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骨科护理特征与重点

2017-04-18 14:05李晓红
商情 2017年6期
关键词:骨科护理心理护理

【摘要】在骨科住院患者当中,小儿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常见病种包括先天性畸形、创伤、骨骼炎症及良恶性肿瘤等。小儿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生理防御功能不健全,神经反射功能不完善等方面都与成年人不尽相同,因此护理工作有着很强的专业特殊性。

【关键词】小儿患者;骨科护理;心理护理

一、整体观察

小儿智力发育不健全,特别是年龄小的患儿不懂事,语言表达能力差,对自身情况述说不清,对检查治疗不合作,因此在观察病情时,对小儿的面色、神志、意识、反应、哭吵、进食、发热、呕吐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尽早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综合护理

(一)心理护理

1.害怕心理护理:儿童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并且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娇气、任性,知识面也逐渐加宽,知道的多就想得多,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一旦生病,尤其是骨折患儿,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针、吃药,不能动。所以产生的害怕情绪最为主要。针对这种情绪的护理,需要从住院开始,责任护士接待住院患儿时要热情大方,语言耐心温和,使小儿感到亲切、温暖,快速完成必要的检查不使小儿感到紧张。并且在入院后向患儿介绍自己,与其谈些感兴趣的话题,消除陌生感,在情感上与患儿沟通,消除恐惧害怕心理。

2.疼痛心理护理:患儿对疼痛有比成年人更强烈的恐惧感,因此每逢检查、治疗、护理时,都会引起强烈的反应。不仅会使以后的治疗更加困难,甚至与医护人员产生敌对心理,影响病儿的疾病转归和心理健康。所以对一切能引起疼痛的治疗护理工作注意动作准确、轻柔,尽量避免给病儿造成痛苦,如检查时注意保护肢体,注射时注意技术操作等。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多给与鼓励赞美的话语,以取得患儿配合。

3.新环境适应心理护理:患儿因病住院,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环境,而转入了一个陌生好奇又害怕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特别是以前有过病打过针的患儿,更是哭闹不安,在心理上会有一个长短不定的适应过程。因此,应根据患儿的不同心态变化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儿尽快适应病房环境。责任护士应向家长及患儿介绍自己的职责,经常巡视病房,跟患儿谈心,做游戏,让患儿喜欢你,视你为他自己的大朋友。介绍同病房的小朋友认识,大家一起唱歌、看图书等。

4.拒药心理护理:吃药对于患儿来说还算小事,但是打针就不行了,这是患儿的通病。但患儿也有自己的自尊心、虚荣心、好强心,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采用诱导鼓励的方法,激发患儿的勇气,提高忍耐力,对主动配合治疗的患儿给予表扬,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也可让同样治疗的患儿进行比赛,对其勇敢者给予表扬奖励等刺激,树一名勇敢者做榜样,让同病室的患儿向其学习,使他们配合治疗。

5.孤独依赖心理护理:人人都有依赖性,尤其在生病以后,这种心理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患儿身上也更为显著。在家中人人都疼爱,生病后,这种随意的环境一改变,就会显得孤独无助,自己躺在床上,没有小朋友玩而显得寂寞无聊,而依赖心理马上显得突出。针对这种心理状态,责任护士应积极行动,调动患儿的好奇心,讲些好听的故事,经常去陪陪患儿,并且让患儿积极发言,讲一讲所知道的一切,做一名忠实的听众,对患儿应有一颗童心和爱心,让患儿喜欢你,这样,孤独依赖的心理就会减轻,积极配合治疗。

(二)肢端血运的观察护理肢体骨折可累及血管,造成血管损伤部位远端的血循环障碍,甚至造成肢体缺血性坏死。因此要注意观察肢端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情况,脉搏有无异常及疼痛性质改变和被动牵拉指(趾)痛。若有肢体缺血的表现,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護士应根据哭声的强弱、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伴随的各种表现来分析判断是生理性啼哭还是病理性啼哭,有可能是因为石膏外固定后的不舒服而啼哭,也可能是因石膏固定过紧,压迫肢体引起疼痛而哭闹。如果是后果,则要及时解除。

(三)皮肤护理小儿皮肤娇嫩,容易发生破溃而引起感染。应每日给小儿沐浴或擦洗,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皮肤干燥,防止发生尿布性皮炎。对长期卧床患儿应经常检查皮肤情况,变换体位,减轻皮肤受压。尤其对使用夹板、石膏、牵引固定的患儿要定期查看,防止出现压疮。

(四)饮食护理充分的营养是修复损伤组织、产生能量和维持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小儿代谢率高,因此合理喂养才能促进疾病康复。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需要,调配饮食,注意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合理比例。对有偏食厌食的患儿,争取改换食物花样品种,采取耐心说服教育,鼓励表扬等各种措施促使进餐,避免营养不良。

三、护患沟通的形式

(一)信息沟通护士从患者(家属)处得到主诉,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商讨治疗护理计划,同时家属从护士这里获得患儿护理内容及有关医学护理知识,帮助患儿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取得治疗和护理最佳效果,促进康复。

(二)情感沟通护士要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安慰和关怀,用自己的精神风貌去感染患者,使患者摆脱不良心理,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治疗、护理,促进康复。总之,要做好小儿骨科患者护理工作,不仅要掌握、应用儿科基础医学和疾病防治学知识,进行细致观察,分析病情以及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能运用心理学理论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分析儿童心理,及时解决心理障碍,施行细致耐心的心理护理;同时增强与患儿(家属)间的亲和力,避免许多护患间的潜在冲突,既维护了病人的利益,又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少玲.浅谈小儿心理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01)

[2]方继红,龚腊梅.治疗性沟通在小儿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2(04)

[3]曹群英,王金芳.小儿骨科护理体会[C].湖北科技学报(医学版),2009(03)

作者简介:

李晓红(1988-)女,汉族,甘肃白银人,大专,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护士,研究方向:骨科护理。

猜你喜欢
骨科护理心理护理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院内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研究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安全管理对骨科患者预后保障的探讨