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本义探源

2017-04-19 02:54史士昊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素问治未病金文

史士昊

【中图分类号】R2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1

引言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独特概念,且被视为最高境界,掌握“治未病”技术者,称为“圣人和上工”。“治未病”的现代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然而,这些措施的抓手是什么,却语焉不详、莫衷一是,没有实实在在的抓手,何谈曰“治”?按现代字义理解,未病如果是没有病,没有病为什么要用治?既然没有病,那还治什么?《黄帝内经》又为什么只用“治未病”和“治已病”来囊括治病的所有内容?为厘清上述问题根源,笔者试从《内经》著述时代的文字本义来探讨“治未病”的本源含义,进而阐释其临床意义,以就正于同道。

1.治未病字义

“治未病”,是成书于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提出的理论概念,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1]”《黄帝内经·灵枢·逆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1]”由于《黄帝内经》所使用的文字,为秦代统一文字之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篆文体系,而非现代汉字,因此,若想厘清“治未病”本义,则必须要回到《内经》著述时代的文字字义本身来探讨。

1.1 “病”字字义

“病”,篆文,由疒和丙构成,《说文解字》:“病,疾加也”,《玉篇》:“病,疾甚也”,疾,甲骨文,篆文,本义外受箭伤,加重而生内患,需要卧床休息,即是“病”的本义。患,金文,籀文,篆文,本义居家休养、痛苦忧心,病是内患,所以现在称“生病”为“患病”,称“病人”为“患者、病患”。疒(音nè),甲骨文,篆文,本义卧床休息,《说文解字》:“疒,倚也。人有疾病,像倚箸之形”,倚,半立半靠,依靠。丙,甲骨文,金文,篆文,本义石器孔洞中装的鱼尾状手柄,《说文解字》:“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史书·律书》:“丙者,言阳道著名,故曰丙。”丙为物成、丙为因阳盛而显著,“丙”与“疒”结合构成的“病”字,是说外受箭伤,入内化热而加重,需要卧床休息,现代“感染发炎”说得更为直接。丙在天干五行之中属火,无论体内自生的火,还是外感而生的火,均为“病”的主要原因。丙,由“内”和“一横”构成,一横为指事,指“邪”与“正”在体内相争、阳盛显著为丙,阳盛则阴衰,阳盛显著即为阴阳失衡显著,因此,病,即是人体“阴阳平衡”发生显著改变,呈现“阴阳失衡”显著状态。

1.2 “未”字字义

“未”,甲骨文,金文、篆文,为树木的枝杈上部再加一重枝桠,本义树木枝叶渐茂,尚未开花结果,意思是正处在枝叶渐茂、“尚未”结成果实的过程之中,这才是“未”的本义,不是现代理解的“无、没有”,而是“有”,只是“尚未”最终成形结果。

1.3 “未病”本义

把“未”的过程本义和“病”的显著本义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一个确切的“未病”本义,即:未病,即是人体“阴阳平衡”处于“非显著改变”路径,尚未呈现“阴阳失衡”显著状态。病是未病发展的结果,未病是病前之病、未至之病。《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1]”《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刺未病。[1]”《黄帝内经·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1]”“发”为投掷而出,“生”为草木破土萌发,“盛”为满溢显著,“已”为胎儿出生,均属于“病”的显著状态;“未病、未发、未生、未盛”,则均属于“未病”的非显著状态。清代·陆懋修[2]指出:“今人之所谓病,于古但称为疾,必其疾之加甚,始谓之病,……未至于病,即宜药之,此则《内经》未病之旨。”至者,到也,“未至之病”即“未到之病”,唐代名医孙思邈[3]则称其为“未病之病、欲病之病”。也就是说,人体所有的“病”前状态,都属于“未病”状态,“未病”是“病”之前的阴阳平衡非显著改变,属于“病前之病”,因此才需要“治”。“已病”则是“未病”发展到了显著改变阶段,“病”与“未病”没有截然分界点,两者都需要“治”,并且“治”的思路是相延续的。换句话说,“治未病”和“治已病”,已经包含了“治病”的所有内容,而这正是《黄帝内经》只用“治未病”和“治已病”来囊括所有治病内容的答案。

1.4 “治”字字义

“治”,金文借用,由(乱,相互辩论批驳)和(司,主持公正)构成,本义拔乱反正,变乱为不乱;篆文,由(水,洪水)和(台,土石堆筑的坝堤)构成,本义引水筑坝。拔乱反正,即如“缫(sāo)丝”,水煮杂丝乱缠之蚕茧,抽出齐整不乱之细丝;治水之法,须从水源初始之处开始,依势筑坝而疏通。水煮者,喻法;始源、依势者,喻理。因此,“治”的本义,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本源入手,二是依本源之势而进行拔乱反正。

1.5 “治未病”本义

未病,是病前之病,治,就是拔乱反正,“阴阳失衡”就是乱,初始的“阴阳平衡”就是正。综合“治、未、病”三字字义,可以归纳为:对人体“病”之前的“阴阳平衡”非显著改变,依据初始之势,进行拔乱反正,使其复归为初始“阴阳平衡”,就是“治未病”!

1.6 “治未病”抓手

依据治未病本义,不难分析出,治未病的抓手,就是人体初始的“阴阳平衡”,就是人体与生俱来、一生不变的生理特质,包括阴阳盛衰平衡、阴阳寒热质性、形质属性、五藏核心等先天内涵。其就像用筷子夹菜时,那根不动的筷子,是中医“治未病”的定海神针。据此抓手,即可准确分析后天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于此之后,所产生的相应而可预知的变化路径,对此路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拔乱反正,就是真正的“治未病”。

1.7 “治未病”方法及目的

“未病”是“病”前状态,是“未至之病、未病之病、欲病之病”,是人体初始“阴阳平衡”的非显著改变,而“已病”则是未病发展的结果,属于人体初始“阴阳平衡”的显著改变。“未病”和“已病”属于一对相对概念,两者没有截然分界点,其共同点都是人体初始“阴阳平衡”发生改变,不显著为“未病”,显著为“已病”,“未病”加重就是“已病”,“已病”减轻就是“未病”。因此,已病防变属于治未病,病后防瘥属于治未病,未病先防也属于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4]”《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上工治未病……见肝之实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5]”《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6]”等,是为“已病防变”治未病,其目的,为使与已病藏府相关联的藏府不得“病”;《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1]”;《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损谷则愈[6]”等,是为“愈后防复”治未病,其目的,为使初愈之“病”不复发;《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1]”;《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5]”等避邪气、调情志、适劳逸、节饮食、慎起居方法,是为“未病先防”治未病,其目的,为使外邪和生命活动不损伤人体正气,从而不得“病”。通过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等方法,使“未病”不发展为相对意义的“已病”,即是“治未病”的最终目的所在。

2.讨论

依据《黄帝内经》著述时代所用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篆文体系,厘清的“治未病”本义,即对人体“病”之前的“阴阳平衡”非显著改变,依据初始之势进行拔乱反正。确证了“未病”为“病前之病、未至之病、未病之病、欲病之病”,与“已病”一样需要“治”;“未病”与“已病”皆为人体初始“阴阳平衡”发生改变,只有显著与非显著区别,没有截然分界点,“治

已病”与“治未病”的思路是相连续的,“治已病”与“治未病”囊括了中医治病的所有内容;人体初始“阴阳平衡”,为治未病抓手,是中医“治未病”的定海神针。据此抓手,即可准确分析后天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于此之后,所产生的相应而可预知的变化路径,对此路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拔乱反正,就是真正的“治未病”,从而实现不得“病”的最終目的。

3.感谢

本义字义参考了《象形字典》的相关内容,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虞舜,于莉英点校.四库全书--黄帝内经[M].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2008:2-4,13,168,172,117.

[2]王璟主编.陆懋修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39.

[3]思邈著,焦振廉等校,吴少祯主编.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3,206.

[4]扁鹊撰,高丹枫,王琳校注.黄帝八十一难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20.

[5]陈修园编,林庆祥校注.金匮要略浅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11.

[6]汉张机撰,上海中医学院,校注.伤寒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7,92.

猜你喜欢
素问治未病金文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语法填空专练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