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小英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现状,是新课改给广大一线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立足数学学科特点,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教学内容出发,不断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寻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37-02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是高考的重点,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尤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在学习动机的趋势下,学生才能主动的学,充满兴趣的学,因此,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一方面,创设的教学情景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创设的教学情景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的相连,为实现向教学内容的过渡做好铺垫。
例如,在讲解数学归纳法时,部分学生反映较为抽象,学习比较吃力,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多米诺骨牌的场景,很多学生会惊叹多米诺骨牌的壮观情景,学习情绪高涨。教师借此要求学生总结多米诺骨牌的摆放特点,并与数学归纳法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动机自然被激发出来,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从而对数学归纳法前两个步骤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另外,还可通过巧设悬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认知。例如,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后,很多学生知道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R>0),此时教师可询问学生,能否从几何角度分析得出圆的方程呢?很多学生会充满期待,学习热情较高,此时教师便可讲解圆的参数方程:x=x0+rcosθy=y0+rsinθ (θ为参数),使学生对圆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二、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教师是学习的引路人,从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供保障。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创建活动化、民主化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解直线与圆位置关系一节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先结合之前所学的直线知识进行预习,并列出预习要求,即: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并且能够用方程与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相关问题。当学生预习完成后,教师应通过与学生互动,讲解一些典型例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确保其熟练掌握。
已知直线2x+y=0、x-2y=0,求过点A(0,5)且和两条直线均相切圆的方程。
此题目看似简单,但只有学生熟练掌握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知识,才能顺利解答,因此,教师可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最终成功解答出题目。
教师:同学们,要想求解出圆的方程需要知道哪些量呢?
学生:圆心坐标与圆的半径。
教师:观察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学生:两条直线相交。
教师:圆和两条相交直线都相切说明什么?
此时部分学生可能回答不上来,此时教师加以说明:即,需要圆心落在两条直线角平分线上。
教师: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能想到什么关系式?
教师:两直线交角的角平分线方程是?
学生:3x-y=0或x+3y=0
教师:圆心过点A(0,5)又说明什么?
学生:圆心只能在直线3x-y=0上。
由此学便可顺利的解答出题目,即:设圆心坐标为(t,3t)
采用这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在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的愿意学习数学知识。
三、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尤其采取分层教学模式,使不同层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成就感,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而便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解析几何知识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掌握,此时教师便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学生合理的进行分层,如分为A、B、C三层,针对不同层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针对A层学生要求其不仅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基础知识,而且还能运用所学解答复杂的题目;针对B层学生除掌握基础知识外,应会解答难度中等的解析几何题目;C层学生接受能力较差,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基础知识,熟练解答教材中的题目。这样以来,即便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难度,从提高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制定测试题目时也注重分层。题目难度可按照表1要求进行设置:
这样以来,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使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成绩,学生尝试到学习的成就感,更容易激发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热情。
四、鼓励学生做好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中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做好总结,明确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尤其应积极的与同学沟通交流,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等,结合自身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相关内容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在测试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题型,并建立错题本将出错的題目摘抄在错题本中,在旁边批注出错的原因以及再次见到此类题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在测试中遇到如下题目:
已知sinθ+cosθ=1,对于任意实数n,求sinnθ+cosnθ的取值为( )
一些学生在解答题目时,因为忽略了sin2θ+cos2θ=1,这一重要隐含条件,导致选择C或D,显然是不对的。
因此,要求学生将给题目摘抄到错题本中,批注错误原因:忽略sin2θ+cos2θ=1这一重要隐含条件,导致解题出错。通过这样的要求学生逐渐养成收集错题、分析错题的意识,主动克服学习中的缺点,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从而实现自身解题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做好学习总结等方面入手,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高夫立.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 科教导刊(下旬),2015,01:116-117.
[2]丁建.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中学教学参考,2016,14:54-55.
[3]张科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7:24.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