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浠文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16级文艺学 221000)
俳句是兴起于江户时代并受到了中国古代汉诗绝句的影响的日本古典短诗中的一种。俳句有三个要素,分别是五、七、五的字音,季语和定式。但是除了这三要素以外,个人认为俳句的最本质特点是短小。俳句经历了从和歌到短歌到发句再到现在的俳句,其篇幅愈发短小而含蓄,形成了一种意犹未尽、意味深长的表达形式。
晚清时期有一部分中国人在去日本访学的过程中首度接触了日本的俳句。罗朝斌在赴日留学时期写的俳句就得到了当时日本的俳句大家高滨虚子的称赞,并开始在日本小有名气。但是最早将俳句翻译成汉语的是程剑南,他把大岛僚太的俳句“五月雨やある日ひそかに松の月”按照中国五言绝句的形式翻译成了“长夏草堂寂,连宵听雨鸣,何时悬明月,松影落庭前。”
让俳句真正进入中国的是作家周作人。周作人于1906年和鲁迅一起赴日留学,在日本期间,他接触到了日本的俳句并对俳句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他“时常去买新出版的杂志来看,也从旧书摊上找些旧的来,随便翻阅”。1他对俳谐的兴趣及其研究,为日后他的俳句翻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周作人于1911年从日本返回中国,在1921年前后,我国的诗歌创作陷入了僵局,周作人为了打开当时的诗歌局面,便开始陆续翻译介绍日本的诗歌。并写下了包括《日本的诗歌》、《日本的小诗》、《论小诗》等多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与谢芜村、松尾芭蕉等多位俳人大家,并把日本的诗歌分为短歌、俳句、川柳三种形式,1921年8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杂译日本诗三十首》,并在次年紧接着发表了他翻译的《日本俗歌四十首》,可以说周作人先生对于俳句为了中国的传播不遗余力,他不仅为中国新诗坛带来了新的诗歌形式,也为当时的诗人学习小诗创作找到了学习的蓝本。
周作人先生在谈到小诗的兴起时曾说过“中国的新诗在各个方面都受到欧洲的影响,独有小诗仿佛是例外,因为它的来源是在东方的;这里边又有两股潮流:便是印度与日本。”2在周作人等人译介的影响下,诗坛“模仿俳句的小诗极多”,连诗坛宿将朱自清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从前读周启明先生《日本的诗歌》一文,便已羡慕日本底短歌;当时颇想仿作一回,至于年轻的效仿者更多,‘康白情、俞平伯、徐玉若、汪静之……都作过这种受日本俳句影响的小诗’”3
其实郭沫若的一些作品也能看出有日本俳句“五七五”形式的影子,比如节选自《雨后》的这一段:
星空
海上泛着银波
天空还晕着烟云
松原的青森
这首小诗可以被称作算是最早的“汉俳”。只是或许诗人自己在写作时都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受日本俳句影响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慢慢开始注意日本的俳句,俳句的影响渐渐内化到作家的创作中,可见俳句经周作人的引入对我国小诗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小诗的形成所受到的外界影响,其实被公认为影响最大的就是凭借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于1924年访华的泰戈尔。这件事不仅仅让当时的诗人有了另外一种可以参照的文化传统,同时泰戈尔的名作《飞鸟集》、《新月集》也对当时的中国的新诗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连冰心自己也表示《繁星春水》算是受惠于泰戈尔的小诗。但是若追溯到1916年泰戈尔出访日本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泰戈尔个人写诗风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受到了当时日本俳句的影响。在他访日期间,泰戈尔曾接触和阅读了小林一茶、松尾芭蕉和与谢芜村等人的俳句作品,并表示自己被他们在寥寥数语中所构造出的意境所打动,对此他毫不掩饰地在日记中也表达了他对俳人的欣赏之情“这些人的心灵像清澈的溪流一样无声无息,像湖水一样宁静。迄今,我所听到的一些诗篇都是犹如优美的画,而不是歌”,后来他口中这些罕见的短诗可能在他身上产生了影响,他答应了一些日本青年的要求,在他们递来的扇子或者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随手写下了一些零星的词句和短文,当他把这些零星的词句和短文收集成册,就成为了《飞鸟集》。
可以说泰戈尔的日本之行简直为他的诗歌打开了另一扇窗,而透过这扇窗能看到的,是俳句淡淡的“物哀”和悠远的“余情”。正如罗振亚先生所说“可以确认,泰戈尔那些简短美妙的哲理诗是受到了日本俳句体的启示、在俳句影响下写成的,其清新的自然气息、浓郁的宗教氛围和频发的哲思慧悟,有梵文化和‘偈子’背景的制约成分,但更多来自日本俳句自然观和禅宗思维的隐形辐射”。通过以上我们看清,中国小诗的异域因素虽然是泰戈尔诗歌和日本俳句的多方面影响,但主要来自于日本俳句。
俳句一直以来就有季节的诗歌的说法,或许是日本人对于四季和周围景色的变化十分敏感细腻的缘故,季语在俳句中的使用也是相当普遍。比如与谢芜村的那句“秋风寂寥愁意起,酒肆吟诗有渔樵。”,又或者是松尾芭蕉的那句“春将归,鸟啼鱼落泪。”等等,我们都可以看到诗人是以四季景色的变换和其带来的人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并在无形中形成了“无季不成句”的季题规范,一直到现在,日本的俳句仍然还以春夏秋冬四部结集。而中国“小诗”的感伤气息自然与五四运动落潮后悲剧氛围的笼罩有关,但是更离不开与俳句的“物哀”传统的影响。在日本人敏感而纤细的审美观念下,越是细微而短暂的事物便越具有纯粹的美感,在他们看来,樱花如云霞般一刹那的绽放和落英凋谢时所谱曲的生命挽歌同样美丽,且正是这一瞬间的绚烂反而将美推向了极致,生命毁灭的那一霎却恰恰使其的价值得到了最庄重的实现。而正是这样一种极赋悲剧意味的“物哀”传统,决定了俳句中所出现的物象常常是清幽闲寂又空灵淡雅的,在季节一荣一枯的无尽更替中,咏叹着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俳句有一种瞬间凝聚的摄影之美,有点像日本的写真。它是一种有着广阔想象力的“空白”艺术,需要读者对其进行审美的再创造。松尾芭蕉有一首很著名的俳句“古池塘,青蛙跳入水音响。”,其实也就是把古池、青蛙、水音这三个意象定格了,融大小、动静、虚实于一炉,就像是一幅动静相称、余味无穷的水墨画。
为了模仿日本俳句中的写真倾向,中国的“小诗”也开始将目光聚焦于景象和情思相融的瞬间,开始追求一种类似于传统山水画的留白之美。比如汪静之写的那首《芭蕉姑娘》,就深谙俳句之妙,不仅是句式,就连意象也一并日本仿真化了:“芭蕉姑娘呀,夏夜在此纳凉的那人呢?”这首《芭蕉姑娘》假借以纳凉的事态,将夏夜和芭蕉姑娘两个意象放在了一个具有瞬时性的镜头中,却又同时留下了许多未解的疑问,比如纳凉的人是谁?和芭蕉姑娘的关系是什么?芭蕉姑娘又会如何回答呢?作者没有回答,却给读者留下了无尽遐想的空间。
尽管“小诗”在创作上深受日本俳句的影响,但是在借鉴俳句的创作中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很多文人在创作小诗的时候并没有真正领会日本俳句的“以象写意”是为何,也没有掌握到日本俳句中所赋含禅意的要义与精髓,所以比起日本俳句本身,中国的小诗缺少了“瞬间性”的集中凝聚,同时在选择意象和拼接意象时不够自然,把诗体的要求降格为大小体积的概念,误以为“小诗形”便是“小诗体”,却不知“小诗”的精华在于它的含蓄而不是“方便”。写诗的时候并不是在有感而发的基础上自然成文,而是信手拈来、粗制滥造。严重损害了诗歌的健康和尊严。这也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小诗运动为何昙花一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释:
1.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8页.
2.周作人.《论小诗》.上海:民国日报,1922.
3.罗振亚.《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