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跟着新闻的感觉走

2017-04-19 16:43王亚薇
记者摇篮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

王亚薇

【摘 要】科学研究表明,“直觉是人类拥有的令人惊讶的强大、精确工具。”基于牢记使命与职责、科学把握新闻传播规律,新闻采访实践不妨跟着感觉走。置身新闻现场,整合来自眼、耳、口、鼻几大器官的直觉,用事实说话,用细节服人,将评判、思考的空间留给受众,好处显而易见——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基本要义。本文从“尊重新闻感觉的召唤”“有了感觉,如何采实写透”“新闻感觉到哪里去”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新闻直觉 策划前置 贴近生活 以小博大 见人见物

一个人在作抉择时,直觉和理性如何发挥作用?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研究人员称,“研究显示,直觉是人类拥有的令人惊讶的强大、精确工具。”在新闻实践中,笔者认为,“跟着感觉走”也无妨。诚然,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感觉应建立在牢记新时期新闻工作的使命与职责、“一叶落而知秋”的睿智新闻心、科学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

尊重新闻感觉的召唤

先谈些与新闻无关的题外话:上学时学过一篇课文——鲁迅先生的《秋夜》,文章的第一句话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赏析时,记得语文老师跟同学们讲,那时那地,鲁迅先生非常渴望视线中出现另外一种树木,可惜,没有。看似重复的寥寥几笔,给人无限回味思索的余地。

同样,新闻工作者紧紧抓住身处新闻现场的第一感觉,后期编辑再配以“感觉化”的写作模式,可以更好地原汁原味地还原新闻场景。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可在特写、通讯、现场报道等类稿件中加以尝试。大家都知道,“华尔街日报体”的倒金字塔写作模式,开头通常会有一段场景还原。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新闻直觉,及时捕捉新闻现场你能耳闻目睹到的尽可能多的细节,以细节的客观感受取代主观的分析和评论,从受众层面看,“感觉化”新闻往往更具冲击力,可以透过声音把听众带到逼真的新闻现场,赋之以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用事实说话,靠细节征服听众的耳朵,将评判、思考的空间留给受众,好处也显而易见——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基本要义和准则。

每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全国各地都要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2016年3月15日到锦州市府广场采访,这是时隔七八年,笔者再次以媒体记者的身份实地采访。到达活动现场的第一感觉——手拿假冒伪劣商品,非要等到3·15这一天慕名投诉的消费者明显少了。为什么会少?是3·15没有了吸引力?新闻点由此切入,采访消费者和锦州市工商【摘 要】科学研究表明,“直觉是人类拥有的令人惊讶的强大、精确工具。”基于牢记使命与职责、科学把握新闻传播规律,新闻采访实践不妨跟着感觉走。置身新闻现场,整合来自眼、耳、口、鼻几大器官的直觉,用事实说话,用细节服人,将评判、思考的空间留给受众,好处显而易见——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基本要义。本文从“尊重新闻感觉的召唤”“有了感觉,如何采实写透”“新闻感觉到哪里去”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新闻直觉 策划前置 贴近生活 以小博大 见人见物局、锦州市药监局相关负责同志时直奔主题,顺藤摸瓜,挖出了背后缘由——一方面,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增强了;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将打假职能落实在了平时。“跟着感觉走”采写了录音报道《3.15:投诉的少,咨询的多》,这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此。

有了感觉 如何采实写透

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弄潮儿,是站在时代潮头书写历史的人,我们需要做的不只是表述最新鲜的“浪尖”,而且要书写“浪潮形成的原因”“浪潮存在的作用价值”。如何进一步增加新闻的厚度、提升新闻的高度、拓展新闻的宽度,是广大新闻工作者致力思索并付诸行动的一个命题。笔者认为,只有将策划前置,从起点上就增加新闻的厚度、提升新闻的高度、拓展新闻的宽度,采写出“人人心中有,他人笔下无”的稿件,才能抢占新闻的制高点;也只有采实线索背后的故事、写透事件背后的新闻,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深度化、角度多维化的审美需求。笔者将其归纳为“放大联想法”,即有了一条线索,不妨“拔出萝卜带出泥”。

每年清明节前后,锦州市各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及社会各界群众都会到辽沈战役纪念碑前参加公祭活动。2016年清明节当天,笔者猛然想到,有一次到辽沈战役纪念馆采访,有位讲解员说,好多外地游客甚至包括锦州市民都误以为纪念碑上方烈士塑像的原型是辽沈战役特等功臣梁士英。何不就此展开调查?抓住一触即发的新闻直觉,笔者随即在成年人、学生两个层面进行了调查。50名受访者,除1名学生说“不知道”,1名成年人说“烈士群体塑像”外,余者都说是“梁士英烈士”。在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协助下,笔者认真查找了史实资料,记者调查《大铜人,您是谁》在清明节当天的《今晚报道》及时播发。这则由感觉“碰撞”出来的新闻,既符合“时令”,又较好发挥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再比如,2016年学生营养日前夕,锦州市凌河区劳保小学的通讯员给笔者发来稿件,内容是“为进一步增强少年儿童的健康饮食意识,学校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办小报等形式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简单编辑,也能应景儿,笔者采用“放大联想法”跳出原有稿件的框架,将思维格局进一步放大。在通讯员的配合下,对该校部分学生一日三餐健康营养状况进行了采访,不少老师说,因为家长忙于工作,学生的早餐很多时候都处于糊弄状态。整理稿件时,笔者将最初的新闻感觉进一步夯实,将主旨定位于“再忙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的胃”。原本看似普通的线索,其价值张力就势而起。

新闻感觉到哪里去

这里,笔者暂且略去“新闻感觉从哪里来”。说得简单些,新闻感觉来源于新闻理论的厚积薄发、写作功底的日積月累和永远保鲜的新闻心、跳动的新闻情。

说到新闻感觉到哪里去,笔者认为,“新闻工作为了什么”该是题中应有之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不仅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更是方法论。要推出更多有趣、有品、有情、有思、有力、有为的新闻栏目和作品,“三贴近”缺一不可。

在笔者家附近的一处早市,有一对卖早点的老夫妻,两人性格迥异,老头儿不爱吱声,老伴儿快人快语,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2015年1月份最冷的一天,凌晨5点钟,笔者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来到早市,对早点老夫妻进行了“贴身式”采访。录音报道《早点老夫妻 晚年新希望》第二天在《新闻早报》栏目头条播出。寻常百姓的生活故事上了头条,就是因为稿件来源于百姓,贴近于生活。

新闻感觉到哪里去,说到底,就是新闻工作应该遵循什么。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精确为48个字——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2016年第十七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习近平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四要”希望: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在完成历史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广播记者要充分发挥声音特色,用声音记录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用声音记录时代前行的脚步,用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在宣传中,既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要“见人见物,以小博大”,让电波中的新闻声音、新闻力量有故事、有人物、有情怀。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2016年记者节前夕,笔者有感而发写下一段话,“新闻,是和时代一起流淌的,是和脚步一起充实的,是和生活一起丰盈的”。在此,将苏芮的一首《跟着感觉走》,依着自己的心思套用一下,“跟着感觉走,紧紧抓住真实的手,新闻之路越来越轻,越来越自由!”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研究显示,多数时候人类直觉是可信的——2012年11月14日新浪新闻;[2]新闻的感觉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第四讲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生活化的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
生之所需,课之根本
贴近生活教作文,让学生秀出真实的自我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