态作出多层次的变化,缩减的节拍时值、不断加密的单声部旋律都使得主题不断地加厚延长,可谓是层层织染的效果。主题骨干音贯穿形成一道绵延的线条,织体层次历历分明,渐行渐浓。作曲家运用这种以音穿线、以线带声的手法,在纵向上保持了作品的凝聚力。

(二)分层转接的线性展开

分层转接主要指主题先在一个声部进行完整陈述,随之再转接至另一声部,在做分层转接的陈述时,主题的调式、调性可以发生改变,但旋律形态不变。这一方式所带来的各声部之间的转换可以是并置关系,也可以是交接关系。

谱例4:

如谱例4所示,变形的行弦主题先在右手声部呈示两次,随后由左手声部移高半音转接呈示,小二度的调式关系使两声部之间的音响形成色彩性渐变。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主题的线条轮廓形态未发生改变,但各声部在转接的过程中,新的材料不断融入(如节奏型),为音响的发展提供了可变的空间,也使主题线条在深层面上具有更加浓厚的色彩渲染。

?

(三)对位叠加的线性展开

该手法主要指主题分布于两个声部中,它们以不同的速度步伐和节奏形态形成具有复调风格的音响形态。这与作曲家贾达群教授所提出的“结构对位”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对于这一建构方式,陈其钢既融合了西方的复调观念,又对中国笔墨中多重线条的不同运笔速度进行了强调。

谱例5:

如谱例5所示,上方右手声部运用8个小节完成了一次主题的陈述,而左手声部则在8小节内完成了两次陈述,两个声部所呈示的主题线条轮廓形态相一致,却以不同的速度步伐、织体与节奏形态呈现,从而形成对位叠加的线性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当代钢琴音乐的创作魅力,赋予作品整体静态结构之下的动态过程,使作品内部各音乐元素的形态既有所甄别,又能在静与动之间取得一种平衡。[5]从而音乐的意义不再局限于对旋律的操控,更带有对节奏语言的组织。而这些变化所带来的音响意义,都有其丰富地表现力。

瓦列兹(Varese)视音乐为有组织的声音,周文中则认为音乐是声音,而声音就是“有生命的物体”,这二者的观念却恰恰回应了东方音乐背后的精神。[6]线条作为有“生命”的载体,各要素间彼此充满“生命力”的相互作用,或许与西方传统强调物理特性的创作观念相对立。而东方现代意义的线性思维在观念与技巧的融合上又焕发出新的思想追求。作曲家陈其钢基于时间与空间、横向及纵向这两个维度,从多角度的主题发展方式阐述了他的线性思维,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音响形态。

三、点描音响形态下的序列思维

《京剧瞬间》的另一种音响形态来自绘画中的“点描”技法,作曲家以点构图,形成音响画面。同时,他进一步运用当代作曲技法,以剪裁的手法提取行弦与二黄两个主题的音高素材,并融入序列思维。

如上文所述,行弦主题和二黄对题均具有“有限移位调式”的特征,它们的第一次呈现在第9小节,而在此之前,作曲家分别提取了这两个主题的前四个音,以和弦的形式加以预示。它们的最外层声部互为逆行的关系,分别是:B—A—G—E和bE—bG—bA—bB,如果用序列分析的方法标记,这两个四音组可以用P11和R4来表示。

谱例6:

通过谱例6可知,作曲家剪裁出的两个四音组为相差一个半音的逆行关系,在呈示形态上它们又具有不严格的倒影特征。这四个音组构成的和弦在进行中为平行的关系,如四个音点横向连接形成的点与点的堆积,在之后乐曲变奏展开的部分,这一音响形态在不同的调性上强调,且中间以休止符间隔,形成点状有规则堆积的音响形态。

点描的手法还体现在节奏与节拍的设计上,在《京剧瞬间》中作曲家运用了3种节奏模式、10种节奏单位和8种节奏层次。复节奏和复拍子产生的节奏运动,使作品产生不同大小的“音点”纵横交错的音响形态。打破传统的结构主义思维,将每一音响角色进行了非逻辑性的“意识流”式链接。[7]节奏律动带来的抗衡、常规的节奏划分与特殊形式相结合,形成重拍多变的音响效果。陈其钢以多变复杂的节奏形态,实现了音乐作品中点与点之间紧张与松弛、动态与静止的性格表现。

谱例7:

谱例7中,右手声部以点描手法陈述变形的行弦主题,左手声部则是二黄主题前四个音构成的四音组反复。隐性的节奏韵律展现出各音点之间结合的多种可能,在看似“无章可循”的音响形态中,主题旋律以多元的节奏音型塑造了音响形态的无限空间,呈现出“瞬间”审美追求所带来的“千变万化”。

结语

从宏观上看,《京剧瞬间》以基于有限移位调式和序列思维的行弦和二黄原板为主题素材,以变奏和发展的手法承载结构,以线状和点描两种音响形态谋篇布局,综合多变的速度、力度、节拍,营造出一部充满张力与戏剧性且极富中国韵味的当代钢琴作品。其整体结构图如下所示:

“如同其他的艺术创造一样,音乐只是作曲家借用音响材料抽象地表述自身感觉的方式。这种感觉是宽泛的、多元的;有时是瞬间的灵感迸发,有时是长时的情愫积累……形态的玩味,声响的游戏,统统化为五线上的神奇形态和组合逻辑。”[8]华裔作曲家陈其钢在吸纳其老师梅西安“有限移位调式”理念的同时,融合中国京剧的元素,进而渗透于他的创作思想。在《京剧瞬间》中,行弦和二黄主题材料获得了疏密、浓淡、明暗的多重表达,也进一步实现了作品结构的呈示、展开到再现的逻辑过程。可以说,陈其钢的创作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历经的不同层次的融合,在产生共鸣的同时,它们也以新的面貌和姿态不断折射出当代语境的光彩。

[1]李名强,杨韵琳.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第七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280.

[2]赵冬梅.陈其钢最新钢琴作品《京剧瞬间》的艺术创造[J].中国音乐,2003,(3):26.

[3]邢春如.中国艺术史话.中国戏曲艺术(下)[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122.

[4]李刚,李楠.关于京剧唱腔的调式探索[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2):80.

[5]郑艳.序列音乐创作中的“结构对位”现象与形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01):106.

[6]梁雷.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13.

[7]郑艳.西方作曲技法与东方文化意韵的诗性凝结——梁雷室内乐《花开的声音》音乐语言诠释与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04):133.

[8]贾达群.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172.

A Case Study on the Forms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iano Music——Analysis of Chen Qigang’s Peking Opera Moment

ZHENG Yan,LI Wen-Xuan
(Music Department,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Peking Opera Moment is one of the two piano works created by Chen Qigang who takes Peking Opera as musical material.As a contemporary Chinese piano solo,the composer gives the theme a variety of audio forms,so that the theme of work builds two opera doors as key musical materials by var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nique style of“Tone”and“Erhuang”tone material under the“limited shift mode”thinking,and analyzes the diverse forms of the works.

Chinese contemporary piano music;sound form;construction mode;limited shift

J618.9

A

1009-6051(2017)02-0042-08

10.13950/j.cnki.jlu.2017.02.005

责任编辑:辛琳琳

2017-03-11

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15D04)

郑艳(1981—),女,山东淄博人,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分析);李汶轩(1992—),女,江苏连云港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音响作曲家声部
单声部旋律听写训练法探究
乐府新声(2023年1期)2023-06-29 06:45:18
小小作曲家
科学大众(2022年9期)2022-06-05 07:27:30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黄河之声(2021年6期)2021-06-18 13:57:18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黄河之声(2018年20期)2018-01-24 12:04:48
诚实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