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玲
摘 要: 通过感恩教育,使幼儿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学会如何报答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感激之情。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感恩教育 成长
现代教育的新理论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由此看来,感恩教育是四大支柱的综合体现。幼儿是有生命的,幼儿园有义务为幼儿创造良好而健康的环境,让幼儿体验感恩,学会感恩。当我们审视今天的教育时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感恩教育应成为全部教育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元素,也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感恩的体现。
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感恩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幼儿园感恩教育成为增强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之中流砥柱
结合各种活动(节日活动、主题活动、亲子游戏活动)强化幼儿感恩意识。
1.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
挖掘节日内涵,有目的有选择地把感恩教育融入节日活动中去,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感激之情,是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形式。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都是开展感恩教育不可错过的良机。
“三八妇女节”,请妈妈代表讲述哺育孩子的经历,让孩子知道在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爱与辛苦,让孩子深深地体验爱、感激爱,并由此产生想回报爱、付出爱的意识。向妈妈表决心、坚持做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让幼儿为妈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增强幼儿对爱的认识。
“教师节”,让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为老师献上手工制作的鲜花,或贺卡。教师们看着这么多用废旧的、便宜的材料做成的,但却情意浓浓的鲜花或贺卡内心都有说不出的感动。
“国庆节”,组织幼儿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绘画比赛,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
“重阳节”,给老人们带去幼儿的精彩表演,同时重视引导孩子关爱老人时的正确称呼,甚至注意与老人交
流时的真挚眼神,因为每一次实践活动都是在塑造感恩的心理。
2.利用情境教学开展感恩教育。
情景教学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事半功倍地学习知识技能,并获得真实、有效的情感体验。教师向幼儿提供一些生活中常遇到而又感到困惑的较典型的道德情境,引发幼儿的思考,组织他们对此进行讨论和评价。
3.结合主题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欢欢喜喜过大年》、《献给妈妈的爱》,《可爱的家乡》、《童心颂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祖国的伟大、家乡的美好和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萌发爱祖国、爱家乡和感恩亲人之情。主题活动中通过和小朋友一起布置一面“感恩墙”,把幼儿的感恩行动以图片及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进行一月一次的感恩明星评选,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是感恩教育的肥沃土壤,开展主题活动时可结合主题,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感恩教育。如带幼儿去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同时鼓励幼儿参与各种爱心募捐、慰问敬老院的老人、参加植树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培养幼儿施助于人的快乐,从而达到回报家人、回报社会的教育目的。
4.节日中组织各种各样的亲子感恩游戏。
节日中可组织各种各样的亲子感恩游戏,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为家长打开一扇了解孩子的门,让孩子走上一条体会父母之爱的路。活动中有家长和孩子的欢笑,同时也有家长感动的眼神,共同感受到感恩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改变。
5.发掘教材中的感恩素材,开展感恩教育。
幼儿园的许多活动都可以当做感恩教育载体。如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语言活动,让幼儿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感受他妈妈和小兔之间的爱,如语言活动《感恩的心》,活动中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同伴的无限同情心和愿意帮助他人的情感。
二、让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成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过程
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要经常化、生活化、制度化。同时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抓住教育时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之中,“感恩教育”应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
为使感恩教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我们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幼儿的谈话、游戏、活动、突发事件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注意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坚持常规要求贯彻始终。(1)一月一次的感恩影片欣赏。(2)每周两次的感恩晨间谈话。谈话是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谈话活动同样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3)一周一次的餐后休息时间为幼儿创设小小新闻台。随着感恩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幼儿慢慢地养成了向身边人感恩的习惯,同时对报纸、媒体报道的关于不顾孝道,不顾别人感受等行为表现出一种唾弃,对懂感恩,知恩,报恩的人投以称赞的目光。(4)午睡前给幼儿讲述有关孝顺、关爱的小故事。利用午睡前的5分钟为幼儿讲述感恩故事,让幼儿感受文学故事精彩的同时渗透感恩教育。(5)离园前5分钟集中做课间手语操《感恩的心》。要使感恩作为一种常规活动植入幼儿的心,使幼儿在固定的时间一起感受感恩的氛围。
三、家庭感恩教育成为奠定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之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使家长成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对幼儿实施合理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幼儿园要经常提醒、引导家长们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融于生活之中、不露痕迹的,在家中可以很轻松地营造感恩氛围,在有意无意中,家人的一言一行,孩子们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在心里,印在脑海。久而久之,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使孩子们知道今后自己也应该这么做。可以说家庭是孩子们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的各种习惯与行为首先来源于家人。家长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其感恩意识。家庭是幼儿人生成长的第一站,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因此,为幼儿搭好感恩教育的第一個平台十分重要。为此,应积极利用网络、电话、书信、家长学校等形式指导、督促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好感恩教育。
1.开展文明礼貌用语教育。
指导家长首先进行文明礼貌用语教育,学会尊重别人。父母要言传身教,做出表率,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如:“请您帮我好吗”、“谢谢您”、“请进”、“请您喝水”、“欢迎您再来我们家做客”、“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让幼儿知道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知道长幼有序。将“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成为常用礼貌用语并养成习惯。
2.开展互相关爱、自理自立教育。
作为家长应该经常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沟通,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关爱而不溺爱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得到关爱和帮助后要求孩子学会感谢、感激。平时生活中不无辜迁怒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谐。每天回家帮妈妈做一件事情,说一句感恩的话,在父母生日快到的时候亲手为父母做一份礼物(手工作品,贺卡等)。学会倾听,学会用礼貌用语跟身边的人交流。渐渐地,孩子们从提醒到有意识地做,再到主动开心地做,从关爱身边最亲的父母开始,慢慢延伸到对老师、同伴的爱。
四、社会感恩教育成为提升幼儿拥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上层建筑
为了让幼儿真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还要寓感恩实践活动于细节之中,让幼儿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帮助和关爱他人。
1.感恩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同时引导孩子学会向父母感恩是感恩其他社会成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感恩父母方面应要求幼儿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和劳动、工作状况,体谅父母劳作的艰辛,不对父母怀有敌意。(2)牢记父母的生日,并在重大节日予以真诚的祝福。(3)不乱花钱,知道父母工作辛苦,挣钱不容易。(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5)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減轻负担。(6)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7)批评教育不顶撞,不提不合理要求,等等。
2.感恩老师。
(1)尊重并理解老师的教学要求,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2)愿意主动和老师交流,真诚给予老师祝福和帮助,对老师有礼貌,成为老师的朋友。
3.感恩同伴。
(1)关心身边的同伴,不争抢玩具,能与周边同学和睦相处。(2)团结互助,体察同学的困难,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3)不欺负同伴、打骂同伴,礼貌待人。
总之,感恩教育时时刻刻不应停息,要想方设法地在每个孩子的心田播种感恩的种子,用心灵的泉水滋润、灌溉、培养、呵护他成长。我相信:终有一天,爱心之花必然会结出感因之果。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3]袁爱玲.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