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连[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23]
青春咏叹调之比较阅读——评析《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和《十八岁出门远行》
⊙李 连
[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23]
本文通过对韩寒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和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进行比较阅读,分别从作者的写作历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品本身等方面深入剖析,解读作品间的相似之处和独特之处,有利于指导我们进行文学欣赏或文学创作。
青春 比较阅读 文学欣赏 文学创作
“青春”话题永不老。近年来,《致青春》《谁的青春不迷茫》《小时代》等充满青春气息的影视剧,陆续在全国各大影院或电视台上映,这使得更多的人群关注到“青春”。其实,这个话题从未落幕,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它都历久弥新。
文学作品方面,韩寒在2013年出版的作品集《我所理解的生活》中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和余华在198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都讲述了青春里的“远行”。看似相近的标题,让人不得不产生比较阅读的趣味。
比较阅读,是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阅读方法,就是读者将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作品对照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相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和鉴别,这样可以让人的感知更加充分、深刻,同时了解差异,把握特点,提高读者的鉴赏力。通过比较阅读之后,我们发现,以上两部作品在创作背景、主题立意或描述手法等多个方面,既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文学作品来源于作者的生活,但是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要更深刻地认知和理解作品,我们首先要分别了解两位作者的写作历程。
韩寒,“80后”作家、职业赛车手、导演,1999年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000年高一退学,后陆续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和杂文集等数十部作品,2003年开始职业赛车生涯,2014年开始导演电影,擅长将自我体验经由文字展现在公众面前。余华,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当时正是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期,小说创作者们不只是关心“写什么”,而是更致力于探索“怎么写”,后来这部分作品被统称为“先锋实验小说”,余华则是该队伍中的领军人物,著有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作品被多个国家翻译出版。时代背景不同,自然涌现出了满足于那个时代所需求的作家,也就产生了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每一份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时代烙印,韩寒的作品和余华的作品自然也不例外。
其次,让我们看一看这两部作品产生的背景。《青春就是一场远行》,是根据韩寒在湖南卫视2012年“成人礼盛典”的现场演讲《十八岁的选择——远行》整理而来。韩寒因在同时代的年轻人中独树一帜,当时已经声名鹊起,受到年轻读者的特别青睐,作为激励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对象,被邀请至电视台与观众进行亲切的面对面交流。《十八岁出门远行》则是余华的成名作。1986年,还名不见经传的余华被临时邀请参加《北京文学》的青年作者改稿班,遂以晚报新闻上的抢苹果事件为蓝本,写了这篇小说,继而被提前刊发在1987年第1期的《北京文学》上。因时代需求的变化,同一主题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存在差异性,正是这样的差异性,才满足了不同时代阅读群体的需求。
第三,我们从文学作品本身找到它们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
相似点方面,它们的引子一致,都是从“远行”开始了自我的青春,“远行”成了一道不能不逾越的门槛,它代表了从未成年世界通往成年世界的必经之处,越过了这道门槛,宣告了青春时代正式到来。两篇作品的主旨无一例外地写了青春的迷茫,作品主题和心理描写的指向完全一致,都写的是十八岁成人后的青春年华,都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而通过自我心理营造出熟悉的人或物,以寻求一种安全感,给予自己继续探寻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同时,这两篇作品有很多不同之处。
其一,立意不同。《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强调远行不重要,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兴趣和伙伴,青春就是要在不断寻找一切你感兴趣的东西的过程中解除你的困惑,它更注重于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强调了从自我发现、自我调适到自我解决。它提出了大家都可能面对的问题,也探讨了问题,最后还用“我”的自身经历去化解疑虑。《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在刚刚迈向成人世界时,面临着与外在的矛盾冲突,在成长中遇到挫折,从欣喜、惊奇、激动到失望、悲观、迷惘的心路历程,虽然与自我期待不同,但仍有收获。它的笔墨更偏重于向外探寻,在向外部世界寻而未果之后,方开始自我疗愈之旅。
其二,文体不同。《青春就是一场远行》,最早出现在演讲现场,所以它的陈述更松散,用较随意的方式口述了当年的经历,所以即便整理过后,也只能算是叙事散文。看似“形散而神不散”,作者讲述了青春时期较完整的历程,并较为完美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而《十八岁出门远行》描述了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是很明确地具备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的短篇小说。深究之,两者在情节描述和人物刻画方面不同。
比 较 《青春就是一场远行》 《十八岁出门远行》情节发展坐在驶向北京的火车上,“我”回想起小时候的日子;现在离家远行,必须自己生活,“我”面临很多新问题,但是开始了自己热爱的事情,比如赛车,我知道了自己的动力所在。十八岁的“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了旅程,一开始很放松地面对一切。 “我”用一支烟换取了免费搭车的机会,可后来汽车抛锚,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甚至打伤了阻拦的“我”,而苹果的主人——司机却漠不关心。最后司机拿走了我的行李,转身离去,“我”在那已经坏了的车里独自尝着苦涩。人物刻画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精雕细琢。描述了“我”的所思所想,以及“我”的动向。对司机进行了很突出的肖像描写,在“我”和司机的相处过程中运用了许多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全文描述了“我”在青春初旅中种种微妙的心情。
其三,表达方式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自然是不同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来源于演讲,为了吸引受众者,韩寒平实地叙述了“我”的成长经历,在探讨共同的问题之后得出结论:“不停寻找自己所热爱的一切。”《十八岁出门远行》,则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叙述了“我”在不同环境中的遭遇,并描写了沿途的风光与人物,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抒发自我感受,采用了夸张、对比、比喻、拟人等多样化的写作手法突出主题。
其四,叙事方式不同。从远行出发开始,《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在整体上是按照顺序叙述的,在驶向北京的火车上插叙了一部分回忆的片段,接着讲述自己在北京的种种经历,最后得出大家都想知道的答案。《十八岁出门远行》开篇就叙述了“我”在途中的种种,到了小说的最后,才陈述“我”在父亲的叮咛下欣喜离家。倒叙的叙述方式,增强了受伤后的心理与刚刚离家时的心理的反差效果,使读者的心理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其五,语言风格不同。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手法决定了作品的风格,而这两篇作品除了作者的写作手法之外,还要考虑到前文提到的作品产生的背景。
余华多次承认自己深受捷克小说家卡夫卡的影响,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代表者之一的卡夫卡,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余华用了象征手法写《十八岁出门远行》,在该作品中,作者用了反常理的方式自言自语地描绘事物形态,力在寻求更为贴近精神世界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晚霞存在于屁股上”,雅俗共同结合在一个短句中,让人啼笑皆非;司机在亲见属于自己的苹果被搬离后,竟然无动于衷……诸如此类。越稀奇古怪,越接近真相本身,这些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做了应有的铺垫。
从语言角度来说,《青春就是一场远行》当然更偏向于口语化,平静地娓娓道来;从受众角度出发,它更具有感召力,也更强调互动性。从现场观众的反应看来,它是相当成功的,直白朴实,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与文绉绉的说白,只求观众听懂了并且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两篇作品都由“远行”开始,描绘了青春的伤感、迷惘和追寻,虽是同一主题,因受到不同的时代特征的影响,不同的作者会根据受众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立意、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叙事方式和不同的语言风格等,创作出主题相似,而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
[1]韩寒.青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2]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
[3]韩寒.语文[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4] 章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
作 者:李 连,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语文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管理。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