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雪飞
二十四节气在日本的传播与实践应用
毕雪飞
二十四节气随着历法于公元552年传入日本,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而早已渗透进日本各个领域,成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它依然引导着日本人的农事,影响着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对日本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有的被列入国家法定祝日,更多的则在民间节日(节气)中得以传承实践,其他领域,如文学等方面也有对二十四节气的大量表达。从日本的经验看,国家层面的立法,民间层面的践行,媒体与商业宣传推动,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 日本传播 实践应用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与此同时,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及其研究工作也随之正式启动。近一个月以来,从国家层面到学者个人,都在密切关注或探讨二十四节气的国内工作,却很少将目光投向域外。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早已远播东亚各国,东亚各国是如何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又是如何实践应用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做的研究工作,同时,这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以二十四节气在日本的传播与实践应用为中心,探讨二十节气在日本的传承历史与当下的实践,以此为中国二十节气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一些参照。
若想探讨二十四节气在日本当下的实践,首先必须要了解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的历史。当前检索到最早的史料是成书于八世纪的《日本书纪》第十九卷、第二十卷与第三十卷中关于中国历法传入日本的内容。第十九卷记载:“(钦明天皇十四年)六月,遣内臣阙名使于百济,仍赐良马二匹、同船二支、弓五十张、箭五十具。敕云‘所请军者,随王所须。’别敕‘医博士、易博士、历博士等,宜依番上下。今上件色人,正当相代年月,宜付还使相代。又卜书、历本、种种药物,可付送’”*『日本書紀』(巻第十九)欽明天皇紀(十四年)六月、遣內臣闕名使於百濟、仍賜良馬二匹·同船二隻·弓五十張·箭五十具。勅云「所請軍者、隨王所須。」別勅「醫博士·易博士·曆博士等、宜依番上下。今上件色人、正當相代年月、宜付還使相代。又卜書·曆本·種々藥物、可付送。」原文検索http://www.seisaku.bz/nihonshoki/shoki_19.html.第二十卷载:“(推古天皇十年)冬十月,百济僧观勒来之,仍贡历本及天文地理书并遁甲方术之书也。是时,选书生三四人以俾学习于观勒矣。阳胡史祖玉陈,习历法。”*『日本書紀』(巻第二十二)推古天皇紀(十年)冬十月、百濟僧觀勒來之、仍貢曆本及文地理書幷遁甲方術之書也。是時、選書生三四人以俾學習於觀勒矣。陽胡史祖玉陳、習曆法。大友村主高聰、學天文遁甲。山背臣日立、學方術。皆學以成業。原文検索http://www.seisaku.bz/nihonshoki/shoki_22.html第三十卷载:“(持统天皇四年十一月)甲申,奉敕始行元嘉历与仪凤历。”*『日本書紀』(巻第三十)持統天皇紀(四年)十一月甲戌朔庚辰、賞賜送使金高訓等、各有差。甲申、奉勅始行元嘉曆與儀鳳曆。原文検索http://www.seisaku.bz/nihonshoki/shoki_30.html从这三则史料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历法传入日本与开始使用的时间轨迹,钦明天皇十四年(552),历博士和历本传入日本,推古天皇十年(602)日本开始学习历法,持统天皇四年(690)开始并行使用元嘉历与仪凤历*日本称中国的麟德历为仪凤历。。随后,日本的历法使用情况,可以参见表1。
表1
从表格统计可以梳理出日本历法使用的历史脉络。日本690年开始使用中国历法,历经元嘉历、仪凤历、大衍历、五记历、宣明历,到1685年终止,大约使用了近1000年,其中宣明历使用了823年,时间最长(推测因894年终止遣唐使而一直使用宣明历)。贞享历是日本第一本“和历”,1685年开始使用,后历经宝历历、宽政历、天宝历,直至1873年结束,大约使用了180多年。这些“和历”以中国历法为基础进行修订,仍属于“太阴太阳历”(即阴阳合历)。明治5年(1872)政府废除太阴历,采用太阳历。明治6年(1873)1月4日,太政官布告第一号发布令改历,使用太阳历。
从日本历法使用的历史来看,明治六年(1873)以前,日本一直使用的是“太阴太阳历”,1873年以后,明治政府改历开始使用太阳历。从各个历法体系使用的历史时段来看,中国历法近1000年,“和历”180多年,太阳历不到150年。由此可知,中国历法对日本的影响应该是最为深远的。
明治初期,明治政府一方面积极由上而下推行“文明开化”,加速近代化的进程,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以强化皇权统治。明治政府的皇权和西化的奇妙结合,在对传统历法的修改、存废规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日本明治5年(1872)改历,并在11月15日太政官布告以太阳历领行相对应的神武天皇即位日定位为国家纪元,明治6年(1873)使用太阳历,同时建立了一整套以皇家为中心的“祝祭日”体系,公开确定了元始祭(1月3日)、新年宴会(1月5日)、孝明天皇祭(1月30日)、纪元节(2月11日)、神武天皇祭(4月3日)、神尝祭(9月17日)、天长节(11月3日)、新尝祭(11月23日)8个年中祝日、祭日为公定休息日。在明治11年(1878)又追加了春季皇灵祭(实为春分日)和秋季皇灵祭(实为秋分日)。*毕雪飞:〈明治时期改历及其对年中行事的影响〉《日本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年中行事传承与变迁——以东京地区为中心》,山东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15年9月,第39-40页。明治政府的改历,外显透出对西洋文化特别是西洋历法的摄入,内化调整或消减存续已久的传统节日(节气),从而达到“归一于天皇”,并使国民日常生活沿着天皇的统治而制定了方向*有泉貞夫「明治国家と祝祭日」『歴史学研究』三四一1968年10号,以达到真正的中央集权统治目的。
明治改历与以天皇为中心的“祝祭日”体系并没有让民众顺从与迎合,相反,却引起了民间强烈的“抵抗”。其原因在于:第一,民间传承久远的历法与传统节日体系,是以祖先崇拜和田神祭祀为背景,与四季变化和稻作周期相吻合,植入完全异质的天皇崇拜,使得民众在实际生活层面上难以融合接受;第二,国民在生活上依然依赖于旧历,要想从民众日常生活中去除并没有那么容易;第三,新历和对应的节日在季节上错位,导致节日无法按照传统进行。由此,民众面临艰难的二选一:要么按照原来的历法时间进行,抵抗明治政府改历;要么改变节日的内容,改变传承已久的传统。
事实上,明治政府改历以及建立起来的以皇家为中心的“祝祭日”体系,除了学校和政府部门以公休体现以外,直到明治末期为止,都没有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固定下来。从明治时代开始,经过大正时代,直到昭和30年(1955)前后旧历依然存在。*新生活运动协会在《新生活通信》第一号中提出“新历一本化”(只使用新历),引起社会舆论注意。至昭和30年(1955)前后,旧历基本废止,国家、社会、家庭通用新历。毕雪飞:〈新生活运动与文化财保护对年中行事的影响〉《日本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年中行事传承与变迁——以东京地区为中心》,山东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第103-104页。明治政府对皇权统治的强调,对西洋历法的吸收,对传统历法(包括节日以及节气)废止,强化了皇权统治的中央集权,而民众依旧使用旧历,传承传统节日(节气),与之“较量”,与之“抵抗”,则是面对政府的“去”,而表现出的极力的“留”。
在明治政府改历以及对传统节日(节气)的废止问题上,民间的传统力量显示了强大的传承,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传统节日(节气)绵延未绝,传承至今。那么,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至今天,内容是否发生了变化呢?参照平成28年(2016)历法要项(表2)*平成28年(2016)暦要項http://eco.mtk.nao.ac.jp/koyomi/yoko/pdf/yoko2016.pdf,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名称与时间基本未变,但是,加入了土用、彼岸等11个杂节。从杂节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依据与二十四节气同等观测基准制定。
表2
相比较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则有了很大的调整,以适应本土情况。以中国宣明历与日本明治7年(1874)略本历相比较(表3)*七十二候https://ja.wikipedia.org/wiki/%E4%B8%83%E5%8D%81%E4%BA%8C%E5%80%99,可以看出日本在七十二物候方面做出的调适。
表3
(续表)
(续表)
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至今,日本人一边调适,一边实践应用,已然渗透进日本各个领域。其中,日本现有的节日及历法中应用最为广泛。日本节日及历法包括国民祝日与休日、年中行事·节句、二十四节气、杂节等,综合指导着日本人的生活、农事等各个方面。
日本近代以来主要围绕由来于天皇家的“祝祭日”导入休假和庆贺体系,并在旧的宪法下贯彻到底。昭和22年(1947)5月3日,“日本国宪法”实施,体现了“国民主权”、“尊重基本的人权”、“和平主义”三大特征。在此基础上,昭和23年(1948)7月20日,日本公布了“国民祝日法”,并即日实施,代替了旧有的“皇家祝祭日”体系。“国民祝日法”实施之初规定的节日共9个,时间以及记述如表4。*日本内阁府网页「国民节日」http://www8.cao.go.jp/chosei/shukujitsu/gaiyou.html.
表4
日本“国民祝日法”首先废止了“元始祭(1月3日)、新年宴会(1月5日)、纪元节(2月11日)、神武天皇祭(4月3日)、神尝祭(10月17日)、大正天皇祭(又称先帝祭,12月25日)”;其次,将原有的一些节日进行改称,将“春季皇灵祭”改称“春分日”,将“天长节(4月29日)”改称“天皇诞生日”,将秋季皇灵祭改称“秋分日”,将“明治节(11月3日)”改称“文化日”,将“新尝祭(11月23日)”改称“勤劳感谢日”。新宪法下的国民祝日继承了已有的“祝祭日”日期的一部分,哀悼先帝驾崩的祭日、春秋皇灵祭等天皇灵祭日的意识衰退,以祝贺国民的成长或健康为宗旨的日子或纪念日被设定为国民祝日。*日本国民祝日法几经修订,至平成26年(2014)5月23日国民祝日法修正(平成26年第43号法律)公布为止,国民祝日增至16个。其中,春分日与秋分日为歌颂自然与尊重祖先的日子。除了法定祝日以外,民间传承的节日也有与二十四节气有着直接关联的节日(表5)。*日本の行事·暦―年中行事·節句、http://koyomigyouji.com/nenchugyouji.htm
表5
二十四节气作为重要的农事指导坐标,一直指导着农事活动,对于城市化已经超过90%的日本来说是否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呢?以平成28年(2016)二十四节气为例,对其影响与指导意义列表如表6。*日本の行事·暦―二十四節気http://koyomigyouji.com/24.htm
表6
(续表)
从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来看,有对农事、渔业等方面的引导,更多的则是对生活方面的指导,可见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此外,日本人还根据二十四节气观测基准增设了11个杂节,以补充二十四节气及其指导作用。杂节的月份、日期与二十四节气的关联及其指导内容列表如表7。*日本の行事·暦―雑節http://koyomigyouji.com/zatsusetsu.htm
除了历法与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传承以外,日本的其他领域,如文学艺术等亦有大量的实践表达。形成于十五世纪的独立诗体——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中的一种短诗,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它以极其短小的形式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受,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语言含蓄、隽永、简练,便于记忆和流传。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其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以日文(假名)为标准)。第二,每首俳句都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个“季题”。所谓“季题”,又称“季语”,即与四季有关的自然现象或人事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是用与春夏秋冬四季有关的风花雪月、鸟兽虫鱼、花卉草木等为标志和暗示,使读者一看即知该俳句所吟咏的是四季中的某个特定季节的事物。人事社会现象则以宗教、习俗、人事(包括节日、忌日、纪念)等来暗示一年四季中的一个特定季节。“季题”(季语)中,二十四节气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现代俳句依然如此。检索现代俳句数据库,*現代俳句データパースhttp://www.haiku-data.jp/kigo.html出现六个栏目,分别为“春の季語”、“夏の季語”、“秋の季語”、“冬の季語”、“新年の季語”与“無季”,二级检索立春、夏至、冬至三例,检索出立春50例,夏至21例,冬至21例。日本俳句诗人通过“季语”中的季节转换,表达对自然与人事的感慨,以及对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季语”中的二十四节气成了俳句意象,承载着日本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以及对人生的感慨与感悟。
二十四节气在日本的当下实践离不开媒体与商业的大力宣传。每至二十四节气,日本的天气预报中都会进行详细讲解。以处暑为例,来了解一下日本人宣传二十四节气的叙事顺序。“一年二十四等分的节点是二十四节气,今天是处暑。处暑即“出暑”,天气开始转凉,但是现在的季节感怎么样呢?通过调查,现在的季节感是夏天,天气仍然十分炎热。那么例年的状况怎么样呢?过去十年东京的气温数据显示最高34.7度,最低28度,平均在30度左右,特别2010年逼近35度,果然现在仍处于炎热的夏季。那么,大家关注的炎热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呢?请看各大城市的未来一个星期的气温状况,高温一直还要持续。在这炎热的天气里,大家最应该注意的是要管理好身体。不仅是气温,还要注意湿度,容易引发中暑等症状。高温多湿的时期,请大家巧妙利用空调,在屋内、屋外采取万全措施预防中暑。最后,今天也是七十二候中的“綿柎開”,大家猜一猜怎么读?从上述二十四节气宣传叙事顺序来看,先是讲解二十四节气与处暑的由来,然后讲解处暑日及未来一周的天气状况,接着再讲处暑湿热时期注意管理身体,最后是对七十二候知识的普及。”*二十四節気【処暑】の季節感|ウェザーニュース2016年8月23日http://hp.otenki.com/2454/
表7
商业宣传则主要集中在季节转换时节令食品与用品的贩卖上。以冬至为例,了解一下商业以及旅游业的宣传。每至冬至,商场外面都会竖起旗子或宣传招牌,介绍冬至的由来,讲解吃南瓜粥、洗柚子浴的习俗以及好处等,商场内部则将柚子与南瓜摆放在一起贩卖。日本的一些温泉也会打出冬至柚子浴的广告,吸引游客前往观光与休闲。如日本日光公园中的鬼怒川温泉的冬至柚子浴广告这样写道:“冬至时期,鬼怒川川治温泉乡迎来了柚子浴。严寒季节,鬼怒川的柚子浴使您身心温暖。18日(星期日)10点开始,在鬼怒川车站前派发柚子,先到500名有份。”*ゆず湯風呂キャンペーン|イベント|日光旅ナビhttp://www.nikko-kankou.org/不仅商业、旅游业,这一时期的网络也大量宣传冬至由来以及习俗。从这些线上线下的宣传可知,二十四节气在日本当下社会中的认知程度与民众的接受程度都不低。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也离不开国家立国方策与基础教育。日本进入平成(1989-)时期,开始建设“文化立国”的制度体系,*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国家发展战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军事立国战略阶段(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立国战略阶段(二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文化立国战略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2部/文教·科学技術施策の動向と展開』『文化芸術立国の実現』、日本文部科学白書、2013年。建立了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文化大国迈进的战略目标,以应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本政府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发达的资讯体系,雄心勃勃地提出要把日本建成一个“文化发信国家”,使日本成为一个“向世界传播文化的国家”,并在扩大日本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日本国家形象方面表现不俗。*欧阳安:《日本文化政策解读(上)》,《中国文化报》2012年7月27日。日本的“文化立国”策略实施,加之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以及企业的配合,使得节日(节气)得以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日本传统文化基础教育非常值得提倡与学习,如学校、家长会让学生在立春前一天撒豆驱鬼,之后认真数出与自己年龄数目一致的豆子吃掉;女孩节让女孩子们摆放“雛祭”人偶,男孩节让男孩们悬挂端午鲤鱼旗;七夕节让学生认真写好七夕祈愿纸条,虔诚地挂到笹上;盂兰盆节学生跟随大人返乡祭祖,“七五三”跟着家长去神社参拜,正月大规模参拜。传统节日(节气)举行之际,稍加驻足,就会发现一些企业赞助的招牌,用之于民而还之于民,企业对节日顺畅推进贡献着应有的力量。
二十四节气随着历法于公元552年传入日本,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而早已渗透进日本各个领域,成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它依然引导着日本人农事,影响着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对日本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有的被列入国家法定祝日,更多的则在民间节日(节气)中得以传承实践,其他领域,如文学等方面也有对二十四节气的大量表达。从日本的经验看,国家层面的立法,民间层面的践行,媒体与商业宣传推动,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霄冰
毕雪飞(1971-),女,内蒙古赤峰人,文学博士,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浙江 临安,311300)
G122
A
1674-0890(2017)02-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